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斯蒂文·霍尔与建筑现象学

收录时间:2008-11-03 15:06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刘全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然后分析了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理论,从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入手解读其实践作品与设计方法。

延伸阅读:建筑现象学 思想 斯蒂文·霍尔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然后分析了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理论,从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入手解读其实践作品与设计方法。
    关键词:斯蒂文·霍尔; 建筑现象学; 思想
   
    Abstract:First, this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Second, analysises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architect Steven Holl's architectural theory;Then studies his practice works and design methods from the rearching of 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
    Key words:steven holl; 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 thinking
   
    1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
   
    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 NorbergSchul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的《居、住、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第一步。他认为,只有当人经历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而建筑存在的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另一个领域采用的是梅罗·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蒂文·霍尔。在诺伯格·舒尔兹的理论基础上,霍尔强调的是“场所”在建筑设计中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建筑与音乐、绘画、雕塑、电影和文学不同,是与它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与场所的融合、通过汇集该特定场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得以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
   
    2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现象学理论
   
    霍尔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建筑留给我们的最具有价值的遗产不是建筑的形式或建筑风格,而是建筑设计思维的一种境界。21世纪建筑学推向了一个用历史语汇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我们所想描述的词义的时代,而现象学,作为一个思想和知觉方式,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学概念。”
    斯蒂文·霍尔与建筑现象学
   
    斯蒂文·霍尔作为建筑现象学领域的代表,所采用的是梅罗·庞蒂的感知现象学思想,侧重于建筑设计理论实践。在梅罗·庞蒂的现象学中,知觉占有首要层次,对于知觉的研究必须先于所有其他层次的研究,如文化,科学领域。而对于知觉载体的身体,梅罗·庞蒂认为身体在可见的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身体与世界是同质的,都存在于“世界的肉”中。身体是人进入世界的入口,身体存在世界中,看到世界,也同时看到自己,由此形成完整的世界。梅罗·庞蒂在他的著作《眼与心》中表明了他对科学的态度:科学浏览的思想,对一般事务进行关照的思想是可以重回我们生命中可感知的世界的。但我们过于重视科学的“控制力量”,以为可以通过科学控制知觉,从而对事物进行预测和安排,甚至包括“美”,因此,坚持偏见,视科学结论为理所当然,忽视人力自身经验的丰富性,这无疑将建筑界的时间推向了一种危机本质意义的境界。理论家戈麦慈认为这是梅对建筑学提出的挑战。
    霍尔接受了这样的挑战,他吸取了梅的“知觉”,“身体”,“科学”的概念,试图以此为基点来发觉生活世界的意义。作为一名建筑师,霍尔首先接受了现象学的态度,霍尔把对建筑的亲身感受和具体经验与知觉当作建筑设计源泉,同时也是结果。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建筑师个人对建筑的真实知觉;二是在此基础上试图在建筑中创造出一种使人能够亲身体会或引导人们对世界进行感觉的机会。此外,对于霍尔来说建筑现象学不是一种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关于建筑本质的哲学基础,不采用建筑现象学的观察方式就无法真正掌握建筑和场所的精神,从而无法正确地解决建筑问题。
    霍尔在诺伯格·舒尔兹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场所在建筑设计中起到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建筑与音乐,绘画,雕刻,电影,文学不同,它是与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与场所的融合和汇集该特定场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得以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
    在霍尔的设计中,场所与建筑的功能组织,亦即景观,日照,交通流线等是作为建筑物理学来考虑的,但这是一种需要形而上学的物理学。建筑是依据场所特有的内涵设计的,建筑与场所的融合又可以超越物理和功能的要求,实质上,这是通过建筑与场所的建筑学,经验结合而得来的。想象学的词汇概念和思想十分抽象,但掌握其本质将其转换为建筑想象学并不复杂。
    一个人在建筑或者建筑物结构中的感觉,霍尔认为这是现象学的一种经验。对于他来说,现象学是对事物本质的研究,而建筑则是唤醒我们日常生活本质的一种训练方式。作为一名感观建筑师,霍尔认为我们关于建筑的经验是视觉艺术,但是他也认为这是伴随着空间和形体的轨迹,是触觉,听觉,嗅觉的纠缠。建筑师必须从所有的角度来思考。霍尔一直寻求在建筑的想象学设计上体现他的两个原则。第一是使用建筑物融入场所,形成一个整体,对于建筑师来说他们有责任来协调场所与建筑的统一,第二是竭尽全力把自己作品的意构层次与自身所感受到的触觉经验融合为一。
   
    3对建筑现象学的实践
   
    霍尔的作品中,早期的渤·奥住宅(Berkowitz-Odgis House1998)(图片1、2、3、4、5) 是建筑现象学在其作品中运用的一个例子。“营造一片景象”在作品形成中占有特别的地位,景观、形态、营造方法,都融合成一个整体。建筑坐落在一处俯瞰大西洋的小山上。霍尔对建筑的构思,便来自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考虑。以一部当地的风景小说《白鲸记》(M﹒迪克著)描述的场景为出发点,在海滩设想了一座木屋。(小说描述当地曾有一群印第安人,找到在沙滩上的鲸鱼骨架,便将它拖到干燥的地方,蒙上兽皮,形成他们别具一格的住所)。霍尔的小屋,是一个把柱子翻到外面的充气骨架结构,通过暴露出来的内部结构,使人联想到海滩旁的鲸骨棚屋。在这个设计中,霍尔表达出土地的城市意味与海洋粗犷之间的差异。这种精妙的象征与文化上的联想,并结合人们在现象学差异上的感受,正是霍尔的匠心所在。
    斯蒂文·霍尔与建筑现象学
    如果说,在Berkowitz-Odgis House中,霍尔采用一种文学上的联系来阐述场地与建筑的关系,在斯特莱托住宅中(Stretto house图片6、7、8、9、10、11),霍尔则采取了一种音乐上的联系。在他看来,建筑与音乐,绘画等艺术不同,是与场地的经历紧密相关的。无论怎么说,建筑场地具有超出单一要素的重要性,这对建筑来说,既是物理的又是形而上学的基础。 在基地上有3眼泉水灌成的水池和4座现有的水泥坝。水泥坝保持了池中的水位,并形成了几处小小的瀑布。溪水缓缓地流过,整个基地充满自然的声响,也产生出音乐中用于搭接的效果,成为外部景观空间重叠的反映,和内部空间虚拟重叠的反映。霍尔的构思来自于巴拉克(Bartok)的一首“接叠式”(stretto)结构的曲子,以此来模拟潺潺的溪流。在建筑造型上,再现了周围景物的特征。金属框架的“水波式空间”流过一系列钢筋混凝土的“空间坝”,创造出与“接叠”相类似的空间类似物。巴托克在其作品《弦乐、打击乐、钢琴合奏》的音乐主题中分为轻(弦乐)和重(打击乐)的两个部分。音乐有乐器和声响的效果,而这栋建筑则突出光线和空间的对比。用霍尔的公式表示就是:
    材质×声音=材质×光线。
    时间 空间
    住宅分为4个部分,以对应音乐中的4个乐章。每个部分都包含两种模式:凝重的巨型混凝土块与轻盈的金属框架屋顶。住宅的平面形式为矩形,而截面形式为曲线;客人房则正好相反:平面形状为曲线形,而截面为矩形。好象是巴托克第一乐章的倒置。在主人房里,“如水的空间”,用好几种形式表现出来——地板平面的层层搭叠,屋顶像溪流般的越过墙端,拱形的墙体又将天窗的光线引入室内。这种音乐上的隐喻,使树林中的这栋住宅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又将环境的特质与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
   
    4霍尔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方法上,霍尔会将思想还原到建筑的本质,从所处的场所特征去寻找唯一适合它的建筑。他强调把设计理念的哲学本质当做构思的源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福冈公寓(Fukuoka Housing)中,他使用了回旋空间和虚空间两个概念。个别公寓的回旋空间与古代日本的私有空间有着某种感受上的联系;虚空间是不具有使用功能的空间,比如一池水,像一个观景镜,把天空、阳光、阴影、风、雨全部反射到各间公寓内。这两个理念虽然简单,在设计中却是缺一不可,通过它,霍尔将现象学理论与设计构思结合起来。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11/1388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解读兵家之项目管理思想

项目管理培训及应用感受分析

精益管理在开发项目上三大精髓

德鲁克:有效管理者的思想习惯

拉菲尔·莫内欧的类型学思想浅析

老子的自然主义和左拉的自然主义-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诠释

近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

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

解读两位建筑大师-杨廷宝和路易.康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