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 建立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扩大了建设项目目标的内涵、时间跨度和代表性,使它更具有包容性和完备性;构造了建设项目目标层次和思维方式,将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高到哲学思维层次。这对于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 建立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扩大了建设项目目标的内涵、时间跨度和代表性,使它更具有包容性和完备性;构造了建设项目目标层次和思维方式,将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高到哲学思维层次。这对于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有重要的作用。(参考《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全寿命期 目标体系
1 问题的提出
(1)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起因。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以工程的建设过程为对象,由于如下原因使得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越来越重要:
1)现代建设项目高科技含量大,是研究、开发、建设、运营的结合,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特别是施工过程的重要性、难度相对降低,而项目投资管理、经营管理、资产管理的任务和风险加重,难度加大,项目从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建造,直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一体性要求增加。
2)在建设项目中业主全过程投资责任制的实行。作为投资管理主体的业主,负责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归还贷款。因此他的管理对象就是一个从构思开始直到工程运营结束全寿命期的建设项目。
3)在国际上,业主要求建筑业能象其它工业生产部门一样提供以最终使用功能为主体的服务,要求一个或较少的承包商提供从项目构思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的服务,以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少投资风险。
4)工程承包和经营方式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工程承包业流行一些新的承包模式,例如“设计-供应-施工”总承包方式,承包商通过参加BOT项目,签订目标合同等承担项目的咨询(策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责任,与工程的最终效益挂钩。
这使得现代建设项目的寿命期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建设项目管理的任务范围也大大扩展,要求进行全寿命期的项目管理。
(2)过去的建设项目管理以建设过程为对象,以质量、工期、成本(投资)为核心的三大目标,由此产生了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这种以工程建设过程为对象的目标是近视的、局限性的,造成项目管理者的思维过于现实和视角太低,同时造成项目管理过于技术化的倾向。这种状况损害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科学体系的建立。
建设项目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没有全寿命期的目标会导致建设项目全过程的不连续性,造成项目参加者目标的不一致和组织责任的离散;容易使人们不重视建设项目的运营,忽视建设项目对环境、对社会和对历史的影响,不关注工程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建设项目通过它的服务和产出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营全过程都经得住社会和历史的推敲。
(4)纵观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可见,项目目标对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有前导作用。只有研究并建立科学的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目标体系,才能有相应的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2 全寿命期管理对建设项目目标的要求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系统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应从建设项目的整体出发,反映项目全寿命期的要求。不仅包括建设期的目标,更注重项目的运营阶段。
(2)应有极大的包容性。不仅应注重业主和用户的需求,而且应包括承包商、政府、投资者、项目周边群体的需求,能为各个方面接受,能使大家形成共识。
(3)与企业目标一样,项目目标不仅包括项目各方从现实性思维出发的目标,还应有高层次的价值观念,能反映出项目的组织文化和品位,反映项目管理者(特别是项目决策者)良好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管理哲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
(4)应充分利用近几十年来在建设项目的各专业领域研究的成果,如建筑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目标优化和项目评价方法等。
(5)应反映社会大环境、历史、价值、美学、文化对项目的要求。项目目标应体现和追求对社会和对历史的贡献。
建设项目的所有参加者应就项目的全寿命期的目标达成共识。
3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
按照上面的要求与思路,综合国内外对建设项目目标系统的研究成果,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对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进行分解。
3.1 质量目标
全寿命期的质量目标追求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最终项目功能、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统一性,更着眼于工程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标准、安全性等。包括:
(1)设计质量。包括设计标准;系统的均衡性和协调性、设计工作质量;技术标准;可施工性 [1]等。
(2)工程施工质量。包括材料质量;设备质量;施工质量体系;各分部工程质量;施工过程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程总体质量。
(3)运营质量。包括工程的使用功能;产品或服务质量;运营和服务的可靠性;运营的安全性,可维修性 [2]。
3.2 费用目标
全寿命期费用目标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全寿命期的相关的费用和收益。全寿命期的费用目标可分解:
(1)全寿命期费用:建设总投资;运营(服务)成本;维护成本;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社会成本[3];环境成本[3]等。
(2)收益:运营收益;年净收益;总净收益;投资回报率等。
3.3 时间目标
对现代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时间目标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不仅包括建设期、投资回收期、维修或更新改造的周期等,还要考虑如下因素:
(1)工程的设计寿命。设计寿命是由建筑的结构、材质等确定的工程寿命。
(2)服务寿命。服务寿命由工程能否满足预定的服务需求确定,包括:
1)物理服务寿命。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满足预定服务需求前提下的物理寿命。它与设计寿命有直接关系。
2)经济服务寿命。经济服务寿命由两个因素决定:
①在各个部分满足预定服务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其维修价值小于重建价值的时点。经济服务寿命会随着工程的更新改造,产品转向而变化。
②由市场决定的寿命,由于市场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项目产品或服务失去市场,工程失去价值。
(3)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周期。包括市场发展期、高峰期、衰败期。
3.4 各方面满意
ISO9000的基本宗旨是通过建立企业内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用户满意”。但建设项目是许多参与者的“合作项目”,项目的成功必须经过项目相关者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项目产品的用户、投资者、业主、承包商(包括设计者和供应商)、政府、所在地的周边组织、生产者等[3]。国外曾研究许多项目案例,将项目成功的因素分为4个方面,67个相关因素。其中参与者各方的努力程度、积极性、组织行为、支持等是一个主要方面。而这些由他们对项目的满意程度决定[4]。没有各方面的满意则不可能有成功的项目。
项目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可以用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价。要使项目相关者满意,必须分析研究他们各方的目标、利益和对项目的企求:
1)用户:产品或服务价格;安全性;产品或服务的人性化等;
2)投资者:投资额;投资回报率;降低投资风险等;
3)业主:工期、功能、建设造价;
4)承包商和供应商:工程价格;工期;企业形象;关系(信誉)等;
5)政府: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地方财力;改善地方形象;政绩显赫;就业等;
6)生产者:工作环境(健康、安全、舒适、人性化);工作待遇;工作的稳定性等;
7)项目周边组织:保护环境;保护景观和文物;工作安置;拆迁安置或赔偿;对项目的使用要求等。
项目目标系统应包容他们的目标,体现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使各方面满意。这样有利于团结协作,能够营造平等、信任、合作的气氛,更容易取得项目的成功。
3.5 与环境相协调
(1)人们越来越重视建设项目过程及其产品的环境问题,运用全寿命期分析方法,研究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到最终生命结束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作为一个人造的社会技术系统,在它的全寿命期中必须处理和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这已成为建设项目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早期人们对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主要针对自然环境,近几年来随着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研究的深入,逐渐转向与整个环境系统协调的研究。例如注重项目对社会影响的评价,包括对公共团体、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政治、当地风气的影响,对当地的人文和社会发展的促进 [5];进一步,又提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重点评价项目对地区、国民经济部门发展的影响[6]。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7/887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