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对影响建筑寿命因素的探讨
栏目最新
- 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
- 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
- 某小高层纠倾加固技术
- 运用“破窗理论”,搞好高校物业管理
- 钢筋混凝土模型框架振动台试验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
- 5.12地震后震区农村建筑物震害分析和对策
- 建筑修复也是一种挑战
- 淮安市楚州医院病房楼走廊吊顶发霉与结露分析
-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
- 某工程地下室墙板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网站最新
内容提示: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许多未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物相继被拆除,建筑生命周期短暂的现象令人深思。因此,本文对影响建筑寿命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的延长建筑寿命提供理论基础。
对于一个资源和财力(按人口平均)都极有限的国家来说,建筑短寿客观上造成了建筑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触目惊心。相比之下,欧美住宅寿命则长得多,估算其平均寿命在80年以上,瑞士、挪威等约为70~90年,英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居冠达132年,“百年老屋”比比皆是。在我国,建筑生命周期呈现短寿命型,大量建筑物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即进行拆除,这样的结果,不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参考《建筑中文网》)
1 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建筑行业更是日新月异,他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日益明显;同时,建筑行业也从过去的材料紧缺,发展到现在种类齐全甚至是“奢靡”的程度。这种变化使得中国由“短缺型”经济逐步向“消耗型”经济过度,而消耗方式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在观念方面也受到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增长在带来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建筑寿命过短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例如,政策影响因素表现为政府为短期追求城市的变化和经济利益的巨大增长,通过政策或多种控制渠道对城市的更新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往往带有先入为主的强制性观念,使得城市建筑大面积的更新,这种更新的后果,带来了城市建筑的短寿。
2 人口增长因素
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快速向城镇聚集。由于城市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地域类型,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即人口的高度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导致了高密度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筑寿命短暂正是在这种人口的高度密集、经济的高度活动影响下而产生的结果。例如,对高标准的社会生活、高质量的环境空间和高消费的享受等方面的追求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使这种需求状况更是“空前绝后”,城市循环速度不断加快,物质循环、环境循环、社会循环都包含在内。建筑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必然参与到这种快速循环的过程当中,能使用70年甚至更久的建筑在这种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最终被无情的拆除,而它才刚刚度过自己的“壮年”时期。
3 土地稀缺因素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之一。城市土地作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载体。建筑与其所占用的土地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说能够分割的话,那只能是将建筑拆除,但拆除后的建筑将不会再有任何使用价值。土地稀缺性是通过土地价值来表现的,价值的高低代表土地的多或少。对土地价值的更高追求,就会影响土地对地上建筑的选择,这种选择更多地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表现出来。正是土地与建筑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使土地稀缺性因素成为影响建筑寿命的因素。
4 建筑设计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4·1 建筑适用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主要指建筑功能和舒适度对建筑寿命的影响。功能和舒适度主要通过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内外装修、保温、隔声、隔热、防水、设备设施的配置和人对建筑内外环境的感受度等方面的内容来评判建筑是否满足人的长期使用的要求,从而体现出适用性对建筑寿命的影响。适用性通常与经济增长因素关系密切,因为经济的发展,使人对建筑适用性方面的要求会逐步提高,这些最终通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实施反映出来。对于既有建筑而言,它的适用性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需求增加而逐渐变得不适用,这种变化最终造成建筑的改造和拆除。
4·2 建筑安全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主要是指在建筑结构上应是安全可靠的,且应具有足够的防火、抗风及抗地震等防灾功能,并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建筑的安全性对人的生命和财产十分重要,因此,安全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十分重大。
4·3 建筑耐久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主要是以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性能评定的重要指标。耐久性是影响建筑寿命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它是整个建筑系统的物质寿命最重要的保证。对耐久性能的评定一般包括:设计要求、材料质量与性能、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和现场检查情况以及日常维护与更新等内容。
4·4 建筑环境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建筑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建筑污染,减少建筑对场地破坏,保持建筑环境优美,给建筑提供良好的景观及视野;重视建筑人文景观、历史景观;建筑形态和造型上尊重周围已经形成的城市空间、文化特色和景观;使建筑有效避免空气、水体、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
4·5 建筑经济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从建筑成本比和建筑日常运行能耗两部来分析对建筑寿命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关注的是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等方面对建筑寿命所造成影响。
5 结语
研究建筑寿命问题,能使我们更清晰地从人、社会、环境关系的角度看待我国建筑寿命的本质问题。延长建筑的物质寿命、经济寿命、社会与环境寿命,对城市的改善起到微观层面的调整与促进作用;是建筑材料的再循环、再利用极为关键性的步骤。
参考文献
[1]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 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王 瑞(1986-),男,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来源: 《建筑中文网》.
1 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建筑行业更是日新月异,他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日益明显;同时,建筑行业也从过去的材料紧缺,发展到现在种类齐全甚至是“奢靡”的程度。这种变化使得中国由“短缺型”经济逐步向“消耗型”经济过度,而消耗方式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在观念方面也受到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增长在带来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建筑寿命过短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例如,政策影响因素表现为政府为短期追求城市的变化和经济利益的巨大增长,通过政策或多种控制渠道对城市的更新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往往带有先入为主的强制性观念,使得城市建筑大面积的更新,这种更新的后果,带来了城市建筑的短寿。
2 人口增长因素
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快速向城镇聚集。由于城市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地域类型,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即人口的高度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导致了高密度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筑寿命短暂正是在这种人口的高度密集、经济的高度活动影响下而产生的结果。例如,对高标准的社会生活、高质量的环境空间和高消费的享受等方面的追求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使这种需求状况更是“空前绝后”,城市循环速度不断加快,物质循环、环境循环、社会循环都包含在内。建筑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必然参与到这种快速循环的过程当中,能使用70年甚至更久的建筑在这种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最终被无情的拆除,而它才刚刚度过自己的“壮年”时期。
3 土地稀缺因素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之一。城市土地作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载体。建筑与其所占用的土地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说能够分割的话,那只能是将建筑拆除,但拆除后的建筑将不会再有任何使用价值。土地稀缺性是通过土地价值来表现的,价值的高低代表土地的多或少。对土地价值的更高追求,就会影响土地对地上建筑的选择,这种选择更多地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表现出来。正是土地与建筑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使土地稀缺性因素成为影响建筑寿命的因素。
4 建筑设计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4·1 建筑适用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主要指建筑功能和舒适度对建筑寿命的影响。功能和舒适度主要通过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内外装修、保温、隔声、隔热、防水、设备设施的配置和人对建筑内外环境的感受度等方面的内容来评判建筑是否满足人的长期使用的要求,从而体现出适用性对建筑寿命的影响。适用性通常与经济增长因素关系密切,因为经济的发展,使人对建筑适用性方面的要求会逐步提高,这些最终通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实施反映出来。对于既有建筑而言,它的适用性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需求增加而逐渐变得不适用,这种变化最终造成建筑的改造和拆除。
4·2 建筑安全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主要是指在建筑结构上应是安全可靠的,且应具有足够的防火、抗风及抗地震等防灾功能,并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建筑的安全性对人的生命和财产十分重要,因此,安全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十分重大。
4·3 建筑耐久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主要是以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性能评定的重要指标。耐久性是影响建筑寿命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它是整个建筑系统的物质寿命最重要的保证。对耐久性能的评定一般包括:设计要求、材料质量与性能、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和现场检查情况以及日常维护与更新等内容。
4·4 建筑环境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建筑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建筑污染,减少建筑对场地破坏,保持建筑环境优美,给建筑提供良好的景观及视野;重视建筑人文景观、历史景观;建筑形态和造型上尊重周围已经形成的城市空间、文化特色和景观;使建筑有效避免空气、水体、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
4·5 建筑经济性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
从建筑成本比和建筑日常运行能耗两部来分析对建筑寿命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关注的是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等方面对建筑寿命所造成影响。
5 结语
研究建筑寿命问题,能使我们更清晰地从人、社会、环境关系的角度看待我国建筑寿命的本质问题。延长建筑的物质寿命、经济寿命、社会与环境寿命,对城市的改善起到微观层面的调整与促进作用;是建筑材料的再循环、再利用极为关键性的步骤。
参考文献
[1]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 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王 瑞(1986-),男,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101/1465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