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收录时间:2012-11-15 17:37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作者:黄亚平,陈瞻,谢来荣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城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镇化"出路,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延伸阅读:城镇化 异地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本地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其本质特征是农村人口的空间转换、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从世界发展史上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近年来把推进城镇化提升到战略高度,2009 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 6% ,已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发展势头迅猛。同时,部分专家学者也深刻剖析了当代中国城镇化三大不平衡问题: 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大城市与小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与能源保障不平衡[1]。其中,因内地中小城镇普遍存在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异地城镇化”现象而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数量与质量不协调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参考《建筑中文网

        1 相关概念辨析

        1. 1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在我国,以沿海地区早期粗放型工业化背景下城镇化大规模量的扩张为典型代表。

        新型城镇化,顾名思义,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2]。其内涵要旨有: 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 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城镇化; 因地制宜、路径多样的城镇化;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 图1) 。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其目标指向应是“适度的城镇化增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3]。

       

        1. 2 本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

        传统意义上,我们把本区域( 一定的行政辖区)内的人口就地城镇化称为本地城镇化,而把迁居至本行政区域外,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城镇化称为异地城镇化( 图2) 。

       

        实际上,从人口城镇化的本意来说,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除部分农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域就地转化的人口之外,多数是人口从农村迁移至城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城镇化就是异地城镇化[4]。但是,我们这里提出的异地城镇化,是工业化前期,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地区平衡发展被打破,以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农业生产为特征的农村推力大于就地城镇化的城镇吸力,产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集中的现象。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区域的概念,如市域异地城镇化、省域异地城镇化等。在我国,以中西部农村居民迁徙到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城市就业的跨省异地城镇化为典型代表。

        1. 3 完全城镇化与半城镇化

        根据城镇化的概念,人口城镇化后,其生产方式要转向非农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农民变成市民。在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多数城市的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同时用常住人口统计计算为城镇人口。但是,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农民,仅仅是在城市工作,或者是农闲时候在城市工作,并不拥有城市户口,没有与拥有城市户口的人同工同酬同权,也没有买房融入城市,子女上学难,不能享受与城市户口密切相关的公共福利。这部分人,实际上就处于半城镇化的状态( 图3) ,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镇企业就地转移和“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城市异地暂居性流动为典型代表。

       

        2 异地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问题

        2. 1 异地城镇化的形成缘由

       

        “异地城镇化”的形成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地域经济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地域平衡被打破,促使一定规模人口从一个地域流向另一地域,迁移的动力来自城镇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的有机结合( 图4) 。形成异地城镇化的主要原因有:

        ( 1) 区域发展平衡被打破,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需求增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导致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而这种需求在本地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同时,东部地区也借助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成为全球制造业生产链的重要环节,扩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进而促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继续外流。劳动力异地转移成为常态。

        ( 2) 中西部山区农村劳动力过剩,城镇发展用地不足

        我国中西部地区普遍处于山地丘陵地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耕地质量不佳、农民人均耕地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5]。土地资源的不足和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增加。用地条件差和耕地保护的压力,也导致了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难度加大,剩余劳动力只有谋求异地发展。

        ( 3) 中部地区小城市基础薄弱,辐射力小,人口吸纳能力不足

        从发展层次上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好的地域应该是建制镇和县城。但是,由于很多建制镇和县城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不高、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就业不足、城市特色魅力不足,导致事实上建制镇和县城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引力并不强,失去了其作为城镇化重要中转站的地位和作用,从另一方面,迫使农村劳动力外迁,异地城镇化现象形成。

        2. 2 异地城镇化的显著表征

        ( 1) 地域差异明显

       

        通过对历年全国各区域流动人口跨区域( 指跨省) 迁移的比率( 简称区域迁移率) 的演变分析发现( 图5) ,人口迁移而导致的省域异地城镇化地域差别非常明显。东部地区1987 年迁移率为22. 75% ,到2005 年的34. 53% ,增长幅度为51. 78%。而同期中部地区增长幅度高达183. 64% ,西部地区增长幅度仅为26. 33%。东部地区成为省域异地城镇化的主要“输入”对象,而中西部地区则是主要的“输出”对象,具体表现为:

        ① 东部地区省域异地城镇化较弱,人口外流少,变化趋势不太明显;

        ② 中部地区省域异地城镇化最强,人口外流多,变化趋势最为明显;

        ③ 西部地区省域异地城镇化较强,但变化趋势不明显。

        ( 2) 时段变化明显

       

        分析自1949 年以来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的关系( 图6) ,结合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及中国城市化转型的相关研究,可以将异地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异地城镇化前期( 1949 ~ 1978) :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分配学习、婚姻迁入、投亲靠友等而导致的人口流动。由于这种人口流动数量较低,地域范围较小,省域异地城镇化不明显。

        ②异地城镇化初期( 1979 ~ 1998) : 改革开放至中国城镇化步入加速期( 城镇化率突破30% )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人口的迁移也因社会因素的流动渐渐转变为经济因素的流动,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跨省的人口迁移上,省域异地城镇化逐步凸现[6]。

        ③异地城镇化高潮期( 1999 ~ 2009) : 城镇化加速期至今。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在中国加入WTO( 世界贸易组织) 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中西部剩余劳动力急剧向东部流动,省际人口迁移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阶段省域异地城镇化显著,并成为中西部省域城镇化的重要特征。

        ( 3) 主体人群明显

        从历年的城市人口迁移原因及比重分析发现,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是人口迁移的主体,并随时间推移,比重不断加大,由1985 ~ 1990 年期间的25. 12% 增长为2000 ~ 2005 期间的43. 07% ( 图7) 。《2008 年及当前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报告》的统计表明,湖北省2008 年外出人员中打工人员为751. 98 万人,占78. 2% ; 经商人员133. 7 万人,占13. 9% ; 其他外出人员75. 82 万人,占7. 9%。据此推测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是异地城镇化主体人群,占流动人口的80%以上,而“农民工”又是这部分人群的主体。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211/15159.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八大关系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我国房地产价值趋势的研究——对“地王”现象的客观性分析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

新型城镇化之路

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