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需要多少标志性建筑?
-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雅安芦山县地震过后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之路
- 四川雅安观音阁历史文化街区规划
- 养老社区的规划问题、规划原则和设计建议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城镇化道路解析及其城乡规划体系构建探索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
- 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
内容提示:最近,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议论,那就是北京要搞新的标志性建筑。报道说“历时一月有余的中国北京2008‘城市标志’概念性设计国际竞赛活动初出结果,16份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最近,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议论,那就是北京要搞新的标志性建筑。报道说:“历时一月有余的中国北京2008‘城市标志’概念性设计国际竞赛活动初出结果,16份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的魅力就在于:只要说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个城市。但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城市到底需要多少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的“标志”真正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们看到,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当前一些发达与次发达地区都热衷于兴建“标志性建筑”,其中当然有成功之作。但在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走入了一个误区,即盲目追求数量,胡乱“标志”,片面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参考《建筑中文网》)
以北京为例,近年来似乎兴起了一个建设“标志性建筑”的热潮,一个主题接着一个主题,一个建筑连着一个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比着玩“概念”,越怪异越好,形成外形怪异、结构极不合理的畸形建筑;特点之二,就是造价昂贵,都是数以亿计、数十亿计,造价之高、材料用量之多、施工难度之大、结构体系之笨重,都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更有趣的是,这些所谓的标志性建筑,放在北京可以,放在天津也可以;建在上海可以,建在重庆也可以;如果海南喜欢,也照样挺合适;如果哈尔滨中意,拣出一个给北国江城似乎也无不妥。如此这般,很称得上某某地的“标志性建筑”。
有关专家认为,对一个城市而言,有一个或几个代表城市历史文化以及活力的“标志性建筑”就可以了,数量过多就使人搞不清楚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标志性建筑”,反而失去真正的“标志”。比如,无论巴黎修了多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人们只要一提起她,自然会想起“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无论开罗修了多么豪华的摩天楼,人们提起她,总是想到远处的金字塔;无论伦敦已经何等气象不凡,人们提起她,总是想起大笨钟……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不是多多益善,画蛇添足,只会贻笑大方。就北京而言,故宫、颐和园、长城,还有天坛、地坛、鼓楼、钟楼、前门等,任你随意拣出一个来就是世界的独一无二,就可成为当之无愧的标志性建筑。北京真的没有必要再盖什么标志性建筑。
在另一方面,当前的标志性建筑往往以最新、最高、最现代为“标志”,实际是又一个更大的误区。新建筑之后还有更新的、规模更大、楼层更高、造价更贵的,因而,造成标志性建筑也总在易帜。作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不可以高、新、现代三要素作为保持纪录的刻意的准则。高者,自会有更高,这在建筑业中已是司空见惯;新者,还会有更新,谁也不可能保得住万古常新;现代者,亦即时髦,而时髦,是没有几天生命力的。以这三要素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准则,实是极大的误区,不可以一误再误了,这同样是“欧陆风”的一种延续。
一个城市的所谓“标志性”,是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文化交流形成的,是不能够用钱在短短的数年内“标志”出来的。如果每个城市都争建标志性高楼建筑,这个城市最后反而没有标志性代表建筑。例如,广州最有权威性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山纪念堂。该建筑1928年由中国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31年完成,它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代表之一。这座庄严秀丽、气势不凡和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纪念堂,在经过70年的考验,至今仍是广州首选的“标志性建筑”。它已经成为其历史文化的载体。
有关人士评论认为,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等建筑之所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其并非只是建筑设计上的独特,更多的还有人文历史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共生等因素蕴涵其中,同时也有民众认同度的原因。所以,一厢情愿的怀着建设标志性建筑的理想并不太符合实际规律。
上个世纪的一段时期,神州大地曾有建设标志性建筑的高潮,并且蔓延到了部分县城。为此,国家专门发文陈其弊处,警告过这样的行为,使得这种高温急剧减退。当前,热衷于建立多种“标志性”,追求“高”与“新”,恐怕是一些城市建设与领导者一种浮躁心理的“标志”,其中恐怕还隐含着要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点“痕迹”、“功德”的寓意和冲动。如果真是这样,这些领导者真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地面对我们的城市,在全国上下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坚决杜绝这种建筑浪费。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9/3773.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