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心斋中的建筑美感与心理
- 大学与建筑
- 从日本直岛的建设过程联想中国当代建筑发展
- 美国建设工程施工与管理学科概述
- 梁思成在新中国的人际境遇
- 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结构柱和装饰柱
- 唐代帝王陵墓建筑的三个特点
- 宋金时期晋东南建筑文化特点
- 汉武帝与汉代艺术设计
-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的建筑艺术与乡村景观
- 倭马亚建筑流派:阿拉伯文化内涵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
内容提示:建筑美感心理是指人们在观赏建筑美时所引起的特殊心理活动。静心斋是北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幽美的一处行宫小园。下面将以静心斋为例,从意境、小中见大、对比等三方面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美感与心理。
建筑美感心理是指人们在观赏建筑美时所引起的特殊心理活动。静心斋是北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幽美的一处行宫小园。下面将以静心斋为例,从意境、小中见大、对比等三方面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美感与心理。(参考《建筑中文网》)
建筑美感心理概述
我们在欣赏建筑的外在形象美及其环境景观美时,常有“美不胜收”的美感体验。就是说,被观赏的客体在“美”,观赏的主体在“收”。这一“美”一“收”,也是对建筑美感心理活动的恰当表达。
那么,什么是建筑美感心理?简单地说,建筑美感心理是指人们在观赏建筑美时所引起的特殊心理活动。建筑的美及其美感之所以产生,既不能脱离建筑审美对象,也不能单纯地归结于审美主体,而在于人与建筑、反映与被反映之间所构成的某种生动、复杂的交互关系。这种复杂性是由建筑自身和美的本体的特殊品格所决定的。其中,既有使用功能、冷暖舒适之类的“合目的性”问题,又有物质材料、结构受力方面的“合规律性”问题,还有建筑造型、赏心悦目方面的“符合目的而无目的的纯形式美”问题,乃至思考、情感、联想和想象方面的“道德观念的象征”问题。广义地说,建筑美感是一种与生理性快感相联系,并由心理性审美快感和情思性审美快感相集而成的多层次心理结构,由此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机制。例如中国古典园林,犹似“人在画中游”的立体画卷,又如电影中的“蒙太奇”,使人在时间的延续中不断接受画面性美感体验。
从静心斋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中国园林早在殷周就已初现雏形。秦汉以来,出现宫殿和园林相互结合的离宫别苑。唐宋时形成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自然山水园。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已形成独立的体系。
北海是世界上建园最早的古典皇家宫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是北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幽美的一处行宫小园,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下面将以静心斋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美感与心理。
建筑美感来源之一――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是通过“生境”、“画境”、“意境”三个互有联系的手法表现的。如果说,“生境”使园林具有了自然美,“画境”使人工美和自然美浑然一体,那么,“意境”则赋予了园林人的理想和情感,以情驭景,使之具有情景交融的感人的艺术效果。人的美感总是归结在情感上。静心斋中的抱素书屋就以精巧的设计,充分表现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意境。但见院中一池碧水,几尾红鱼,映出蔚蓝的天空,池边一株老梅,暗喻“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勤奋;几竿翠竹,蕴含“只须三两杆,清风自然足”的闲情。一段小瀑布从石间跌落,自是泉水叮咚,在宁静的月夜烘托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园林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主要由于通过综合运用建筑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构成意境,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甚至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本来就是由于追求某种生活的理想境界而出现的。
建筑美感来源之二――小中见大
小中见大是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园林面积不大,但独具匠心,能够在“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
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可以用“欲露先藏”的手法获得。“景愈藏,景界愈大”,这种手法称为“抑景”。初入静心斋的游客,都会体验到园林开合变化的喜悦。从宏伟壮阔的湖畔迈入一座深池小院,方才的烟波浩淼顿时隔在天外,环境转为淡泊宁静。走进院北小夹道,越发幽暗深窄,好像落入绝境。十来步后,眼前一亮,竟然惊奇地说不出话来。冈峦洞壑、池桥亭台扑面迎来,令人眼花缭乱。定睛细看,才发觉不过是从前院来到后院而已,但心情却无限欣慰,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还表现在对空间层次的处理上。静心斋面积不过十亩,高差不超过九米,但全园分隔为四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在景深只有四十余米的主轴方向,用沁泉廊和假山峡谷,分隔为三层空间;在110米的横轴方向用两座不同的桥,又把空间隔为三层;在竖向的立面上,由低向高,沁泉廊、罨画轩、枕峦亭和叠翠楼,都各自分布在四个不同的高度上,又分为四个层次。在假山上俯视池水,如临深渊。北山脊上,又有一列半壁游廊,从沁泉廊望去,游廊如在天外。静心斋吸取南北园林的技法,中部空间堆山造水,起伏开合,只有桥、廊、亭少量建筑,大部分殿舍都紧靠周边,使景深远延,使人产生“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冥想。
建筑美感来源之三――对比
美和丑是一对矛盾,它们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但建筑艺术及其美与丑的界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可以从两方面去剖析:一是关于建筑“丑”的艺术特质,二是关于建筑“丑”的艺术作用。建筑中“丑”的艺术特质集中体现在美丑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可转化性,即建筑美丑的相对性。正如静心斋中的假山石,讲究“瘦、透、漏、皱”,其形态不可谓不怪,不可谓不丑。但正是这些“如虬如凤,如鬼如兽,将翔将踊,若行若骤”的太湖石,经过园林艺术家、建筑家的巧妙安排、精心堆叠,却变得“矗如峰峦,列如屏障”,使它们成为园林立体画卷中充满自然情调而倍受喜爱的审美对象。建筑艺术的“丑”表现为对其“美”的对比衬托作用。以典雅精巧的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为背景的假山怪石,实际上也体现了粗与精、丑与美的对比映衬之趣。
对比手法同样适用于色彩的运用。静心斋作为皇家园林,并没有使用黄琉璃瓦覆盖屋顶,而是选用了灰瓦,显得宁静安详。深深浅浅的灰色,映衬得天空格外晴朗,草木格外苍翠。夕阳西下,登上枕峦亭,俯瞰静心斋那平和恬淡的青灰,仰望西天梵境那雍容典雅、包容万物的金黄,庙宇间悠悠的梵铃声飘过,有谁不会为这份圣洁动容?有谁不会膜拜于天地脚下?在虔诚的皈依中,园林建筑的美感也长久地留在了我们心中。
研究静心斋建筑美感的意义
北海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而静心斋作为北海中著名的园中之园,在中国园林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优美的旋律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懂得欣赏的“耳朵”。正如“审美效应=f(审美主体。审美对象)”一式所表述的,建筑美的信息发送在于客体自身,但建筑美的信息接收,即美感,则有赖于主体的建筑审美能力,有赖于审美主体对建筑客体的反映程度和反映状况。以北海静心斋为代表的中国园林,是前辈们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学会欣赏。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3/9567.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