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收录时间:2006-09-28 01:11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熊林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企业竞争力并不强的背景下,中小建筑企业同样也缺乏竞争力。本文分析了中小建筑企业利润微薄、外部不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信用机制普遍缺乏的现状,并针对其经营时间短、人才和资金缺乏、研发能力弱、人员流动率高、生产规模小的特点,结合先进企业管理

延伸阅读:中小建筑企业 人才管理 制度管理 知识管理 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资源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强于其竞争力对手,可持续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生存能力、赢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理论界已较多分析一般企业的竞争力,也形成了一系列提升竞争力的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然而,针对提升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很少。在中小建筑企业占建筑企业总数90%左右(且大多数是民营企业)的今天,提高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建筑企业正处于内外夹击的生存状态,形势较为严峻。鉴于此,本文结合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对中小建筑企业实际情况展开论述。(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现状

    1 我国建筑企业利润微薄,缺乏竞争力。近几年来,由于投资规模加大,建筑企业经历了施工任务、施工项目数量明显增加的大好局势,但是建筑企业仍处于微利的状态中,资金积累很慢,竞争力并无较快增长。从当前建筑业表面看,呈现一种比较明显的“矛盾胶着”状态。一方面建筑市场总量扩张,大多数建筑企业市场份额有了明显的扩大;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似乎对这一好消息感受不深,受利润下降、竞争加剧、风险加大等因素的困扰。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几年,施工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1.2% ,其中国有企业仅为0.5%。可以认为建筑业处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生存部门”状态,其生产经营所得几乎只能维持其生存之需,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微薄的部门。

    2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未来形势严峻。2005年以来,中央实施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由于建筑业对宏观经济的依赖性大,其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取决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所以,国家的每次宏观调控都不可避免地给建筑业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占建筑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大,承接的又主要是中小工程,当前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将导致大量的低层次重复建设和中小建设项目下马,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也就首当其冲,一些经不住冲击的中小企业可能将面临萎缩和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另一方面,加入WTO后,行业壁垒减少,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因此,我国中小建筑企业面临内外夹击的严峻形势。

    3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面临外部不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目前我国交易市场信用机制的缺乏,在招投标市场中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领域中违反信用约定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招标方暗定承包商,泄露标底;串标;不按合同承诺如期付款;投标方夸大施工能力,伪造业绩;偷工减料等。由于以上现象的存在,市场可能会出现局部性的逆向淘汰机制,劣质企业可能会驱逐优秀企业,从根本上削弱建筑企业竞争的基础,威胁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筑企业危害较大的还有工程款拖欠问题。拖欠工程款的历史由来已久,它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90年代以后愈演愈烈,数额巨大,成因复杂。目前,拖欠仍然十分严重。主要是政府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拖欠严重。中小建筑企业常面临工程结算难、拖欠认定难、法院执行难状况。拖欠工程款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没有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没有完善市场规则。

    二、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尽管外部市场经济秩序制约了中小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发展,有待国家主管部门加强管理,但提升中小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迫在眉睫。目前,中小建筑企业最关键的策略是抓住重要关口,练好内功。鉴于建筑企业生产流动性强,劳动力密集,特别是针对中小型企业经营时间短、人才与资金缺乏、研发能力弱、人员流动率高、生产规模小的弱点,竞争力提升应从制度管理、人才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来加强。

    1 各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企业核心竞争力孕育在良好的体制和治理结构中,如果没有相应的体制支撑与管理制度作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将难以长久。中小建筑企业大多数为民营,经历了迅速的初期发展,但经过膨胀后却困难重重。主要是没有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没有完全实行制度化管理。特别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建立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制度重于技术。目前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各项业务没有制定计划、预测及目标,走一步算一步。没有建立明确的组织,政府、家族、股东严重干扰业务及没有建立管理制度。因此,要尽快建立各项制度,制度要以法治为主。根据中小建筑企业的生产特征,应建立和完善下列制度:(1) 健全的组织系统;(2)工程管理制度;(3) 质量管理制度;(4) 施工生产管理制度;(5) 物料管理制度;(6)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7) 会计及财务管理制度;(8) 人事及总务管理制度。

    2 人才的管理

    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配置与开发、建设和管理已愈来愈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建筑企业大多数是实行家庭化的管理模式,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造成家庭外的专业人员感受到被轻视,导致中小建筑企业人员流动率较高。因此,加强人才管理,应培养稳定的人才队伍,尊重人才观念,做到“任人唯贤”,克服“任人唯亲”。具体可从下面几方面努力:(1) 建立以人才资源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训机制;(2) 建立以“公平、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3) 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虑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人才评价机制;(4) 建立健全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人才激励机制。

    鉴于建筑企业行业特色,应加强培养适应工程施工企业工程总承包、宽泛的管理范围要求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员,具备懂技术、善管理、通法律、经验丰富等素质。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当前,建筑企业要强化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有直接影响的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如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造价员。提高操作工人的技能,如机械操作工、砌筑工、架子工、钢筋工等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有直接影响的生产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

    3 知识管理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建筑企业处于同一层次竞争,企业技术水平差距少,建筑企业通过降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已经在逐渐缩小。通过与高新技术接轨,提升建筑生产的附加值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中小建筑企业由于普遍存在人才资金缺乏、研发能力弱的局面,为了持续性发展,应坚持成为学习型企业。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管理实施内容:(1) 设立知识主管;(2) 建立知识型企业组织机构和知识共享机制;(3) 营造环境,促进知识的开发、利用和交流;(4)建立递增收益网络。知识管理实际上是将公司内部的信息积累保存起来,这是知识管理战略的基础。将积累的知识在企业内部共享,形成内部知识流,在前两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这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

    由于建筑企业施工生产流动性大、赶工期的生产特点,实践知识管理比其他行业的企业难度要大,但再难,也要坚持走“学习型企业”的道路,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及各种手段,实践知识管理。这样企业才会成长,竞争力才会增强。


   
   

    参考文献:

    [1] 尚会永,鲁品越 . 哲学视野中的中国企业竞争力——路径依赖及其出路[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6).

    [2] 余桂玲.论企业七种竞争能力[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3] 美/ 迈克尔 A. 希特,R 杜安·爱尔兰,罗伯特 E·霍斯基森,等著. 吕巍,译. 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邱明正. 中小企业基本管理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候贵松,王璐璐.影响中国企业未来的十大管理理念[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9/83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企业的激励机制与人才管理

对建筑企业预算人员的压力管理研究

浅谈职业生涯设计在上海一建安装公司的应用

努力提升现代企业用人管理水平

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探讨

以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浅谈我国监理企业竞争力发展战略

构筑石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思考

从外部环境看民用建筑机电安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筑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