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栏目最新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网站最新
内容提示: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据统计资料显示,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可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项目设计则是关键因素。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使投资者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
0 引言
随着现代建设工程项目规模的日益巨大化和复杂化,工程造价控制逐渐演变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可以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预算范围内,又可以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因此,一步一步深入做好工程决策、设计、实施等全方位的控制,才能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轨道。(参考《建筑中文网》)
1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的内容、正确性、深度是工程造价的基础,同时也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因此,要避免我国长期存在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问题,就要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
1.1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标准与经济规模。 在我国,不少地方和企业,不顾经济规模合理性,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目前普遍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不顾后果盲目将建设标准定得过高,脱离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致使资金浪费,项目建成后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不考虑长期规划,缺乏可持续发展和适度超前的眼光,仅从当时需要出发,一味强调节约投资,将建设标准定得过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经济效益也会降低。
可行性研究过程中要考虑市场、技术、环境等因素,并使所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从而避免造成超规模建设和功能过剩。
1.2 慎重选用工艺与设备,力求先进适用 同一种产品可由不同种生产工艺生产,项目建设需要根据项目特定的条件选择最经济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对于拟采用的工艺,除了保证能用指定的原材料按时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外,还要考虑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条件是否相适应,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跟上等问题。此外,设计人员应尽量使工艺流程简单与合理。
设备的选择与技术密切相关,二者必须匹配。对于拟采用的设备,应保证与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且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1.3 着眼可持续发展,合理选择建设地区及地点(厂址) 建设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这样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有利于企业随时调整经营。第二,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通常是一系列工厂和企业聚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城镇,以利于“集聚效益”。但要注意布局的聚集程度并非越高越好。
选择建设地点时,要注意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减少拆迁移民。还要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着眼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的效益出发,不造成对四邻和所在城镇、流域的景观与环境的破坏。
2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工程建成后,能否获得满意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 做好方案优化 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会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想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力求做到技术上先进、功能上满足需要、经济上合理。要真正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必需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生产要求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制定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
2.2 对员工实行奖惩制度 制定较为详细的、操作性较强的奖惩
方案,奖励那些设计方案优秀、工程造价节省的设计,处罚那些因设计浪费而造成经济损失的设计,促使设计方认真研究优化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保证工程安全和功能不降低的情况下采取新方案、新工艺、新设备,从承担工程静态总投资的节约额中计提一定比例的金额进行奖励,进而提高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把技术和经济统一起来。
2.3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当前,进行设计投标和设计委托时,在招标文件和委托合同里都有投资金额,但在工程设计时,设计师最关心的是面积、层数、功能等指标。因此,应建立起完整的限额设计管理方法,认真编程工程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基础上,把施工图预算的价格严格限制在设计概算以内。同时,改革现行的设计费用计取方法,采用节约资金激励方法,激发设计人员降低工程造价的主动性,从设计上降低工程造价。
3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往往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多变的影响因素,工程实施阶段总会出项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因此,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职能。
3.1 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及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跟踪与管理
随着我国加入 WTO,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的首选课题。在国际惯例中,业主常常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进场后以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杜绝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从而影响工程造价。
3.2 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时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需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进行得到有效控制。
3.3 正确处理工期、质量、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项目建设目标的理想状态是同时达到最短工期、最低造价和最高质量,但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由项目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势必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制定项目建设目标时,应该先对各种客观因素和执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动及这些行动的可能后果进行综合研究,实施求是的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经过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制定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
4 结束语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作为建设方应采取系统综合的方法对建设全过程控制,杜绝“三超”现象,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能够使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来源: 《建筑中文网》.
随着现代建设工程项目规模的日益巨大化和复杂化,工程造价控制逐渐演变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可以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预算范围内,又可以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因此,一步一步深入做好工程决策、设计、实施等全方位的控制,才能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轨道。(参考《建筑中文网》)
1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的内容、正确性、深度是工程造价的基础,同时也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因此,要避免我国长期存在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问题,就要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
1.1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标准与经济规模。 在我国,不少地方和企业,不顾经济规模合理性,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目前普遍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不顾后果盲目将建设标准定得过高,脱离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致使资金浪费,项目建成后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不考虑长期规划,缺乏可持续发展和适度超前的眼光,仅从当时需要出发,一味强调节约投资,将建设标准定得过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经济效益也会降低。
可行性研究过程中要考虑市场、技术、环境等因素,并使所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从而避免造成超规模建设和功能过剩。
1.2 慎重选用工艺与设备,力求先进适用 同一种产品可由不同种生产工艺生产,项目建设需要根据项目特定的条件选择最经济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对于拟采用的工艺,除了保证能用指定的原材料按时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外,还要考虑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条件是否相适应,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跟上等问题。此外,设计人员应尽量使工艺流程简单与合理。
设备的选择与技术密切相关,二者必须匹配。对于拟采用的设备,应保证与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且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1.3 着眼可持续发展,合理选择建设地区及地点(厂址) 建设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这样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有利于企业随时调整经营。第二,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通常是一系列工厂和企业聚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城镇,以利于“集聚效益”。但要注意布局的聚集程度并非越高越好。
选择建设地点时,要注意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减少拆迁移民。还要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着眼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的效益出发,不造成对四邻和所在城镇、流域的景观与环境的破坏。
2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工程建成后,能否获得满意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 做好方案优化 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会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想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力求做到技术上先进、功能上满足需要、经济上合理。要真正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必需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生产要求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制定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
2.2 对员工实行奖惩制度 制定较为详细的、操作性较强的奖惩
方案,奖励那些设计方案优秀、工程造价节省的设计,处罚那些因设计浪费而造成经济损失的设计,促使设计方认真研究优化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保证工程安全和功能不降低的情况下采取新方案、新工艺、新设备,从承担工程静态总投资的节约额中计提一定比例的金额进行奖励,进而提高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把技术和经济统一起来。
2.3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当前,进行设计投标和设计委托时,在招标文件和委托合同里都有投资金额,但在工程设计时,设计师最关心的是面积、层数、功能等指标。因此,应建立起完整的限额设计管理方法,认真编程工程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基础上,把施工图预算的价格严格限制在设计概算以内。同时,改革现行的设计费用计取方法,采用节约资金激励方法,激发设计人员降低工程造价的主动性,从设计上降低工程造价。
3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往往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多变的影响因素,工程实施阶段总会出项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因此,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职能。
3.1 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及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跟踪与管理
随着我国加入 WTO,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的首选课题。在国际惯例中,业主常常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进场后以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杜绝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从而影响工程造价。
3.2 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时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需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进行得到有效控制。
3.3 正确处理工期、质量、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项目建设目标的理想状态是同时达到最短工期、最低造价和最高质量,但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由项目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势必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制定项目建设目标时,应该先对各种客观因素和执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动及这些行动的可能后果进行综合研究,实施求是的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经过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制定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
4 结束语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作为建设方应采取系统综合的方法对建设全过程控制,杜绝“三超”现象,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能够使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01/14189.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