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品牌国际化的内涵及其标准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品牌国际化是一个隐含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营销和品牌输出的过程,该过程将企业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并期望达到广泛认可和企业特定的利益。品牌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标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评估的价值,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比重,品牌国际化经营的时间。品牌国际化的区域分布,品牌国际化的输出方式。
摘要:品牌国际化是一个隐含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营销和品牌输出的过程,该过程将企业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并期望达到广泛认可和企业特定的利益。品牌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标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评估的价值,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比重,品牌国际化经营的时间。品牌国际化的区域分布,品牌国际化的输出方式。(参考《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品牌;国际化;内涵;标准
加入WT0后,中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大力鼓励国内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在产品或资本输出的同时,企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有关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研究论文比较丰富,但深入研究发现这其中存在两个误区:首先,不少论文将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当成是品牌经营的国际化来研究,将企业经营视同品牌经营,这是一个误区。应该说,它们是关系密切而又相互不同的两个概念: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内容要广得多,它涵盖品牌经营;而品牌经营作为企业经营的高级形式,它有其自身特定的内涵和运营规律,并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品牌的授权经营)。其次,绝大多数论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理论上的总结、提炼和创新甚少。由于引用案例的不同,对于同一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导致结论大相径庭。有鉴于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品牌国际化本身的内涵及其标准在基于案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作一个探讨。
一、品牌国际化的内涵很明显,品牌国际化与国际化品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个过程,后者是一个结果。关于品牌国际化的定义,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无定论,而企业界众说纷纭,国际化甚至成为中国某些企业家的时髦用语。有的企业刚有两笔外贸订单或在国外投资;或者通过了国际上的某项认证;或者聘请几名外国员工;或者在国外做一些让中国人自己看的广告;或者干脆给产品或企业起了个“洋名”,就号称品牌国际化,这些显然都是对品牌国际化的曲解或误判。
关于品牌国际化的定义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宋永高,2003):“当一个企业用相同的品牌名称和图案标志,进入一个对本企业来说全新的国家,开展品牌营销,就是品牌国际化。通常,品牌国际化的目的是在异国他乡建立起本品牌的强势地位。因此,品牌国际化简单地说就是品牌的跨国营销”;也有的学者认为(韦福祥,2001):“品牌国际化,又称为品牌的全球化经营,是指将同一品牌以相同的名称(标志)、相同的包装、相同的广告策划等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进行延伸扩张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以实现统一化和标准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低成本运营”。他们都对品牌国际化的概念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我们认为,品牌国际化是一个隐含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营销和品牌输出的过程,该过程将企业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并期望达到广泛认可和企业特定的利益。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六层含义:
1、品牌国际化的时间含义。是指品牌的输出具有一个时间过程。品牌的国际化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有强大的实力(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管理实力和文化实力等)作后盾,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品牌国际化经营战略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得到有效实施。纵观全球国际化品牌,没有一个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长期积累的结果,可口可乐这个世界顶级品牌上百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明证。即使在新兴的IT行业,象微软、戴尔、英特尔等这些世界级公司,也是具有十几年的历史,更不用说惠普、IBM了。
2、品牌国际化的空间含义。是指品牌输出的国际市场问题。很明显,品牌国际化含有很强的国别信息,至少走出国门才有可能是国际品牌(是否是国际品牌取决于品牌国际化的程度)。国际市场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发达的程度,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和欠发达国家市场。那么品牌的国际化从空间来看是否至少应在某一类市场有知名度?上汽集团2004年入选财富500强,但很少有人认为其品牌已经走出国门。(有个看似荒唐的问题:中国的某些企业,特别是已经走出去的某些民营企业,在欠发达国家有一定的用户群和知名度,而在发达国家甚至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却不知其名,这能否算是国际化的品牌?后文对此分析)
3、品牌国际化的动态营销。首先是指品牌的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环境,“全球化策略、当地化实施”是其关键内容,也即是品牌形象、品牌个性和品牌定位应该全球统一考虑,而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次是指品牌的国际化经营也要与时俱进,要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响应和维护,保持与环境的动态适应性。伊莱克斯集团总裁麦克特莱斯科在做中国市场调查时说,在开拓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时,我们都相当重视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文化差异,只有尊重这些差异,充分了解、发现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认识,我们才可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与尊崇。
4、国际化的品牌输出。国际化的品牌输出一般有三种方式:其初级形式是品牌随产品或服务向国际市场输出,国际贸易是其实现手段;其中级形式是品牌随资本输出,对东道国进行投资,使得品牌根植于当地,更能取信于人;其高级形式是品牌的直接输出,通过品牌的特许使用而获取品牌收益。很明显,这三种方式成递进关系,也是品牌国际化程度逐步加大的过程,其最高形式也就是品牌成为公认的国际品牌。东芝、宝马、诺基亚等跨国巨头都是经历了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在中国实现销地产,而麦当劳、肯德鸡等快餐巨头早在两年前已经在我国推出加盟店计划,进行品牌的授权经营。
5、品牌国际化的广泛认可度。品牌的认可度包含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仅有认知还不够,还必须要有美誉、信任的内容(至少不含反感、诋毁等贬义)才能成为“认可”。品牌的国际认可度是品牌国际化的基本标准和前提,没有广泛的国际认可,品牌是无法成为国际品牌的。广泛的国际认可度不仅是企业国际化实力的体现,也是检验品牌国际化运作成效的指标。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集团2004年分别进入全球500强,且分居第46和第54位,名次不可谓不靠前,可它们是国际品牌吗?从《商业周刊》2004年全球100家最有价值品牌中,我们看不到一家中国公司的身影6、品牌国际化的特定利益。品牌的国际化是一个具有特定的国际化目标或利益的行为:或是提高国际认可度、美誉度;或是谋取国际订单等等,不具任何利益的纯粹的国际化对于企业来说毫无意义,品牌国际化的实质是利益的国际化。因此,企业在进行品牌的国际营销时务必考虑其国际利益之所在。科健公司“赞助 球员”的科健模式用两百万英镑在英国做中文标识的广告给国内的英超球迷看,以获取国内用户的忠诚度,显然不是品牌国际化行为。
二、品牌国际化的衡量标准如何对一个品牌的国际化程度进行衡量?
这是品牌国际化过程中的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有的学者(韦福祥,2001)认为,可以从产品的外销比重、品牌的全球认知度、品牌的地区分布、资源的国际化程度和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五个角度来进行衡量。基于这些可贵的探索,我们认为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作出探讨。
首先是定量描述,我们认为有如下指标可供参考:
1、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针对国际目标市场客户对于该市场主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行市场调研,确定该品牌在该市场的地位。其中知名度是关键指标,是品牌国际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能够在较小市场排名前五位,较大市场排名前十位的品牌,应该都是知名品牌,但是否就是国际化品牌还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判别。美誉度调查主要是确定品牌信心及品牌策略的合适与否,以预测未来知名度提升的潜力及确定相应的对策。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1997年曾在中国境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球品牌认知度调查,前10位排名中,跨国品牌占据6席,分别是“可口可乐”(认知率81%,第2位)、“桑塔纳”(76%,第5位)、“海飞丝”(72%,第6位)、“松下”(70%,第7位)、“日立”(67%,第9位)和“万宝路”(65%,第lO位)。
2、品牌评估的价值。对于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与品牌国际化前进行比较,以确定品牌国际化的效果及进展。同时,也与该市场的国际品牌的价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总体差距,并将评估的各项细分指标进行比对,以确定差距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这可以通过对标管理(Benchmarking)的方式来进行品牌检验、品牌认知和品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商业周刊》2004年公布的全球10家顶级品牌的价值。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8/7639.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