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走向自然的建筑发展趋势

收录时间:2008-09-12 02: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本文主要从建筑本质,建筑基本属性,当代建筑现状,建筑学的内涵四个方面来阐述“走向自然的建筑发展趋势”

延伸阅读:内涵 发展 建筑学 自然 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从建筑本质,建筑基本属性,当代建筑现状,建筑学的内涵四个方面来阐述“走向自然的建筑发展趋势”

    1、建筑本质

    建筑不仅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门类,他包括实际的建筑对象,对他的研究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其内涵系统化构成属性,其外延的界定不是一种线型的界定,建筑它包含复杂多样的对象,具有多向性,存在于建筑属性之中。人类从母体而生,到筑巢二局,发展到社会高度文明,人类的建筑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一种工人们活动的环境,房屋一经形成,不仅有人为的供人们活动的环境,房屋一经形成,不仅有人为的工人们活动遮掩的内部空间,而且有外部空间环境。“建筑无所不在,建筑无时不在”,所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有形的建筑环境,也有动态“悟道”的哲学范围。(参考《建筑中文网

    2、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是人们谈论最多相处最多的环境(衣,式,住,行),也是人们往往知道得最多的东西。事实上,建筑为人而用,既有物质功能,又有精神功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内涵系统构成建筑的基本属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时空性:建筑依实构虚,应时而存;技术性:建筑依技术而为,物质构成保障;艺术性:建筑既为使用对象,又为审美对象;民族性和地方性:低于产生特色,民族审美各异,形成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差异;历史性和时代性;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铭记历史。

    3、当代建筑现状及时会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放眼城乡,“新建筑”如雨后春笋。各地城市甚至乡镇高楼林立,新区成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发达地区更是快马加鞭。可以说,建筑学科遇到了举世瞩目的好机遇,建筑创作也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然而审视我国的“新建筑”,许许多多设计施工粗糙;不顾历史文脉,不管环境特征的“拼合”,抄袭等现象是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建立新的建筑观。

    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等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世纪,建筑学走过了一个飞速发展而又崎岖的道路,20世纪初的发展,两次大战的衰退,战后的再度空前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诸多问题,比如环保问题,地域性,建筑与城市等。鉴于诸多问题的存在,80年代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提出的一种“生存对策”,这正表现了人类作为地球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存行经受到干扰或发生变化时,产生的一种有利于生存的“生态政策”,那是人类要“发展”,又要能“持续”而答“持续”“发展”,既要满足“需要”,又要“限制”,这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对待环境问题上,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直到本世纪中叶,“发展”都仅仅意味着是经济的增长,没有或很少把环境问题列入人类社会发展的议程,直到20 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人类才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工业污染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开始意味到人类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也正在破坏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好,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此时,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与发展是密切不分的,它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复合系统,即环境是发展的自身要素之一,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就不能持续发展了。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随之带来的频繁的天灾就正预示着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开始。那末,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呢?唯一可选择的就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其实,这是所提到的“自然”其含义是广泛的,不仅自然的物质因素,也是自然的精神因素,包括建筑空间的自然品质,自然美的艺术观点,在建筑创作中,应考虑多方面的“自然”,才能给使用的人以舒适,健康,自然的感受,做到花少钱,创造实用,美观的优秀的建筑作品,这才适合新世纪建筑发展的需要,更适合中国地少人多,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建筑做向自然化是21世纪必然发展趋势。

    4、建筑的内涵

    4.1 自然环境建筑

    4.1.1充分利用自然

    人类自250多万年前使用工具以来,开始改造定居的地球,到跨入21世纪之后,引发了一个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问题,即由于人类环境的威胁是难以抗拒的,从公元4世纪的医学名著生态,水和场地中提到;字认识不可抗拒和征服的,需要的则是了解他的规律——到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论著推出,说明了人类对生存环境再造的理性准轨。

    毕竟人类的历史与大自然寿命相经只是极短的一瞬,还不足以又能力和经验去挑战支配自然,所以说必须充分利用自然,正确对待自然,改变以往对自然的观念和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破坏自然,伤害自然转变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从人的中心论变为人是主体也是课题,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观念;从意味向自然所取转向珍惜资源,尽量少伤害地球的观念;从只顾自己的本地区,本单位利益转向关心他人,关心地球,关心人类的前途,从关心眼前,急功近利转变为关心子孙后代,长治久安;其实,我们稍加反思就会发现我们以往的建筑活动违背与自然关系的上述原则比比皆是,在建筑规划中常常见山就挖,风水就看,青山绿水不断遭到大面积的破坏,我们的设计中常常是不是地形地貌,不结合当地的气候,更不考虑建成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取定一些原则,我们有责任在规划设计中更加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给与常常是不是地形地貌,不结合当地的气候,更不考虑建成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取定一些原则,我们有责任在规划设计中更加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给与我们生命的地球。

    4.1.2 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因地就势,土生土长,结合园林,花木环境,隔断风沙,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光转化能,采用中水,利用雨水,空气清鲜,气流通畅,就地取材,天然环保。

    “要重视利用自然”土,木,风,水,广,气,林“七个字。比如清华大学伍舜德楼,在其南侧又设一边庭,内植花木,既净化空气,又美化环境,在其南北顶部各置一条形天窗,可根据四季的不同,需要开启和关闭,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节省能源,外置遮阳板,夏日遮阳降温,西面入口置一实墙面,夏防西晒,冬挡寒风,这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节省能源创造舒适健康环境的优秀实例。另外,美国温泉公园旅游中心,其位于一个古熔岩的山坡上,该中心将建筑增建于自然坡地上,采用倾斜的玻璃窗,遮阳散热片,模仿环境的橡树,运用自然材料,玻璃天棚,100%的自然采光。

    4.1.3 自然持续利用

    鉴于资源相对匮缺,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可持续利用,持续利用有两方面要重视,一是选择的建筑材料可持续使用,如钢材,铝材,木材以及砖等,二是采用大量的空间,不仅住宅建筑采用大空间框架体系,公共建筑亦应选用大空间结构体系,但要注意住宅建筑应寻求空间的高效性,目前,我国的建筑领域出现了一股追高求大的倾向,尤其是住宅建筑领域盲目的追求大面积的单元住宅,平均每户达180-200甚至高达300m2,但是如果你翻阅一下每天充斥报纸上的售房广告,你就会发现所有刊登的住宅平面其空间效益是很低的,一个近90m2的套房住宅平面竟只有二间卧室,起居室也不好布置,很多面积被通道占用,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候应对住宅的内部功能相的周到一些,是空间利用的更合理一些。

    其实,人类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后者又包括实体(建造)和虚体(人文)环境。建筑是人造环境(实体与虚体)的重要载体,只有在建筑是持久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环境才有可能成为持久的,迄今为止,人类从自然取的各种生成人造环境的资源,但是很少向自然返回,是地球的资源不断的减少,此外,在资源的消耗中,还产生了各种损害,污染自然资源的后果,特别严重的表现在耕地与数目的减少,土壤的流失,大气温度的上升,质量的下降等各个方面,所以说,为了大环境的生态平衡英语自然和谐共生,在建筑创作中一定要重视“自然”因素。

    4.2 自然文化建筑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不同的时期反映不同的内容,如西方建筑在文艺复兴之前主要反映宗教文化的内容,古典主义时期,反映宫廷文化的内容,现代建筑运动则反映的是技术性文化的内容,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于城市与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技术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弱,消失;城市与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只是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由于建筑形式的精神植根于文化传统,建筑师如何适应这些存在于全球和地方各层次的变化?建筑创作受地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多大?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影响着建筑创作的发展趋势。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9/154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拓展与流变-美国现代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回顾与思索

浅谈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趋势

建设工程监理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近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

专家预测家居发展趋势08年时装和家居将融合

新住宅设计的趋势和误区

试论水电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及对策

柔性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今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及趋势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