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四川雅安观音阁历史文化街区规划

收录时间:2013-04-20 11:26 来源: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作者:梁敏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从历史文化、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绿化环境等方面研究雅安观音阁片区的建设特征,旨在恢复观音阁大殿历史建筑,重建观音阁周边建筑,整治雅安县前街两侧传统街坊,形成具有真实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庙街",恢复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化,并呼吁社会应给予即将濒临消失的真正的历史文化街区关注和保护。

延伸阅读:历史建筑 整治措施 街区 观音阁 规划 雅安

        1 规划背景

        雅安自2000年以来, 随着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 旧城面貌被破坏殆尽, 一些优秀的传统建筑、近代建筑均被拆除, 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则如孤岛般湮没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丛林中, 古城风貌基本荡然无存。整个城区仅有以观音阁为中心的约1 hm2 区域内尚存历史建筑和近代特色建筑, 历史街区的保护刻不容缓。(参考《建筑中文网

        2 走进雅安

        雅安, 一座山绿水蓝之城、一座文化精粹之城、一座川西锁钥之城。这座位于四川西部, 东与成都毗邻, 西与康定接壤, 南靠乐山市和西昌市, 北邻马尔康的城市在经历了变革纷繁的历史巨轮之后, 逐渐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发展起来, 成为今天的欣欣向荣之地。拥有/ 雅雨、雅鱼、雅女0三雅文化的雅安已名响四方。

        3 认识观音阁

        3.1 观音阁概况

        观音阁位于雅安市中区县前街93号, 旧名/ 月心阁0, 始建于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 僧侣了悟重修。观音阁座北面南, 建筑面积200 m2, 正方形平南布局, 重檐歇山顶,抬木梁式, 五铺作双下昂, 八架椽屋四椽伏, 前后乳伏搭牵用三柱, 面阁五间2214 m, 进深1219 m, 素面台基, 高11 4 m, 残存石栏杆高21 93 m, 长71 8 m, 台基前坎壁刊功德碑6通, 字迹严重风化, 垂带式踏道五级。/ 古观音阁0木匾已朽残, 内有一古井, 水清冽。1954年被西康省文化厅, 民政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月经雅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雅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阁是雅安市区唯一留存的一座相对完整的古建筑(图1)。

       

        3.2 观音阁街区历史建筑

        观音阁所在街区, 背靠苍坪山, 东南面对青衣江。寺庙正面为县前街、两侧保存有较多传统民居建筑和近代建筑(图2), 在经历了数年的风雨之后, 虽有些许破烂陈旧, 但却风韵犹存, 建筑的斑斑驳驳中依稀能感受出当年的繁华胜景, 精致的窗格雕花, 百岁的院门, 层叠的重檐, 整齐的木柱.

        街区的建筑史就是一部活历史, 清代的传统木构建筑,民国时期的红砖建筑, 近代的混凝土建筑, 相互参杂着, 用其独特的语言向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然而清代木构房屋多已破败不堪, 老化损坏并面临倒塌的危险, 加之保护维修资金的严重缺乏, 直接威胁着传统建筑的保存和延续。

        4 规划理念

        深度挖掘雅安城市文化, 将观音阁历史街区作为反映雅安文化精粹的一个舞台, 集中展示雅安独特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雅茶文化、雅树文化、民居文化、餐饮文化、手工文化、休闲文化( 图3), 对历史建筑和街区进行保护性商业开发, 保持街区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 整治建筑质量, 置换建筑功能, 在历史文化的外壳之下延续现代文化, 实现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 为雅安城市旅游增加一处标志性的景观区和旅游观光点。

        5 规划布局

        整体布局形成“ 一轴, 一道, 七点, 四片”的规划总体结构, 以线串点, 以点带面(图4)。

       

       

        “一轴”为再续前缘的历史纪念轴, 传说观音阁原有轴线一直延伸至青衣江边, 有多重殿宇, 目前仅存大殿。规划自西向东依次为佛塔、观音阁大殿、前院、门楼、牌坊、民俗茶楼的空间序列形式延伸至西大街, 构成整个街区的历史主轴线。

        ”一道“为依托武安街形成的景观步行街, 两侧是清代式的传统木构建筑, 分布着各种手工文化工艺品作坊和商店,其展现了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七点0则是在街区发掘的七个活力点作为复兴街区的动力。

        (1)佛事活动中心: 以观音阁为核心的佛教建筑群。重建观音阁, 修复大殿, 整合院落, 建筑总体布局采用纵向中轴对称、院落天井组合的传统形式, 形成正院和侧院, 正院中央为朝拜场地和放生池, 佛事活动的主场地, 佛寺建筑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侧院则为佛寺僧侣提供休息住宿之处。

        (2)历史文化博物馆: 将汽车配件总厂轴承厂改造成历史文化博物馆, 展示雅安民俗历史文化。保留建筑的基本格局, 形成二进院落。因建筑是不同年代建造的, 因此在建筑风格上差异明显, 但作为展示性建筑, 其本身就是一种建筑艺术展示。

        (3)传统商业街: 新建一商业中心, 作为整个历史街区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点。建筑采用仿古形式, 形成连续的街面和错落有致的院落, 作为整个历史街区的一大亮点, 同时也是对外展示的窗口。

        (4)民居旅馆区: 位于山峦之下, 密林之中, 背靠着宛如天成苍坪山公园, 脚踏着呈梯级的土地之上, 规划在保留原有民居院落肌理的基础上, 设计出富有雅安当地特色的新型民居, 作为整个街区的旅游观光客的民居生活体验场所。

        (5)人民影剧院: 重建人民影剧院, 并将因剧院前设置为一大型的景观广场, 为居民提供集中活动场地。再度营造悠雅的娱乐休闲生活之乐。

        (6)老年人活动中心: 该处的建筑为近代建筑, 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完整的特色风貌, 规划将其场地、绿化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转变功能, 作为老年人活动中心, 同时也是历史街区的记忆性场所。

        (7)茶文化中心: 雅安作为茶文化之城, 规划在观音阁的轴线序列之末新建一座茶楼, 集中展示雅安特色茶文化。茶楼的建筑形式与历史街区的风貌协调一致。

        “四片”: 以县前街, 武安街作为片区划分界限, 形成四个片区。四片分别为: 以观音阁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发展片区,以老年活动中心为核心的历史建筑风貌片区, 居住主体为老年人, 以商业中心和电影院和核心的新建筑风貌协调片区,居住主体为年轻居民, 以历史博物馆和民居旅馆为核心的旅游观光博览片区。

       

        6 建筑整治措施

        (1)保护维修: 规划选取最能体现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木构民居建筑和风貌完整的明清建筑, 以及街区内现存完好的现代住宅楼进行维修加固, 以此保证内部的居民的原真生活方式, 避免大拆大建大迁移。

        (2) 改造更新: 规划对有完整肌理, 但功能已经不适应街区发展需要的建筑进行改造和整治, 将其建筑形式按现状的明清建筑形式和风格进行改造, 并置换功能, 持续利用。如雅安汽修厂, 临街民居等。

        (3) 恢复重建: 规划对最能体现该街区标志性建筑——观音阁大殿及其周边特色建筑进行修复, 形成有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 庙街0; 对雅安影剧院进行原地重建, 恢复城市记忆, 延续历史文化。

        (4) 新增建筑: 规划拆除部分风貌较差的近代建筑, 按保留建筑的风格进行新建, 在已经形成的空地上新建风貌协调的住宅楼和商业建筑, 以此满足社区生活需要, 同时使整个街区的人口可以原地搬迁。

        7 保护方式

        按照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统一协调的原则, 将观音阁历史街区的保护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并确定相应的保护要求。

        7.1 核心保护区——观音阁大殿及周边区对核心区内的街巷空间与建筑以保护和维护为主, 不随意拆建、新建, 对确需拆建新建的建筑保证建筑整体风格的一致。

        该核心区内新建筑, 其建筑形式、色彩和风格应与传统建筑相统一, 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 细部构件和装饰构件均应采用仿传统的形式。建筑层数控制在3 层以内。可采用形式与保护建筑相统一的坡屋顶、小青瓦、大挑檐等传统建筑形式特征。对核心区内已建成的如较现代住宅楼等与传统风格不协调的新建筑, 应拆除或按照传统建筑的格调, 对其降低层数并对外观进行改造。

        7.2 建设控制区

        控制区采取整治和逐步改造的保护方式, 原有的街巷路径保持不变, 不得任意拆建, 主要以小规模局部成片改造的方式进行改建。

        控制区内新建筑的色彩、风格应与传统建筑形式统一,建筑体量不宜太大, 局部装饰应采取仿传统手法。建筑层数控制在4层以内, 且采用坡屋顶、灰色调的传统建筑形式, 以与核心区相协调。对建设控制区内的雅安军分区军械修理所, 雅安市武警支队, 雅安汽车配件总厂轴承厂等, 应按传统建筑风格对外观进行改造。

        7.3 风貌协调区

        协调区采取风貌保护的方式, 不得随意建设项目, 以成片改造的方式进行改建。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304/1522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关于历史街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上海展览中心的特色改造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的建筑艺术与乡村景观

台湾旧城保护与更新城市设计策略初探

该消失的街区—昆明城市核心区街道与建筑空间关系解析

雅安芦山县地震过后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之路

浅谈人口老龄化与城市规划

多元化居住社区的规划应对

中国的迪拜城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