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现象学和场所精神的解读
栏目最新
- 大学与建筑
- 从日本直岛的建设过程联想中国当代建筑发展
- 美国建设工程施工与管理学科概述
- 梁思成在新中国的人际境遇
- 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结构柱和装饰柱
- 唐代帝王陵墓建筑的三个特点
- 宋金时期晋东南建筑文化特点
- 汉武帝与汉代艺术设计
-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的建筑艺术与乡村景观
- 倭马亚建筑流派:阿拉伯文化内涵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
网站最新
内容提示:本文从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场所"出发,分析现象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探讨场所和场所精神的含义,最后提出几点个人理解,作为对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阅读的理解。
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历史较短,较早的展开于人文地理学对环境和基地关系的研究,逐渐现象学的方法被引入建筑研究的领域。其中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对建筑现象学进行了深刻、透彻的研究,通过一系列论著《建筑的意向》(IntentionsinAr-chitecture)《存在·空间和建筑》(Existance Spaceand Architecture)、《西方建筑的意义》Meaning inWestern Architecture)、以及《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Genius Loci—Toward a Phenomenologyof Architecture) 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建筑理论———建筑现象学的基础和构架。舒尔茨通过“回到事物自身”(return to things)讨论建筑中的本质,将场所精神归结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从而揭示人的存在与建筑空间创造的本质关系。(参考《建筑中文网》)
1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现象学(Phenomen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研究客观事物的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其本意的解释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现象”既非唯物论的事物表象,也非唯心论的知觉表象,而是包括抽象观念在内的能够呈现在意识中的一切东西。在这里,意识作为现象,是纯粹的“描述性”的而非理论性的,它可以而且只可以直观地把握。现象不能被抽象归纳,不能分析推理,不必借助科学和哲学的任何理论建构,“现象就是本质”。
其次,胡塞尔认为:为了描述人“生活的世界”(life-world 或 spirit-world) 以何种方式的意识揭示自身,必须排除一切自然的观点、科学的观点及经验的观点,以达到“意识自身的固有存在”,这就是“现象学的还原”,它包括先验还原、本质还原和现象还原三步。“先验还原”是排除认识主体的经验思维和原有科学观念,造就一个纯粹精神性的直觉思维主体“;本质还原”是排除思维对象的自然、历史及社会等非意识因素“;现象还原”则使意识现象达到它先验的纯粹本质,使主客体的关系化为二者合一的直观活动。
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理论。他认为“真理就是事物的本性。对本性需要做的就是去揭示,去蔽,另它开放,而不是去发明或创造真理。”也就是说,现象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方法论,这种“方法”意味着依照“本源”,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克服科学研究的抽象性。
由此可见,现象学的现象,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表之类含义,而是能动的思想和意向,而不是被动的感知印象。它是一种体验生活世界的超越性的态度,现象学对于建筑的启发意义在于它立足于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世界,热情赞颂并深入考察了人们最基本、最本质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的行为和体验。与现代主义造成人际关系淡漠相比,现象学是一种更积极的人本主义思想,诺伯格·舒尔茨将这种思想贯彻于建筑,奠定了建筑现象学的基石。
2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与建筑现象学
2.1 场所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建筑的讨论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根本的经验。场所,是活动发生的地方,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它由具有色彩、肌理、形状等材性的具体事物所组成的整体。场所又分人工和自然两种:所谓“自然场所”,即人眼中的自然,而非离开人意识的客观自然“;人工场所”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把他所理解的自然具体化,翻译成人工制品、人造的形式。
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质”,亦即场所的本质。
人为场所与自然发生联系的方式有三种:形象化、补足和象征。“形象化”指把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整体把握构想成有形和可见的形象,从而成为人工产品。Renzo Piano 设计吉恩·玛丽·吉巴文化中心时,从当地的传统民居得到灵感,使用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太平洋传统文化,将建筑设计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落,且与海洋环境紧密相连。“补足”就是修正、改造自然环境使它符合自己的构想。“象征”则是把一个理解了的世界再现在另一个场所。中国传统园林中以叠石和水景象征山川景色“,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符号化,而代表了人对生活世界的理解。
“栖居”(dwelling)意味着“人能与其环境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居”是存在的根本特性,它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庇护所,也是我们成长和生活发生的场所。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流浪者,总是在途上。当他选择了一个场所,同时就选择了与他人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场所是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当人体验到场所的意义时(具有归属感又发现自我),他的“世间存在”就被确定下来,也就定居了。
2.2 场所的特征—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也就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
场所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它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空间。场所不仅仅适合一种特别的用途,其结构也并非固定永恒的,它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其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具有“场所精神”。可以认为,场所精神涉及到人的身心两个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
“定向”(orientation):是指人辨别方向,明确自己同场所关系的能力。人的行为可由“目标———路径”这种规则来了解。目标(或中心)是构成存在空间的基本要素,人类生活总是与中心有关,伯鲁诺说“人需要一个空间中心位置作为心灵存在的场所,在那里,他可以徘徊,可以生活在空间里”。路径(或轴线)是中心的必要补足,即内-外关系或者行动的“到达”和“离开”。路径在所有环境层面上存在这,它表示的是一种运动的可能性。路径与方位星辰隔一个无边的平面,人在这个平面上活动、选择、决策。
“认同”(identification)意指经验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与物的世界产生有意义的关联,即通过对物的理解获得世界。人的生活早在他有自主的、独立的思维能力以前就已开始,与环境特质的联系常在儿时自发地形成。孩子们在绿色、棕色或白色的空间长大,在草地、泥土或石块上行走,听到鸟语花香,感受风吹雨打,他们便认识了自然,记住了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与自然环境的友谊已沦为一种片段的关系,他更多地与人为的环境认同。庭院环境不仅有能够形成方向的空间结构,更能让我们由衷地“认同”。
3 结语
作为探讨建筑本质的理论,建筑现象学构筑出了一个考察环境现象的方法,这种方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用具体和定性的环境术语而不是抽象和缩减的概念来描述环境现象;其二,在具体的环境中,即在由特定的地点、人群、事物和历史构成的环境中,考察人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正如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危机产生现象学,现代环境的危机则直接引发了建筑现象学。在《住宅、场所与环境》一书的开头这样写道:“今天,我们西方世界面临着矛盾的局面。我们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但却常常发现我们自己与大地和人类本身相分离。
在经过数千年的环境建设之后,我们所遇到的是支配和无家可归令人不安地结合在一起。我们迫切需要认真地考虑一下我们所忽视或抛弃的东西:技术建设取代了居住;相同的精确空间取代了场所;作为原料消耗的地球取代了环境。”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这种居住、场所与环境的危机,许多学者转向用现象学分析环境现象的方法。通过对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分析,建筑师可以认识到建筑现象学在今天依然存在的深远意义,这种透过当今众多建筑现象对于建筑本质的一次理论角度的重新梳理有助于清晰建筑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建筑形式论》陈伯冲.
[2]《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诺伯格·舒尔茨.
1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现象学(Phenomen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研究客观事物的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其本意的解释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现象”既非唯物论的事物表象,也非唯心论的知觉表象,而是包括抽象观念在内的能够呈现在意识中的一切东西。在这里,意识作为现象,是纯粹的“描述性”的而非理论性的,它可以而且只可以直观地把握。现象不能被抽象归纳,不能分析推理,不必借助科学和哲学的任何理论建构,“现象就是本质”。
其次,胡塞尔认为:为了描述人“生活的世界”(life-world 或 spirit-world) 以何种方式的意识揭示自身,必须排除一切自然的观点、科学的观点及经验的观点,以达到“意识自身的固有存在”,这就是“现象学的还原”,它包括先验还原、本质还原和现象还原三步。“先验还原”是排除认识主体的经验思维和原有科学观念,造就一个纯粹精神性的直觉思维主体“;本质还原”是排除思维对象的自然、历史及社会等非意识因素“;现象还原”则使意识现象达到它先验的纯粹本质,使主客体的关系化为二者合一的直观活动。
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理论。他认为“真理就是事物的本性。对本性需要做的就是去揭示,去蔽,另它开放,而不是去发明或创造真理。”也就是说,现象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方法论,这种“方法”意味着依照“本源”,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克服科学研究的抽象性。
由此可见,现象学的现象,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表之类含义,而是能动的思想和意向,而不是被动的感知印象。它是一种体验生活世界的超越性的态度,现象学对于建筑的启发意义在于它立足于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世界,热情赞颂并深入考察了人们最基本、最本质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的行为和体验。与现代主义造成人际关系淡漠相比,现象学是一种更积极的人本主义思想,诺伯格·舒尔茨将这种思想贯彻于建筑,奠定了建筑现象学的基石。
2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与建筑现象学
2.1 场所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建筑的讨论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根本的经验。场所,是活动发生的地方,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它由具有色彩、肌理、形状等材性的具体事物所组成的整体。场所又分人工和自然两种:所谓“自然场所”,即人眼中的自然,而非离开人意识的客观自然“;人工场所”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把他所理解的自然具体化,翻译成人工制品、人造的形式。
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质”,亦即场所的本质。
人为场所与自然发生联系的方式有三种:形象化、补足和象征。“形象化”指把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整体把握构想成有形和可见的形象,从而成为人工产品。Renzo Piano 设计吉恩·玛丽·吉巴文化中心时,从当地的传统民居得到灵感,使用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太平洋传统文化,将建筑设计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落,且与海洋环境紧密相连。“补足”就是修正、改造自然环境使它符合自己的构想。“象征”则是把一个理解了的世界再现在另一个场所。中国传统园林中以叠石和水景象征山川景色“,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符号化,而代表了人对生活世界的理解。
“栖居”(dwelling)意味着“人能与其环境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居”是存在的根本特性,它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庇护所,也是我们成长和生活发生的场所。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流浪者,总是在途上。当他选择了一个场所,同时就选择了与他人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场所是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当人体验到场所的意义时(具有归属感又发现自我),他的“世间存在”就被确定下来,也就定居了。
2.2 场所的特征—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也就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
场所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它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空间。场所不仅仅适合一种特别的用途,其结构也并非固定永恒的,它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其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具有“场所精神”。可以认为,场所精神涉及到人的身心两个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
“定向”(orientation):是指人辨别方向,明确自己同场所关系的能力。人的行为可由“目标———路径”这种规则来了解。目标(或中心)是构成存在空间的基本要素,人类生活总是与中心有关,伯鲁诺说“人需要一个空间中心位置作为心灵存在的场所,在那里,他可以徘徊,可以生活在空间里”。路径(或轴线)是中心的必要补足,即内-外关系或者行动的“到达”和“离开”。路径在所有环境层面上存在这,它表示的是一种运动的可能性。路径与方位星辰隔一个无边的平面,人在这个平面上活动、选择、决策。
“认同”(identification)意指经验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与物的世界产生有意义的关联,即通过对物的理解获得世界。人的生活早在他有自主的、独立的思维能力以前就已开始,与环境特质的联系常在儿时自发地形成。孩子们在绿色、棕色或白色的空间长大,在草地、泥土或石块上行走,听到鸟语花香,感受风吹雨打,他们便认识了自然,记住了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与自然环境的友谊已沦为一种片段的关系,他更多地与人为的环境认同。庭院环境不仅有能够形成方向的空间结构,更能让我们由衷地“认同”。
3 结语
作为探讨建筑本质的理论,建筑现象学构筑出了一个考察环境现象的方法,这种方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用具体和定性的环境术语而不是抽象和缩减的概念来描述环境现象;其二,在具体的环境中,即在由特定的地点、人群、事物和历史构成的环境中,考察人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正如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危机产生现象学,现代环境的危机则直接引发了建筑现象学。在《住宅、场所与环境》一书的开头这样写道:“今天,我们西方世界面临着矛盾的局面。我们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但却常常发现我们自己与大地和人类本身相分离。
在经过数千年的环境建设之后,我们所遇到的是支配和无家可归令人不安地结合在一起。我们迫切需要认真地考虑一下我们所忽视或抛弃的东西:技术建设取代了居住;相同的精确空间取代了场所;作为原料消耗的地球取代了环境。”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这种居住、场所与环境的危机,许多学者转向用现象学分析环境现象的方法。通过对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分析,建筑师可以认识到建筑现象学在今天依然存在的深远意义,这种透过当今众多建筑现象对于建筑本质的一次理论角度的重新梳理有助于清晰建筑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建筑形式论》陈伯冲.
[2]《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诺伯格·舒尔茨.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102/14763.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