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国际化工程管理”浅见

收录时间:2006-01-12 07:18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姚先成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本文结合作者在香港20多年的工程管理经历,总结与世界知名建筑企业在香港一些大型和特大型的工程项目合作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管理原则、合约精神、专业监管、法律体系及国际化人才等国际工程管理核心内容的见解,旨在为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工程管理国际化提供参

延伸阅读:国际化 工程管理

    VIES ABOU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s of the author over the past 20 years in Hong Kong,and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several mega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H .K with the world prominent first class construction firms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the author' s opinions 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olicy,construction contract,professional supervision,construction law,talent qualified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tc .The article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s and proven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or the PRC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internationalize its overal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0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角色的日益持重,作为服务产业的一部分,建筑工程,也面临着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参与国际竞争,走向国际化的迫切需要。(参考《建筑中文网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体系是我国在长期的工程建设中摸索、积累的总结。由于经济运行体制与机制的不同,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体系方法。1984年,伴随世界银行贷款,外国公司在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取得巨大成功,引起了震动,暴露了我国的工程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巨大差距,引发了我国工程建设体系的加速变革。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在建筑行业方面,为迎接国外同行的挑战,同时尽快进入国际市场,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改革,力图从管理模式到管理标准都尽快实现国际化,同国际接轨。例如引入西方的项目管理体系,推行了项目管理、FIDIC条款、工程量清单计价等一系列国际通用的工程管理模式与做法。

    1 工程管理的国际化

    建筑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发展,现代建筑一方面向大规模、高难度发展,另一方面向高科技高智能方向发展。大楼越建越高,桥跨越建越大,隧道越挖越高难,同时智慧智能、舒适环保、绿色节能等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建筑之中,为建筑赋予新的特色。由此,现代建筑工程表现出周期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等特点,直接导致工程管理的难度不断提高。

    所谓工程管理的国际化就是欧美化,简单地讲就是采用欧美标准,靠近欧美体系,与欧美做法接轨。例如采用西方的质量体系、质量标准、工作程序等。国际化的管理具有技术先进、手段可控、公平严谨、高效透明的优点。

    要实现工程管理国际化,必须认识到国际工程的特点、认清国际化的实质,领会到国际工程管理的精髓。

    概括而言,国际工程管理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原则;

    .合约精神;

    .专业角色;

    .法律体系;

    .国际化人才。


   
   

    2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与兼顾效益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原则,是国际工程管理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规范每一个环节与程序,努力使交易过程保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同时又兼顾效益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这不仅可以保证工程成本合理受控,顺利进行,而且还有助于杜绝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廉政的现象发生,捍卫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持社会经济运行的高效、人际关系的融洽。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市场体系运行的基石。没有公正和诚信就没有道理规则可言,无论条文多完善、定义多清晰,失去诚信的一切契约都会流于形式;同时,没有公开透明,公正也就没有保障,黑箱作业、台底交易会泯灭公平与公正。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采购原则[1]。它不但是对一个成熟完善市场的要求,也是对涉及到的每个社会个体、具体过程的要求。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并不十分容易,从香港透视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做法,一般至少需要:

    2.1体制上的保障

    不同的企业,它的体制可以有若干变化,但要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体系目标,通常采用决策、管理、操作三个环节相对独立的做法。例如,香港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业主(出资方或甲方)聘用顾问公司,由顾问公司全权代表业主管理承包商。顾问公司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工程管理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大大减少了业主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过多地和不恰当地干预承包商工作的现象,避免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的发生。

    2.2工作程序上的保障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招投标,物质采购,分包)都必须有一个合理、透明的工作程序。

    要做到在工作程序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关键是减少和避免在决策过程中的过多的个人行为和主观影响。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工作程序过程中,通过文件、规程、合约等形式事先对某一项工作程序有一个明确的、定性的、定量的标准和尺度。例如〔2〕,长期以来,香港政府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实施的凡符合资格的承包商均可投标,价低者中标的方法。避免了定标时的个人主观意识和行为的影响。这种方法程序实施的结果,无论是中标单位和不中标单位都无异议,充分体现了结果的公正、公平与过程的公开、透明。

    2.3投诉机制上的保障

    尽管在体制和工程程序上提供了相当大保证,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执行偏差等原因,总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意。因此还需要建立社会、行业完善的投诉机制加以保障。

    在大多数情况下,投标文件中,总承包合约中都有注明发生歧见和纠纷时如何解决,向谁投诉的文字说明。同时政府建立有完善的投诉机制。

    在香港(国际上亦然)一般投诉的渠道有:

    .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

    .向行业协会投诉;

    .向主管的顾问公司投诉;

    .向业主投诉。

    投诉机制的建立和正常运作,不仅可以部分解决确实存在的问题,搞清事情真相,还可以减少投诉人的不满和对抗情绪,同时也可以让有关被投诉人员检讨自己的立场与行为。

    3合约精神—完整性和严肃性

    合约内容的完整性和执行过程的严肃性是国际工程管理中又一个核心内容与特点。在工程管理实施过程中会签署和执行多种多样的合约,例如,总承包合约,主分包合约,各专业工程合约,物资及设备采购合约等。国际工程中,对合约的要求是:

    3.1内容的详尽完整性

    包括合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产品的质品标准,完成和交货的时间要求,价格,需要承担的有关社会的法律责任(如工业安全,环保条例,雇用条例等),违约的处罚规定,纠纷解决的办法和途径,投诉机制等。

    3.2内容的有效性

    内容不可以与现行的有关法律、法例抵触,否则,有关内容尽管双方认可,但实际上可能无效。

    3.3内容的相对公平性与严肃性

    国际上双方签署的合约,是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故在执行过程中十分认真和严肃。合约的严格执行,不仅可以保障工程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维护各方的权益,规范各方的责任,还可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这不仅需要所有参加执行合约的人从思想认识和个人行为上予以重视,全社会也会为认真严格执行合约而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与强制体系,以确保合约的严肃性。例如:任何一方均不能以工程亏损为由而终止合约,任何一方不能以超出合约的要求去约束对方等等。最简单的,即便工程亏损了,只要有能力也要做到底,否则只有破产清盘,淘汰出局。

    3.4合约的版本(基本框架和一般内容)在国际上必须具有公认性和通用性

    现代社会制度下,合约是所有商业活动的基础与准则。工程活动中,合约负责提供“游戏”方法与规则,界定企业的合约地位和责任,具有强制性与约束性。因此系统、完善的合约体系十分必要。但是否一个系统完善的合约体系就能够用于国际工程管理呢,答案是否定的。应用于国际工程管理的合约还必须要有国际公认性和通用性。

    所谓国际公认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国际公认首先指合约要获得国际同一领域同行专家学者等的认可,具有权威性,能够被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组织的人所共同承认与接受,例如合约原则要符合现代经济所提倡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兼顾效率的时代要求。其次,合约体系要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基础,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应用习惯,已经得到一定范围的公认性。第三,合约体系要具有先进性,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基本适应不同国家的合约环境与要求,获得不同国家的认可与追随。要取得国际公认性,这三者缺一不可。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1/14.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国际化和全球化在跨国经营中的区别

略论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

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国项目管理的国际化之路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开发战略

试论品牌国际化的内涵及其标准

职业、市场、国际化-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发展之思

谈电气工程管理

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论研究

工程建设标准化:应对WTO的矛与盾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