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建筑中的最高境界

收录时间:2007-07-12 12:37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简介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常用“神”字来表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神韵”、“神来之笔”、“神奇”、“如有神助”、“神灵活现”之语比比皆是,在国画中更是追求神似。那么在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中是不是也能用之来评判?

延伸阅读:境界 建筑艺术 环境艺术 神助 神韵

    简介: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常用“神”字来表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神韵”、“神来之笔”、“神奇”、“如有神助”、“神灵活现”之语比比皆是,在国画中更是追求神似。那么在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中是不是也能用之来评判?

    浙江莱茵达房地产在嘉兴的一个项目“嘉禾?北京城”,邀请了日本当今著名的城市环境设计专家井上先生加盟。在与井上先生的交流中,莱茵达公司董事长高继胜觉得体会良多,悟出环境设计的艺术在于围绕既有的地籍景观和人文资源“借地发挥”,在天、地、风、水、光、山、物七个方面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进行“个性”艺术的创作,好作品就会自然而生。而追求以人为本的“天之美”、“地之美”、“山之美”、“水之美”、“风之美”、“光之美”和“物之美”的高度和谐便是“神”之美,是入诗入画的最高精神境界。(参考《建筑中文网

    据高继胜先生介绍,“天之美”是指一座城市或一个社区对人的水平视线以上部分的空间环境美的艺术营造,主要由建筑物、树木、山坡或假山叠石等高大物体构成曲线丰富、层次分明的天际线与大自然的天空对话,所描绘出的一幅幅四季更替、晴雨变化的缤纷画卷,或大雨倾盆,或晴空万里,或云奔月移……让人们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感受春花秋月等大自然的变化所带来的旖旎风光。为了让忙碌的现代人不至于忽视这种美的存在,设计师常常在市民广场或社区中央花园设置较高的大型雕塑、景观塔之类的标志性建筑,以达到“引目向上”,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体会“天之美”的内涵。

    “地之美”是指社区的总平面科学完美地布置,选择环境表现主题,利用地理位置对地面环境进行美的艺术创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社区规模档次与机动车辆交通、人行道路的平衡配置及道路颜色;集中绿地与环境空间的均好性比例关系;水面与绿地的比例关系;草坪几何图形色块色带设计和品种的选择;树木翠竹四季花卉的配置;运动健康活动场地、儿童天地、雕塑小品的设置等等。通过这些要素的艺术组合,或回合,或敞开,创造出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意境,使社区环境像诗一般的浪漫,像画一般的典雅,让人们生活更富有情趣。

    “山之美”,就是通过地势的起伏、落差来营造的一种自然之美。有山有水是美上加美。当然这里的“山”是指社区环境在平面上的高低落差,以此来表达一种绵延起伏、庭院深深、引人入胜的美感。

    “水之美”是以水之柔情衬托建筑的刚性之美,达到刚柔并蓄的环境效果。根据规模的大小,结合社区环境的总体设计,巧妙地借“水”选景或应用上述“水”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整个小区环境充满动感,充满生机,达到一种美的境界。

    “风之美”即风格的和谐之美。环境表现的风格不能离开建筑的风格而独立存在。在当今住宅社区的总体设计中,建筑与环境设计已经开始分工,但是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必须同步进行,在社区文化主题确定之后,环境的风格定位与建筑的风格定位一定要有机统一。另外,“风之美”还表现在住宅建筑与环境建筑应错落有致,明亮通畅,使社区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借助假山叠石、人工河流、植树造林等手段营造空气清新的社区自然生态环境;还通过社区的树木花草对风势的强弱变化表达出“动”与“静”的“感情”画面,更加富有人性味。

    “光之美”就是通过充分的日照和良好的采光,以利社区绿色植被的生长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也包括晚间社区的照明灯光和美化环境而设置的各种射灯之间的色彩、灯光强弱的交错、配置,使环境在灯光的作用下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其次,根据户型大小强调建筑物的合理进深,以保证住宅室内有较好、充足的自然光源和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物之美”是指建筑物本身的美,这种美在外形上是通过建筑物的线条运用和颜色搭配来实现的。当然其所反映的建筑风格必须与环境的风格和谐统一起来,使环境烘托建筑,建筑美化环境,两者相得益彰。

    当环境能够实现“天之美”、“地之美”、“水之美”、“山之美”、“风之美”、“光之美”、“物之美”的自然融合,那么它将构成这种环境内在的精神灵气和外延的物质生机,并交融于一体,从而形成特定的美的旋律与韵味,置身其中,自然就会领略到“神之美”的最高精神境界了。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7/748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建筑基因传承与融汇古今建筑神韵

建筑设计--走出手法

环境艺术设计中功能需求的文化渐进

建筑与环境艺术现状视觉中国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步骤

中西建筑艺术性格比较

解构主义建筑引论

人、水、建筑

浅析不一样的建筑艺术·不一样的城市文化

色彩心理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