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栏目最新
- 大学与建筑
- 从日本直岛的建设过程联想中国当代建筑发展
- 美国建设工程施工与管理学科概述
- 梁思成在新中国的人际境遇
- 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结构柱和装饰柱
- 唐代帝王陵墓建筑的三个特点
- 宋金时期晋东南建筑文化特点
- 汉武帝与汉代艺术设计
-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的建筑艺术与乡村景观
- 倭马亚建筑流派:阿拉伯文化内涵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
网站最新
由赣南师范学院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主办,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客家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暨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18日至23日在赣州市山水大厦举行。来自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原大学、台湾联合大学、彰化师范大学、宜兰大学、逢甲大学、香港大学以及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近百人,会聚客家摇篮———赣州,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探讨和实地参访。(参考《建筑中文网》)
此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0余篇,与会学者围绕“民居、聚落、文化”这一主题,从“台湾客家聚落”、“客家民居”、“各地聚落与民居”、“城乡社区保护与发展”等议题方面进行广泛讨论。此次会议加深了对中国各地传统民居的认识,提升了民居建筑与文化的研究水平,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客家研究的影响。
一、主题报告
7月19日上午在隆重而简短的大会开幕式之后,紧接着举行大会主题演讲,由中国民居研究会主任陆琦教授主持。吴庆洲、张智钦、吴卫光、戴志坚、周建新五位学者分别以“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宜兰的客家信仰与族群互动”、“围龙屋五星石的图像与符号化”“闽中土堡的建筑特色探源”、“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人类学透视:以围龙屋为中心的分析”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教授以广东梅县的联芳楼、联辉楼、万秋楼、济济楼、南华又庐及继善楼六座客家民居为实例,介绍了梅州侨乡客家民居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和装饰艺术。作者通过对客家民居的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建筑仪式、建筑意象、建筑风水的梳理,体现了客家民居的独有特色。作者认为,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是梅州等地客家侨乡特有的文化景观,这些民居的创建者多有侨居海外的背景,接受西方的建筑文化,才将西方建筑艺术文化融入客家建筑之中。同时梅州侨乡的建筑文化与五邑等地相比别具特色,使侨乡建筑文化的万花园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台湾宜兰大学张智钦教授以台湾宜兰地区的客家信仰———三山国王信仰为切入口,探讨了宜兰的客家信仰和族群互动。文中运用GPS定位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宜兰地区三山国王信仰的形成及族群互动,以及它所体现客家民间信仰的包容性。
围龙屋作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之一,是粤东客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早已成为客家学界和民居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广州美术学院吴卫光教授以客家围龙屋的“五星石”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对围龙屋五行石的位置、特征等角度的分析,揭示了粤东客家人的生命观。作者认为五行石是抽象的五行概念,由五星、山形演变而来的五行石,体现了“相生序”的排列次序。
厦门大学戴志坚教授指出闽中土堡是福建省内有别于土楼的另一种建筑形式,并结合实例分析闽中土堡的建筑特点,包括平面格局、空间特色、防卫体系、结构和构造、选址与环境等。
赣南师范学院周建新博士从人类学视角透视客家传统民居,以围龙屋为个案进行分析,阐释了客家传统民居的历史演进过程,其形制结构、分布范围和数量遗存,并根据自己多年的调查经验,就围龙屋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个人独到见解,重点分析了作为生活空间和文化载体的客家传统民居所具有的空间意含和文化意义;最后总结概括客家传统民居的总体性,以及它反映的客家社会与族群文化。来自台湾中原大学薛琴教授、赣南师范学院罗勇教授、深圳市博物馆张一兵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台湾师范大学韦烟灶教授逐一对上述五位学者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个人的问题和建议,主讲人分别进行了回应。
二、分组研讨
7月19日下午,研讨会分三个会场举行了六场次的分组研讨,共有29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每篇宣读论文都有一位学者进行评议。
在“民居理论与风水研究”专场,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河合洋尚博士从人工环境的人类学理论入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整理介绍,并指出其理论上的问题点及课题。作者认为,基于目前几乎没看到用生产论和构筑论的理论模式进行村落社会的研究,所以在今后的践行中需要重新考虑这种根据城市—村落对立关系用不同理论进行研究;同时生产论和构筑论所提到的时间(近代化)概念也值得重新考虑其有效性。本专场的其他论文发表人以江西形势派风水为着眼点,分别从风水村落营造、风水理论研究等角度进行有益尝试。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温春香博士以赣州兴国县三僚村为例,探讨村落风水的营造,揭示了其风水的营造都是建立在宗族强大经济实力基础上,从一侧面反映出三僚宗族在当时的情况及体现“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肖承光讲师从中国传统风水学出发,以人类与一棵树的原始情结为契机,以全息观念解读“一树一太极”的风水奥秘,解析“树木风水”在阳宅的功用,揭示人类生命存在、繁衍与大地绿色生命树相互依存的事实。江西理工大学邓建辉以白鹭古村为个案,从古村的选址、道路建设、建筑布局与特色、排水工程等方面,阐释了有关杨公风水理论和村落规划建设的关系,从而为更好的指导村落规划建设提供更多的借鉴与思考。
在“台湾客家聚落研究”专场,台湾师范大学徐胜一教授从乾隆末年台湾发生林爽之乱入手,揭示了台湾客家义民信仰传承着客家精神,并逐渐形成本土特有的义民爷信仰。台湾中央研究院科学史委员会刘昭民委员以台湾南部的客家聚落———美浓镇为例,说明了当地土地庙的分布情况、土地庙的外型和结构及礼仪活动———头芽(土地公诞辰)新年福、中秋、尾芽等,由此所构建的土地庙文化,成为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它对客家族群凝聚力的影响。台湾师范大学韦烟灶教授以台湾新竹地区———红毛港为契入口,通过对半福佬客区的考察,揭示了清代台湾竹 地区拓垦的族群关系。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客家民居理论,是“客家民居在地研究”专场的一大特点。西南交通大学陈颖教授从全国五大客家聚居省之一的四川着手,阐述了17世纪以来川西客家民居的特点,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探讨客家民居在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演变方式及其变迁,从建筑文化领域反映客家移民融入不同地域文化的过程。作者认为,在社会层面上,入川客家移民也经过了一个有分到合,由保持强烈的原乡认同到转向新家乡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绝非移民融入土著社会的单向流动,而是移民与土著及不同的移民群体之间互动的结果,同时在民居建筑也体现为双方的互相影响。赣州市博物馆万幼楠研究员从设计理念到外观形式的考察,揭示了赣南围屋“设防求安”的特点。南昌工程学院许飞进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对江西客家民居建房仪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建房仪式信息保留的缺失。
第五场次主题是“各地聚落与民居研究”。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思想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是近年来建筑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对中国古代村庄聚落形成的探索仍然不足。华中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和周彝馨博士对经规划改造的岭南水乡—杏坛、新会等城镇的考察,认为传统岭南水乡与当地网络状态城市形态具有本质区别,并揭示出当前盲目借用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模式来进行水乡城镇的改造是不可取的,带来的后果是岭南水乡的空间异化与线性时空的消失。香港大学江盈盈博士通过对徽派建筑和村落与客家围屋聚落的分析,旨在说明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围屋建筑和村落建筑。广东省湛江市博物馆叶彩英副馆长以雷州半岛为例,说明了当地古民居建筑的装饰文化的多元性;装饰形式的地域特色及装饰内容体现的民风习俗。北京工业大学张学飞通过对南北两种民居———客家围龙屋和内蒙古窑居建筑文化内涵比较研究,提出民居的文化承传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将自然和艺术进行和谐演绎。
“城乡社区保护和发展研究”专场,几乎就是研究生的专场。北京工业大学闫惠同学以北京市昌平区黑山寨村为例,分析传统山区村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绿化方面蕴含的生态观,分析其演变的社会文化背景,并通过结合该村的规划实践提出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构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刘力波同学以昌平区七里渠南村为例,通过对该村进行的规划设计,探讨北京市城中村的模式与方法。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袁媛同学以浙江遂安古城姜家镇为个案,结合姜家镇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以建立地区文化脉络为设计理念,以遂安古城风貌的当代再创造和周边历史建筑的迁地保护为设计措施,探讨地区文化的延展途径。
此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0余篇,与会学者围绕“民居、聚落、文化”这一主题,从“台湾客家聚落”、“客家民居”、“各地聚落与民居”、“城乡社区保护与发展”等议题方面进行广泛讨论。此次会议加深了对中国各地传统民居的认识,提升了民居建筑与文化的研究水平,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客家研究的影响。
一、主题报告
7月19日上午在隆重而简短的大会开幕式之后,紧接着举行大会主题演讲,由中国民居研究会主任陆琦教授主持。吴庆洲、张智钦、吴卫光、戴志坚、周建新五位学者分别以“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宜兰的客家信仰与族群互动”、“围龙屋五星石的图像与符号化”“闽中土堡的建筑特色探源”、“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人类学透视:以围龙屋为中心的分析”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教授以广东梅县的联芳楼、联辉楼、万秋楼、济济楼、南华又庐及继善楼六座客家民居为实例,介绍了梅州侨乡客家民居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和装饰艺术。作者通过对客家民居的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建筑仪式、建筑意象、建筑风水的梳理,体现了客家民居的独有特色。作者认为,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是梅州等地客家侨乡特有的文化景观,这些民居的创建者多有侨居海外的背景,接受西方的建筑文化,才将西方建筑艺术文化融入客家建筑之中。同时梅州侨乡的建筑文化与五邑等地相比别具特色,使侨乡建筑文化的万花园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台湾宜兰大学张智钦教授以台湾宜兰地区的客家信仰———三山国王信仰为切入口,探讨了宜兰的客家信仰和族群互动。文中运用GPS定位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宜兰地区三山国王信仰的形成及族群互动,以及它所体现客家民间信仰的包容性。
围龙屋作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之一,是粤东客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早已成为客家学界和民居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广州美术学院吴卫光教授以客家围龙屋的“五星石”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对围龙屋五行石的位置、特征等角度的分析,揭示了粤东客家人的生命观。作者认为五行石是抽象的五行概念,由五星、山形演变而来的五行石,体现了“相生序”的排列次序。
厦门大学戴志坚教授指出闽中土堡是福建省内有别于土楼的另一种建筑形式,并结合实例分析闽中土堡的建筑特点,包括平面格局、空间特色、防卫体系、结构和构造、选址与环境等。
赣南师范学院周建新博士从人类学视角透视客家传统民居,以围龙屋为个案进行分析,阐释了客家传统民居的历史演进过程,其形制结构、分布范围和数量遗存,并根据自己多年的调查经验,就围龙屋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个人独到见解,重点分析了作为生活空间和文化载体的客家传统民居所具有的空间意含和文化意义;最后总结概括客家传统民居的总体性,以及它反映的客家社会与族群文化。来自台湾中原大学薛琴教授、赣南师范学院罗勇教授、深圳市博物馆张一兵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台湾师范大学韦烟灶教授逐一对上述五位学者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个人的问题和建议,主讲人分别进行了回应。
二、分组研讨
7月19日下午,研讨会分三个会场举行了六场次的分组研讨,共有29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每篇宣读论文都有一位学者进行评议。
在“民居理论与风水研究”专场,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河合洋尚博士从人工环境的人类学理论入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整理介绍,并指出其理论上的问题点及课题。作者认为,基于目前几乎没看到用生产论和构筑论的理论模式进行村落社会的研究,所以在今后的践行中需要重新考虑这种根据城市—村落对立关系用不同理论进行研究;同时生产论和构筑论所提到的时间(近代化)概念也值得重新考虑其有效性。本专场的其他论文发表人以江西形势派风水为着眼点,分别从风水村落营造、风水理论研究等角度进行有益尝试。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温春香博士以赣州兴国县三僚村为例,探讨村落风水的营造,揭示了其风水的营造都是建立在宗族强大经济实力基础上,从一侧面反映出三僚宗族在当时的情况及体现“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肖承光讲师从中国传统风水学出发,以人类与一棵树的原始情结为契机,以全息观念解读“一树一太极”的风水奥秘,解析“树木风水”在阳宅的功用,揭示人类生命存在、繁衍与大地绿色生命树相互依存的事实。江西理工大学邓建辉以白鹭古村为个案,从古村的选址、道路建设、建筑布局与特色、排水工程等方面,阐释了有关杨公风水理论和村落规划建设的关系,从而为更好的指导村落规划建设提供更多的借鉴与思考。
在“台湾客家聚落研究”专场,台湾师范大学徐胜一教授从乾隆末年台湾发生林爽之乱入手,揭示了台湾客家义民信仰传承着客家精神,并逐渐形成本土特有的义民爷信仰。台湾中央研究院科学史委员会刘昭民委员以台湾南部的客家聚落———美浓镇为例,说明了当地土地庙的分布情况、土地庙的外型和结构及礼仪活动———头芽(土地公诞辰)新年福、中秋、尾芽等,由此所构建的土地庙文化,成为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它对客家族群凝聚力的影响。台湾师范大学韦烟灶教授以台湾新竹地区———红毛港为契入口,通过对半福佬客区的考察,揭示了清代台湾竹 地区拓垦的族群关系。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客家民居理论,是“客家民居在地研究”专场的一大特点。西南交通大学陈颖教授从全国五大客家聚居省之一的四川着手,阐述了17世纪以来川西客家民居的特点,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探讨客家民居在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演变方式及其变迁,从建筑文化领域反映客家移民融入不同地域文化的过程。作者认为,在社会层面上,入川客家移民也经过了一个有分到合,由保持强烈的原乡认同到转向新家乡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绝非移民融入土著社会的单向流动,而是移民与土著及不同的移民群体之间互动的结果,同时在民居建筑也体现为双方的互相影响。赣州市博物馆万幼楠研究员从设计理念到外观形式的考察,揭示了赣南围屋“设防求安”的特点。南昌工程学院许飞进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对江西客家民居建房仪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建房仪式信息保留的缺失。
第五场次主题是“各地聚落与民居研究”。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思想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是近年来建筑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对中国古代村庄聚落形成的探索仍然不足。华中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和周彝馨博士对经规划改造的岭南水乡—杏坛、新会等城镇的考察,认为传统岭南水乡与当地网络状态城市形态具有本质区别,并揭示出当前盲目借用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模式来进行水乡城镇的改造是不可取的,带来的后果是岭南水乡的空间异化与线性时空的消失。香港大学江盈盈博士通过对徽派建筑和村落与客家围屋聚落的分析,旨在说明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围屋建筑和村落建筑。广东省湛江市博物馆叶彩英副馆长以雷州半岛为例,说明了当地古民居建筑的装饰文化的多元性;装饰形式的地域特色及装饰内容体现的民风习俗。北京工业大学张学飞通过对南北两种民居———客家围龙屋和内蒙古窑居建筑文化内涵比较研究,提出民居的文化承传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将自然和艺术进行和谐演绎。
“城乡社区保护和发展研究”专场,几乎就是研究生的专场。北京工业大学闫惠同学以北京市昌平区黑山寨村为例,分析传统山区村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绿化方面蕴含的生态观,分析其演变的社会文化背景,并通过结合该村的规划实践提出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构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刘力波同学以昌平区七里渠南村为例,通过对该村进行的规划设计,探讨北京市城中村的模式与方法。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袁媛同学以浙江遂安古城姜家镇为个案,结合姜家镇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以建立地区文化脉络为设计理念,以遂安古城风貌的当代再创造和周边历史建筑的迁地保护为设计措施,探讨地区文化的延展途径。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104/1483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