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大学与建筑
栏目最新
- 从日本直岛的建设过程联想中国当代建筑发展
- 美国建设工程施工与管理学科概述
- 梁思成在新中国的人际境遇
- 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结构柱和装饰柱
- 唐代帝王陵墓建筑的三个特点
- 宋金时期晋东南建筑文化特点
- 汉武帝与汉代艺术设计
-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的建筑艺术与乡村景观
- 倭马亚建筑流派:阿拉伯文化内涵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
- 房屋建筑学教学中的问题和先进教学模式
网站最新
内容提示:大学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创造的重要场所。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外显形式和无声表达,既具生产、生活之功用目的,又是各个时代哲学、艺术、科技的结晶。基于同样的人文关怀和历史际遇,大学与建筑的话语体系共生共通。探讨大学与建筑的联系,在品味建筑意蕴、参悟大学之道的同时,思考当下大学发展,倡导"场所精神",应成为当前大学建设的重要话题。
我没学过建筑,对建筑也从没有过太大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近些年来,虽然走访了国内外许多大学,包括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却从来没有想过把大学与建筑联系在一起。2008 年5月,我有幸与我校建筑学院的几位教授一同赴英国参加“城市规划国际研讨会”,这是厦门大学和卡迪夫大学为纪念厦门与卡迪夫两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25 周年而举行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两天会议之后,顺便走访了英国的几个城市和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喜欢欣赏建筑,我愿意了解大学;我陪他们看建筑,他们伴我看大学;我给他们诠释大学之道,他们给我讲解建筑之美;我的镜头对准校园风光,他们的镜头聚焦楼宇亭榭。不停地观看,不断地交流,就在这种有意与无意之间,我突然发现,大学与建筑之间不仅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而且有着共通的话语体系。(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扭曲的建筑与大学的扭曲
此次访英看建筑和走访大学,最令我难忘的建筑是位于曼彻斯特市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北方分馆(The Imperial War Museum North),这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设计的一个博物馆。设计者是英国的李·伯斯金教授,他以设计战争博物馆在世界闻名,人们把他设计的战争博物馆看成是世界建筑中的另类。50 岁之前,李·伯斯金教授在整个设计界默默无闻,直到他设计了德国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之后,才一举成名,成为“解构主义”建筑师的代表。李·伯斯金教授认为,当代社会是一个非物质性的时代,应该用建筑反映哲学,用建筑表达情感。因此,他尝试着以扭曲的建筑形式展现战争背后扭曲的人性,试图让人们永远记住战争带来的危害。德国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和曼彻斯特市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就是他的建筑哲学产物。
“战争改变人类”(War Shapes Lives),是这个战争博物馆的宣传词。当你一走近这个战争博物馆,即使你不懂建筑设计,但设计者用建筑所营造的空间气氛,也能够使你在心灵上获得战争的体验。博物馆的外部颜色为黑色,第一眼看上去,在色调上就给人一种凄凉沉重的感觉。博物馆内有一部观光电梯,电梯一启动,就开始颤动起来。开始时,我们还以为是电梯坏了,不由得紧张起来。过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这是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意在让参观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走进这个博物馆,就能够体验到战争带来的恐惧。
每一位走出战争博物馆的参观者,心情都格外沉重,似乎自己的心灵经受了一次战争的洗礼。出来之后,我们环绕着整个博物馆走了一圈,最后默默地站在这个“异类的建筑物”前。仔细地看着这个扭曲的建筑,我开始揣摩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理念以及与大学的联系。大学的使命不也是改变人类的命运吗?难道历史上和今天的大学不存在扭曲的行为吗?建筑师用最直观的方式(色彩、线条和空间结构)向人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的扭曲,起到了警示后人的作用。但我们能像设计战争博物馆那样,设计一所扭曲的大学来警示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的扭曲吗?
在今天的中外大学中,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愿意承认自己是扭曲的。可在许多人看来,今天的中外大学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扭曲行为。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面对不断攀升的大学学费,就曾发出了“大学何价”的诘问。而面对美国研究型大学“不出版就死亡”的潜规则,他又发出了“大学教了没”的感伤。在我国,大学的行政化,导致学术权力的不断弱化;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扭曲,导致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教师考核的“工分制”和所谓的“绩效制”,导致教学和科研的浮躁;无序的大学排名和竞争,导致大学的相互攀比;雷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趋同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导致大学的千校一面;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导致创新和拔尖人才的缺失,等等。这难道不是大学的扭曲吗?
说今天的大学有些扭曲,似乎是一个有些言重的话题;把这座战争博物馆与大学的扭曲联系起来,也有些牵强。但毫无疑问,今天每一个在大学里工作和学习的人,都会不同程度地觉察到今天的大学缺少了什么,却很少有人从扭曲的角度去思考大学的行为。对于战争带来的扭曲,建筑设计师已经找到了一种非常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对于大学的扭曲行为,我们显然很难用建筑的语言来表达。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的扭曲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更复杂、更隐蔽、更久远、更广泛,也更难以纠正。
20 世纪60 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大学危机研究,今天看来,显然与建筑设计师用扭曲的建筑来表达战争的危害有异曲同工之处。直到今天,在西方还时常可以听到高等教育三大危机——财政危机、质量危机和道德危机的预警。可是,在我国,一直鲜见关于大学危机的研究,大学危机这个话题更多的是人们在茶余饭后的一种感叹。我们之所以不能正视大学的危机,也许我们在扭曲的大学中沉浸久了,麻木的神经已经感受不到大学扭曲的存在。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我国大学的“繁荣”,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质量问题、就业问题、高校贷款问题等。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在“繁荣”的背后隐伏着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并折射着一定程度的危机。面对今天我们无法回避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否有必要上升到“危机和扭曲”的程度,也许见仁见智,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无论发展到何种水平,作为一个大学人,都应该有一种危机意识,大学应该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那就是减少人性的扭曲,让这个世界不再出现类似于战争博物馆那样撼人心魄的“扭曲建筑”!
二、建筑的理念与大学的理念
在建筑师看来,建筑体现着理念,没有理念的建筑是没有灵魂的建筑,它充其量只是个“房子或构筑物”(building or construction),而不是建筑(architecture),更不是艺术(arts)。其实,无论是建筑还是大学,体现的都是一种理念。建筑理念要求任何一个好的建筑都应该是艺术和功能的完美结合,而一个好的大学则是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的完美结合。建筑理念在设计中的价值我无法判断,但在我看来,理念对大学来说,却极为重要。大学没有了理念,也就没有了根基。亨利·纽曼之所以把他的第一本阐述大学的书命名为《大学的理想》(An Ideal of University),其目的就是在告诫后人大学理念的重要。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延续千年保持它的基本逻辑,原因之一就是最初形成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支撑着它对高深学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向往,使它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精神与物质的食粮。如果丧失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理念,大学恐怕也就不再是大学。也正基于此,即使到了21 世纪,关于大学理念这个话题,一直有它的生命力。
当然,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建筑还是大学,在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间,都面临着理念的嬗变和缺失。此次访英,同行的教授告诉我,建筑过去讲的是“建筑作品”,而今天的许多建筑成了“建筑产品”。这些“建筑产品”不断地被烙上商品的痕迹,并从艺术的范畴转向消费的范畴。今天的大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如今,尽管大学校园里人头攒动,看起来动力十足,可大学精神的贫乏似乎也达到了极点;尽管人们对大学的向往依然趋之若鹜,大学依然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重心和价值取向却已经发生了改变;尽管大学从市场获得资源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可大学对社会文化和人的精神文化的引领却在不断降低。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已经从最初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逐渐地转移到了物质的层面。人们在获得大量“有用知识”的同时,却不知自己在精神层面失去了什么。
人们曾经要求大学走出“象牙塔”,并为大学走出“象牙塔”欢呼雀跃。如今大学已经走出了“象牙之塔”,但体现大学理念的精神却日趋式微。今天的人们对大学的怀旧情结愈发强烈,其实是对昔日大学理念和精神的一种怀念。当下大学的状况表明,大学正在逐步丧失它应该坚守的理念,大学的内在精神和基因已经在逐渐远离人们心目中的大学理念。如何在传承古典大学理念的基础上,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发展的需要,是大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此次访英,建筑系几位教授考察的重点之一就是旧城的保护和改造。为此,我们特意去了曼彻斯特、利物浦、布里斯托等几个英国的老工业城市。漫步在这些老工业城市的街道,踏着数百年的斑驳之路,时常会看到许多历史久远的建筑物处于修缮之中,但这种修缮多为修旧如旧,以求更好地恢复或者保留它的本来面目,以至于你会在一些新的建筑物中,看到特意保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虽然我是建筑的门外汉,无法像建筑学院的教授们那样,能够在旧城的改造中发现建筑理念的传承,可我从他们兴奋的脸上和不停地拍摄中,可以看出他们一定是找到了传承建筑理念的真谛。面对西方国家对老工业城市改造和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今天的大学也同样面临着保护和改造的话题。
一、扭曲的建筑与大学的扭曲
此次访英看建筑和走访大学,最令我难忘的建筑是位于曼彻斯特市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北方分馆(The Imperial War Museum North),这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设计的一个博物馆。设计者是英国的李·伯斯金教授,他以设计战争博物馆在世界闻名,人们把他设计的战争博物馆看成是世界建筑中的另类。50 岁之前,李·伯斯金教授在整个设计界默默无闻,直到他设计了德国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之后,才一举成名,成为“解构主义”建筑师的代表。李·伯斯金教授认为,当代社会是一个非物质性的时代,应该用建筑反映哲学,用建筑表达情感。因此,他尝试着以扭曲的建筑形式展现战争背后扭曲的人性,试图让人们永远记住战争带来的危害。德国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和曼彻斯特市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就是他的建筑哲学产物。
“战争改变人类”(War Shapes Lives),是这个战争博物馆的宣传词。当你一走近这个战争博物馆,即使你不懂建筑设计,但设计者用建筑所营造的空间气氛,也能够使你在心灵上获得战争的体验。博物馆的外部颜色为黑色,第一眼看上去,在色调上就给人一种凄凉沉重的感觉。博物馆内有一部观光电梯,电梯一启动,就开始颤动起来。开始时,我们还以为是电梯坏了,不由得紧张起来。过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这是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意在让参观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走进这个博物馆,就能够体验到战争带来的恐惧。
每一位走出战争博物馆的参观者,心情都格外沉重,似乎自己的心灵经受了一次战争的洗礼。出来之后,我们环绕着整个博物馆走了一圈,最后默默地站在这个“异类的建筑物”前。仔细地看着这个扭曲的建筑,我开始揣摩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理念以及与大学的联系。大学的使命不也是改变人类的命运吗?难道历史上和今天的大学不存在扭曲的行为吗?建筑师用最直观的方式(色彩、线条和空间结构)向人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的扭曲,起到了警示后人的作用。但我们能像设计战争博物馆那样,设计一所扭曲的大学来警示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的扭曲吗?
在今天的中外大学中,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愿意承认自己是扭曲的。可在许多人看来,今天的中外大学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扭曲行为。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面对不断攀升的大学学费,就曾发出了“大学何价”的诘问。而面对美国研究型大学“不出版就死亡”的潜规则,他又发出了“大学教了没”的感伤。在我国,大学的行政化,导致学术权力的不断弱化;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扭曲,导致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教师考核的“工分制”和所谓的“绩效制”,导致教学和科研的浮躁;无序的大学排名和竞争,导致大学的相互攀比;雷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趋同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导致大学的千校一面;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导致创新和拔尖人才的缺失,等等。这难道不是大学的扭曲吗?
说今天的大学有些扭曲,似乎是一个有些言重的话题;把这座战争博物馆与大学的扭曲联系起来,也有些牵强。但毫无疑问,今天每一个在大学里工作和学习的人,都会不同程度地觉察到今天的大学缺少了什么,却很少有人从扭曲的角度去思考大学的行为。对于战争带来的扭曲,建筑设计师已经找到了一种非常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对于大学的扭曲行为,我们显然很难用建筑的语言来表达。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的扭曲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更复杂、更隐蔽、更久远、更广泛,也更难以纠正。
20 世纪60 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大学危机研究,今天看来,显然与建筑设计师用扭曲的建筑来表达战争的危害有异曲同工之处。直到今天,在西方还时常可以听到高等教育三大危机——财政危机、质量危机和道德危机的预警。可是,在我国,一直鲜见关于大学危机的研究,大学危机这个话题更多的是人们在茶余饭后的一种感叹。我们之所以不能正视大学的危机,也许我们在扭曲的大学中沉浸久了,麻木的神经已经感受不到大学扭曲的存在。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我国大学的“繁荣”,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质量问题、就业问题、高校贷款问题等。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在“繁荣”的背后隐伏着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并折射着一定程度的危机。面对今天我们无法回避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否有必要上升到“危机和扭曲”的程度,也许见仁见智,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无论发展到何种水平,作为一个大学人,都应该有一种危机意识,大学应该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那就是减少人性的扭曲,让这个世界不再出现类似于战争博物馆那样撼人心魄的“扭曲建筑”!
二、建筑的理念与大学的理念
在建筑师看来,建筑体现着理念,没有理念的建筑是没有灵魂的建筑,它充其量只是个“房子或构筑物”(building or construction),而不是建筑(architecture),更不是艺术(arts)。其实,无论是建筑还是大学,体现的都是一种理念。建筑理念要求任何一个好的建筑都应该是艺术和功能的完美结合,而一个好的大学则是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的完美结合。建筑理念在设计中的价值我无法判断,但在我看来,理念对大学来说,却极为重要。大学没有了理念,也就没有了根基。亨利·纽曼之所以把他的第一本阐述大学的书命名为《大学的理想》(An Ideal of University),其目的就是在告诫后人大学理念的重要。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延续千年保持它的基本逻辑,原因之一就是最初形成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支撑着它对高深学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向往,使它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精神与物质的食粮。如果丧失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理念,大学恐怕也就不再是大学。也正基于此,即使到了21 世纪,关于大学理念这个话题,一直有它的生命力。
当然,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建筑还是大学,在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间,都面临着理念的嬗变和缺失。此次访英,同行的教授告诉我,建筑过去讲的是“建筑作品”,而今天的许多建筑成了“建筑产品”。这些“建筑产品”不断地被烙上商品的痕迹,并从艺术的范畴转向消费的范畴。今天的大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如今,尽管大学校园里人头攒动,看起来动力十足,可大学精神的贫乏似乎也达到了极点;尽管人们对大学的向往依然趋之若鹜,大学依然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重心和价值取向却已经发生了改变;尽管大学从市场获得资源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可大学对社会文化和人的精神文化的引领却在不断降低。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已经从最初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逐渐地转移到了物质的层面。人们在获得大量“有用知识”的同时,却不知自己在精神层面失去了什么。
人们曾经要求大学走出“象牙塔”,并为大学走出“象牙塔”欢呼雀跃。如今大学已经走出了“象牙之塔”,但体现大学理念的精神却日趋式微。今天的人们对大学的怀旧情结愈发强烈,其实是对昔日大学理念和精神的一种怀念。当下大学的状况表明,大学正在逐步丧失它应该坚守的理念,大学的内在精神和基因已经在逐渐远离人们心目中的大学理念。如何在传承古典大学理念的基础上,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发展的需要,是大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此次访英,建筑系几位教授考察的重点之一就是旧城的保护和改造。为此,我们特意去了曼彻斯特、利物浦、布里斯托等几个英国的老工业城市。漫步在这些老工业城市的街道,踏着数百年的斑驳之路,时常会看到许多历史久远的建筑物处于修缮之中,但这种修缮多为修旧如旧,以求更好地恢复或者保留它的本来面目,以至于你会在一些新的建筑物中,看到特意保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虽然我是建筑的门外汉,无法像建筑学院的教授们那样,能够在旧城的改造中发现建筑理念的传承,可我从他们兴奋的脸上和不停地拍摄中,可以看出他们一定是找到了传承建筑理念的真谛。面对西方国家对老工业城市改造和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今天的大学也同样面临着保护和改造的话题。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309/1525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