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居住模式研究初探—从中国住区的发展历程到现代社区的建设研究
-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雅安芦山县地震过后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之路
- 四川雅安观音阁历史文化街区规划
- 养老社区的规划问题、规划原则和设计建议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城镇化道路解析及其城乡规划体系构建探索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
- 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
一、中国住区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都城是中国历史的缩影,而探讨国家历史的起源,往往是从都城开始的,住区规划也不例外。(参考《建筑中文网》)
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不难发现,中国古代都城居住区经历了“开放——封闭——开放”的过程。
在城市产生之前及产生初期,居住区是开放的,只是因为面向氏族集会场所、注意朝向及日照而呈现出一定的布局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分化加剧,居住区开始逐渐封闭。西周建都城的最初目的是集中管制殷商“顽民”,唐长安达到了顶峰,封闭的坊墙,定时启闭的坊门,夜间宵禁,普通居民一律在坊内开门。北宋东京城内居住地区仍分为许多坊,但与长安那种封闭的坊里不同,没有坊门与坊墙,各户都直接向街巷开门,坊名实际上是地段名称或行政管理的单位。此后直至清代均以此形制。
严格管理的封闭的坊里制,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完全是按照封建统治者便于管制民众的要求而建造的,这与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要求相违背,因此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二、我国居住区规划与管理现状
我国现在的居住区布局主要以封闭式为主,主要也是为了便于管理,而所谓的安全也只能是托词,真正的安全哪里需要将人们这样封闭起来的。一道围墙将社区与外面的世界隔开,仅有的几个出入口成为交通拥堵的源头,住区与住区间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而造成浪费。而从人的本质需求出发,住区必将是走向开放与交流的。
现代住区规划同样透露出某些阶层划分的意味,高价位低容积率的别墅区、低价位高容积率的经济适用房等正是此体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适应不同需求的人群,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是阻隔了各阶层之间的交流。国人似乎有很强的等级尊卑观念,或许是由于有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而使该意识已经渗入到国人的骨子里了,现代人可以在嘴上承认人人平等,但实际上在潜意识里还是有贵贱之分。我们绝不希望看到我们的社会如同美国社会一样,在居住区阶层分异上几乎是水火不同,一旦有一个所谓“异己分子”搬入,整个社区几乎会在数月之内迁徙一空。一个和谐的社会,意味着不仅社区内部是和谐的,社区与社区之间也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和谐问题,就不是政府或研究者所能独力解决的了。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的分异,正如学者赵晓所说,是一个大头针形,而非健康的橄榄形。只有整体经济发展到了橄榄形阶段,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两端社区的和谐问题。城市的和谐,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和谐。
对西方设计的极端的模仿已经让中国现代设计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模仿西方建筑的大气,却把居住者封闭在自家的深墙之内;中国传统文明崇尚的“其乐融融”的邻里关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际关系的冷漠。我国的设计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理解了西方的文化,了解不同的“祈祷方式”,才能设计出属于本土特色的景观来。而现在在我们的本土上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是最令人悲哀不过了。
我们可以从古代居住区中学到很多东西,而居住区的方展方向是开放性的,逐渐走向邻里交往,同时更加注重地方特色,重视交通问题的解决,加大了公众参与的程度,更加人性化,真正做到让人们“诗意地栖居”的社区。
三、我国目前的住房政策现状以及引发的系列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的住房政策是分三个层次实施不同的控制和引导措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商品房。
我国房改的目标是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中心的分类住房供应体系,经济适用房是一种商业行为下的产物。是国家免除土地出让金,减免21项税费,以支持开发商投资建设的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是一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现阶段,它是房地产供应结构的必要一环,是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一种产品;同时,经济适用住房应尽可能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操作和管理。但目前经济适用住房数量有限,整体规模小,根本不可能在住宅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1)各地政府每年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远远不能满足中低收入者的需求,使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市场供求失衡,许多地方出现抢购经济适用住房或排队买房现象。(2)每年新建住房中,经济适用住房所占比重较小。(3)每年购买商品房的中低收入者人数远远超过了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人数。(4)我国中低收入者人数多,收入差距大,因此对住房的需求千差万别,而市场上提供的住房相对单一。(5)一些地方政府考虑土地收益,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性不高,多数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位置偏远,对中低收入者来说不方便,住用成本高。(6)住宅建设要贯彻“三十年不落后”原则,适当超前,再加之政府对开发商监管不力,导致经济适用住房市场出现大面积、高价位现象,将大部分中低收入者拒之门外。市场化取向的运行方式,其实也是为经济适用住房今后逐步过渡到普通商品住房作准备。作为调节住房结构的一个环节,经济适用房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到了调整期了。与市场化的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及其推动的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成就相比,廉租住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进展是缓慢的、滞后的。在许多西方国家,维护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权益,均属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社会保障的法定职责。
廉租房作为政府的保障体系之一,自1998年国务院23号文件出台之日起,便受到了百姓和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贫困家庭可以通过申请得到政府的住房保障,不会因没有“钱”而夜宿街头。廉租房是政府出资出力兴建的保障住房,政府行使完全支配权,在既定规则的前提下,按照计划有序地组织和分配。廉租房的户型都是中小户型,应切实做到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的住房保障。来自北京市廉租住房管理中心的信息显示,目前北京市廉租房照顾对象采用定向分配原则。今年将把廉租房照顾对象扩大到拆迁户、劳模以及目前租用农民房的国企员工。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廉租房的照顾对象要逐步过渡到面向更多住房有困难的群体,如低保户、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群体、新参加工作的国家公务员等,形成高中低档不同层次的社会住房福利体系。
这种垂直划分的住房控制体系实际上助长了不平等和低收入者的地域集中。我们希望借助国外社区建设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来思考现有的住房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对社区用地布局及空间环境设计进行探索。
四、吉登斯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被誉为“当代社会学大师”、“英国新工党的思想领袖”的安东尼。吉登斯以一位社会理论家、政治家的视角阐述了社区建设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深远意义,并对社区建设的一些具体构想进行了阐述。
社区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关注个人和家庭面临的多重问题,包括环境、交通、工作质量、保健与幼儿保育、教育以及对地方公共领域的保护等”。他对社区建设的相关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主张国家、公众社会和私人企业对社区建设进行协商与合作。
政府、公众和企业部门作为社区建设的共同协作力量,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协作机制。比如世界各地,而不仅是欧洲和美国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巴西西北部的西阿拉州就是一个例子。他们采用参与式的规划设计技术,并且与社区的各种组织见面,为了促进社区的发展,他们设立了把新企业引人该社区的项目。
②针对城市社会中出现的阶层隔离和不平等现象,吉登斯提出了“作为包容的平等”和“地方公共领域的保护”等策略。‘包容性’意味着公民资格,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其生活的现实中所拥有的民主权利、政治以及相应的义务,意味着机会以及在公共空间中的参与和对公共资源环境的分享。“而居住分离意味着不同阶层对不同质量的环境和服务设施的占有,是不平等的直接外在表现。吉登斯汰为限制”精英的自愿排斥“,对于在社会底层营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社会来说十分重要。而达到这一目的,实现”混合居住“和”公共空间的复兴“等,均是重要手段。
其实,关于混合居住模式,欧美等西方国家自1970年以来一直在进行这方面努力,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控制、免税政策和具体的社区空间环境规则设计,试图将低收人阶层的住宅整合到中高收人阶层邻里中去。尤其美国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IIUD),改变了以往集中建设公共住房的传统做法,转而以不同收人阶层混合居住作为其根本的发展策略。当然,这一策略的实施必然会遇到多种困难,但如果在操作程序和方法上进行更详细、周全的策划,完全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此欧美一些国家已经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8/5417.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