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建筑创作中对适用、经济、美观的思考
栏目最新
- 大学与建筑
- 从日本直岛的建设过程联想中国当代建筑发展
- 美国建设工程施工与管理学科概述
- 梁思成在新中国的人际境遇
- 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结构柱和装饰柱
- 唐代帝王陵墓建筑的三个特点
- 宋金时期晋东南建筑文化特点
- 汉武帝与汉代艺术设计
-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的建筑艺术与乡村景观
- 倭马亚建筑流派:阿拉伯文化内涵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
网站最新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筑文化、城市文化与居住规划等都处于全面开放状态;国外先进建筑文化的涌进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建筑与城市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我们建筑现代化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国内一些建筑的设计与规划,不顾国情,不尊重中国地域文化,盲目求大,贪大求洋,城市规划建设不尊重自然山水,建筑设计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奇特。特别是少数国外建筑师,利用有些领导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心态,利用我国非常宽松的政策,做他们在其国内根本不能做的事情,把中国当作“实验场”。(参考《建筑中文网》)
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建筑界深思,必须冷静对待。正如一些专家日前提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大规模建设活动将持续相当一个时期,也由此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来重新审视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发展。下面就建筑创作我想谈谈自己的观点:
1 理想还是实在些好
理想还是实在些好。理想须与人的意愿、欲望、天性相一致,要体现人性,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开拓前进,所追求的是我们可望又可及的东西,也就是说,理想必须唯实,把自己的理想建筑落实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建筑来说,它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两方面的综合创作,一方面人类利用现有的工程技术手段,创造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场所,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对建筑艺术的认知,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俱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它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制材料,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因此,要求我们建筑创作一切从现实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认真来研究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整体把握城市规划脉搏,使建筑发展和建筑艺术发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现阶段,在我们实际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束缚,如:目前,我们建筑工程实行的是业主责任制,建筑师往往在设计中不能自由地根据场地的真实性进行创作,有时候不得不听从业主与领导的意见,使得其设计意图不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影响建筑品质。出现一些“甲方作品”、“领导作品”。这些“建筑作品”的出现,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城市环境。作为职业建筑师,不能听之任之,推波助澜,应坚持自己的设计原则,以理论为基础,从实际出发,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设计原则问题一定要与领导、规划管理部门及业主反复磨合达成共识,共同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作品。
在芜湖供电局调度大楼的设计过程中,可谓充分展示出设计与规划、甲方及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的精神。由于建筑总图布局,受规划用地的条件限制,建筑采用近于“方”形,为了减少主楼对城市道路压抑感,沿城市两干道用“锯齿形”的处理手法,此设计构思得到了甲方的理解与规划局的支持。最后建成了一幢立面造型简洁明快,平面布局经济实用作品,见图1总平面图;图2外立面图。
2 建筑创作原则
“适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我国建设初期提出的设计方针、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国民素质与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有大的改善,我们认为“适用、经济、美观”仍然是新时期建筑设计原则,出发点与归宿。只不过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如安全、卫生、环保、节能、环境等。
“适用”不仅是“住得下、分得开”的简单要求,更多的是体现空间尺度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指的是特定功能即人的尺度、行为动作等对空间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经济”不仅是投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造价来看待经济合理性,而应该从近期投入与长远运营的平衡点来谈经济,从综合平衡指标来看待经济性。另一方面经济性要体现科学发展观、节地、节能等,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法和材料。
“美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建筑艺术,它与音乐、美术、文学不一样,是实用的艺术和公共的艺术,是依托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实体上的一种艺术,同时建筑艺术又是一种公共艺术,一幢建筑一旦建成,它就强迫人们天天去欣赏它,美观是建筑师的本能,建筑师的职业就是要把一个实用的东西设计得美观。美观应该比较得体,不能不考虑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实用性,不能太突出自己,而徒有其表地追求形式美,要和环境匹配。对于“适用、经济、美观”的关系,我认为城市里大多数建筑,实用经济最重要,但对于一些城市里标志性建筑而言,就不能按一般项目的要求来看待实用与经济,其重点应放在建筑艺术性上。因此,我们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须按照“适用、经济、美观”设计方针,不要孤立片面的追求那一方,三者间应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规划设计也应如此,要根据该城市的功能特点,具体分析开展城市设计,把民族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3 建筑师的责任
近两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各大设计院设计任务层出不穷,可谓忙得不亦乐呼,这对于广大的建筑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与挑战,更是一种责任。在当前我们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师的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特别是伴随着WTO的进程,与其他行业一样,给建筑设计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而易见,由于建筑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建筑师的责任不仅仅只有反映在设计图纸上,而是在项目策划和市场定位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建筑师的创作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业主的意图,而是成为在与业主开发理念的切磋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建筑师的作品是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与社会需求的产物,建筑师应能从整体规划到部件选择,从适用经济到美观高效各个方面把握建筑物的品质和性能。因此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建筑师们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设计思维要创新
建筑创作是建筑师设计事业的核心,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随着潮流改进,注重实用、经济、美观三个方面,并赋予新的元素,即内涵、实用及地方特色。
内涵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包括建筑师对自身历史建筑的理解,对诸如安全、节能、环境的理解。对于安全,不仅仅是坚固问题,还应考虑其耐久性,薄弱环节,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环境,因为我们设计的建筑是以其实体介入城市环境之中,能否有机地融入现实的环境体系之中是设计的关键,因此,须从总体环境入手,结合建筑的布局形式,对地形、地貌、当地气候条件、日照条件、土壤地质情况、植被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各种因素有机布局,使设计的建筑产品回归大自然。实用:就是以实事求是的方式通过建筑设计提供项目要求的设施、空间、精神、面积等事项。
当今建筑设计大部分只顾外型而且大部分是抄袭外国的样本,对于一个建筑物的布局、空间内外组织、功能分配等重要成分,不认真研究、草草交待,在一些城市建设当中贪大求病例洋,盲目追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脱离实质,不结合当地现实情况,结果造成很大浪费,造就一批“烂尾工程”,不伦不类的建筑,既对不住自已,对不住城市,更对不住观众。例如:某办公楼的设计:总建筑面积在7800M2左右,设计层数达到十五层,平面形式采用很薄的“椭圆”形(如图3),结果平面利用系数低,使用功能不合理,为追求立面形式,单独设计了“椭圆”形全玻璃幕墙疏散楼梯,既不利抗震、安全,又不经济实用(如图4)。
地方特色一直是建筑师们关注的主题,它涵盖的内容很广,如气候、文化、风俗习惯、色彩、地方材料、古建筑文化、地理因素等。目前,单纯把当地传统建筑的造型、色彩以“搬字过纸”的手法,复制于现代建筑设计上,是建筑设计的通病。要表达地方特色,就要对各种组成特色的因素,深入理解,彻底消化,吸收精华才能通过设计的思考,发挥于建筑设计的构思中,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作品。
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建筑界深思,必须冷静对待。正如一些专家日前提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大规模建设活动将持续相当一个时期,也由此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来重新审视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发展。下面就建筑创作我想谈谈自己的观点:
1 理想还是实在些好
理想还是实在些好。理想须与人的意愿、欲望、天性相一致,要体现人性,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开拓前进,所追求的是我们可望又可及的东西,也就是说,理想必须唯实,把自己的理想建筑落实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建筑来说,它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两方面的综合创作,一方面人类利用现有的工程技术手段,创造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场所,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对建筑艺术的认知,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俱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它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制材料,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因此,要求我们建筑创作一切从现实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认真来研究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整体把握城市规划脉搏,使建筑发展和建筑艺术发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现阶段,在我们实际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束缚,如:目前,我们建筑工程实行的是业主责任制,建筑师往往在设计中不能自由地根据场地的真实性进行创作,有时候不得不听从业主与领导的意见,使得其设计意图不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影响建筑品质。出现一些“甲方作品”、“领导作品”。这些“建筑作品”的出现,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城市环境。作为职业建筑师,不能听之任之,推波助澜,应坚持自己的设计原则,以理论为基础,从实际出发,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设计原则问题一定要与领导、规划管理部门及业主反复磨合达成共识,共同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作品。
在芜湖供电局调度大楼的设计过程中,可谓充分展示出设计与规划、甲方及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的精神。由于建筑总图布局,受规划用地的条件限制,建筑采用近于“方”形,为了减少主楼对城市道路压抑感,沿城市两干道用“锯齿形”的处理手法,此设计构思得到了甲方的理解与规划局的支持。最后建成了一幢立面造型简洁明快,平面布局经济实用作品,见图1总平面图;图2外立面图。
2 建筑创作原则
“适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我国建设初期提出的设计方针、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国民素质与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有大的改善,我们认为“适用、经济、美观”仍然是新时期建筑设计原则,出发点与归宿。只不过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如安全、卫生、环保、节能、环境等。
“适用”不仅是“住得下、分得开”的简单要求,更多的是体现空间尺度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指的是特定功能即人的尺度、行为动作等对空间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经济”不仅是投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造价来看待经济合理性,而应该从近期投入与长远运营的平衡点来谈经济,从综合平衡指标来看待经济性。另一方面经济性要体现科学发展观、节地、节能等,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法和材料。
“美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建筑艺术,它与音乐、美术、文学不一样,是实用的艺术和公共的艺术,是依托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实体上的一种艺术,同时建筑艺术又是一种公共艺术,一幢建筑一旦建成,它就强迫人们天天去欣赏它,美观是建筑师的本能,建筑师的职业就是要把一个实用的东西设计得美观。美观应该比较得体,不能不考虑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实用性,不能太突出自己,而徒有其表地追求形式美,要和环境匹配。对于“适用、经济、美观”的关系,我认为城市里大多数建筑,实用经济最重要,但对于一些城市里标志性建筑而言,就不能按一般项目的要求来看待实用与经济,其重点应放在建筑艺术性上。因此,我们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须按照“适用、经济、美观”设计方针,不要孤立片面的追求那一方,三者间应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规划设计也应如此,要根据该城市的功能特点,具体分析开展城市设计,把民族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3 建筑师的责任
近两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各大设计院设计任务层出不穷,可谓忙得不亦乐呼,这对于广大的建筑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与挑战,更是一种责任。在当前我们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师的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特别是伴随着WTO的进程,与其他行业一样,给建筑设计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而易见,由于建筑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建筑师的责任不仅仅只有反映在设计图纸上,而是在项目策划和市场定位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建筑师的创作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业主的意图,而是成为在与业主开发理念的切磋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建筑师的作品是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与社会需求的产物,建筑师应能从整体规划到部件选择,从适用经济到美观高效各个方面把握建筑物的品质和性能。因此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建筑师们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设计思维要创新
建筑创作是建筑师设计事业的核心,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随着潮流改进,注重实用、经济、美观三个方面,并赋予新的元素,即内涵、实用及地方特色。
内涵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包括建筑师对自身历史建筑的理解,对诸如安全、节能、环境的理解。对于安全,不仅仅是坚固问题,还应考虑其耐久性,薄弱环节,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环境,因为我们设计的建筑是以其实体介入城市环境之中,能否有机地融入现实的环境体系之中是设计的关键,因此,须从总体环境入手,结合建筑的布局形式,对地形、地貌、当地气候条件、日照条件、土壤地质情况、植被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各种因素有机布局,使设计的建筑产品回归大自然。实用:就是以实事求是的方式通过建筑设计提供项目要求的设施、空间、精神、面积等事项。
当今建筑设计大部分只顾外型而且大部分是抄袭外国的样本,对于一个建筑物的布局、空间内外组织、功能分配等重要成分,不认真研究、草草交待,在一些城市建设当中贪大求病例洋,盲目追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脱离实质,不结合当地现实情况,结果造成很大浪费,造就一批“烂尾工程”,不伦不类的建筑,既对不住自已,对不住城市,更对不住观众。例如:某办公楼的设计:总建筑面积在7800M2左右,设计层数达到十五层,平面形式采用很薄的“椭圆”形(如图3),结果平面利用系数低,使用功能不合理,为追求立面形式,单独设计了“椭圆”形全玻璃幕墙疏散楼梯,既不利抗震、安全,又不经济实用(如图4)。
地方特色一直是建筑师们关注的主题,它涵盖的内容很广,如气候、文化、风俗习惯、色彩、地方材料、古建筑文化、地理因素等。目前,单纯把当地传统建筑的造型、色彩以“搬字过纸”的手法,复制于现代建筑设计上,是建筑设计的通病。要表达地方特色,就要对各种组成特色的因素,深入理解,彻底消化,吸收精华才能通过设计的思考,发挥于建筑设计的构思中,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作品。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11/1453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