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宜居建筑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研究

收录时间:2010-11-06 06:31 来源: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杨李宁,张红川,付佳珊,付祥钊,何福春,居发礼,张谦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本文提出"宜居建筑"的概念。文章首先从时代发展需求指出宜居城市建设对建筑宜居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透析居民对建筑宜居性需求的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现代宜居建筑的内涵,并以此为标尺分析典型现代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宜居性与现代宜居建筑宜居性需求的差异,从而提出"宜居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趋势"。

延伸阅读:内涵 宜居建筑 绿色建筑 节能建筑

        0.引言

        1. 从社会发展看“宜居”演变

        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升,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环境、资源及人口之间矛盾日益加剧。“宜居”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城市宜居度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与竞争的新主题[1]。宜居城市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良好,适宜居住的城市,此“宜居”仅指适宜居住,着重于生存的需求;广义的宜居城市指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舒适齐备,适于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此“宜居”不仅指适宜生存,还包含适宜发展的内容。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适宜居住”都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参考《建筑中文网

        建筑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实现宜居功能的载体,其宜居性的提升是城市宜居的关键。然而,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建筑宜居性的感受及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对建筑师而言,如何把握“宜居建筑”的内涵,构建“宜居建筑”的设计技术体系,并建设符合现代人“宜居观”的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1.1 原始社会的宜居需求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思维蒙昧,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无法解释,自然灾祸无法抵御,只能依附自然,选择天然的巢穴,山洞,树木等,通过简单的劳动进行修饰建立居住场所[4]。因此,原始社会人们的主要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这一时期,满足温饱、维系生命是人们的主要目的,追求温饱的欲望高于居住。因此,在居住方面,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仅停留在寻觅一个牢固可靠的可遮风避雨的场所的阶段。建筑的安全性是原始社会居民对建筑的主要需求。

        1.2 农业社会的宜居需求

        农业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手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5]。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住宅同时具备生活和生产的功能。虽然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但人们对“居住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较原始社会已经有较大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1)建筑材料:主要是土木砖石,人们尽可能的利用天然条件建造适宜当地条件的住房;(2)建筑风貌:建筑设计讲求“天人合一”,充分结合当地气候状况,地理位置、建材情况等天然条件,使建筑的区域特色和人类智慧得到较好的体现。如北方地区的四合院、云南等地的吊脚楼等。这一时期,建筑除抵御严寒、酷暑、风沙等安全性外,增加了便于工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存放、产品储存加工、家禽家畜养殖、家庭手工业等生产性要求和生意往来等社会交往性要求。

        游牧民族是由农业社会开始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状态[3]。帐篷和蒙古包是满足游牧民族居住要求的典型建筑,其优点是易建造和拆卸,运输很容易,不易损坏等。帐篷和蒙古包的方便迁移就是为了适应生产场地的流动性,其本质仍是为了生产的方便。

        因此,农业社会人类对建筑宜居性的要求,主要包括生活和生产两方面的“安全性”、 “方便性”。

        1.3 工业社会的宜居需求

        工业社会是以社会化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的社会。生产从家庭活动中剥离,住宅的宜居性主要是生活方面的要求。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思想和科学领域的研究均取得了广泛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诸多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居住空间遭到压缩,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因而居住环境条件对于人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影响,开始受到关注。对于居住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较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更高,在追求更好更适宜的室内环境方面,开始萌生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的雏形。

        因此,工业社会人类对建筑的要求不仅强调生活的“安全性”、“方便性”,还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性”和“舒适性”。

        1.4 现代社会的宜居需求

        近代社会,采暖空调设备的出现,暖通空调形式的不断演化、各种技术的推陈出新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和空调中的应用,都是人类在当前能源、环境危机逐步加剧的背景下,为满足不断提升的舒适性要求而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努力的结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成果在现代生活方方面面的高度渗透,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大部分人工作任务繁重,长期承受着巨大压力;此外,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淡漠,精神疲劳、情感空虚是多数现代人较为突出的感觉。这一切均使得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宜居”含义应有其更深层次且与时俱进的诠释。

        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建筑的宜居需求主要由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方式决定。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住宅为生活空间”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主流特征。虽然部分人(特别是自由职业人)以家为工作场所,使住宅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共用空间,但此并非现阶段社会生活的主流方式,本文暂不讨论此情况。

        建筑作为为人们提供生活空间的载体,现代人对建筑宜居存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需求。从“生理宜居”的层面讲,现代建筑的室外环境必须满足所在地交通方便快捷,建筑外环境优美宜人,社区服务设施完善,社区文化娱乐生活丰富高雅,建筑本体外观优美实用且功能全面多样等要求;而室内环境则要求在满足安全健康,节能环保、方便舒适的基础上,还要很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甚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和品位要求。从“心理宜居”的层面讲,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能够缓解工作压力,弱化紧张生活态度的建筑空间,它更注重建筑对各种有害于人体心态健康的缓释效果以及对人性的温暖关怀,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建筑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的包容作用,使得建筑成为一个让人们充分感受安宁、放松,感到身心愉悦的生活空间。此外,现代人对建筑的要求还应包含建筑周边的交通便捷性、公共安全性,开敞空间环境生态性,生活设施完善性,周围社会经济发达性以及建筑本体的功能完善性、空间安全性、环境舒适性、节能环保性、环境友好性和社会友好性等。

        因此,现代人对建筑的要求较以前已发生质的飞跃,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更注重建筑与时代发展背景的协调统一,注重依托建筑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注重建筑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典型现代建筑的宜居性分析

        2.1 节能建筑的宜居性分析

        建筑节能作为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手段早已被提上重要日程。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等对建筑在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过程中的能耗进行控制,建筑节能事业已取得了较大发展。我国尤其是我国南方,建筑节能承担着改善人民居住条件,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任务。但在能耗降低的同时,建筑的宜居性却往往被忽视。

        以设计为例,建筑节能要求对建筑的窗墙比、体形系数、建筑朝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等等参数的取值有限制范围,这些要求对降低建筑能耗作用明显,但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建筑的宜居性产生矛盾。例如,《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65%标准》[7]对重庆地区的建筑窗墙比做了限制,使其能充分发挥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理论上讲,窗墙比越小对降低建筑能耗越有利,然而窗墙比的降低及建筑封闭性的增强,却降低了室内空气品质,降低了室外景观的可视化程度,阻隔了人与外界环境的交流,长期在这样的建筑内工作、生活,容易使人心情烦躁,精神紧张,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感觉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状态,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居住条件的要求,不能实现真正的宜居。

        节能性是当代能源形势对建筑的外加性能要求,也是确保现代社会人们普遍享有“宜居建筑”的必要条件之一。

        2.2 绿色建筑的宜居性分析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6]。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11/1438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关于建筑绿色节能设计工作的几点体会

新型墙体EPS外保温饰面系统介绍

节能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施工研究

外墙和屋面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方法研究

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功能安全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虚拟建设的由来及其内涵分析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浅析

建筑领域中清包人的法律地位

试论品牌国际化的内涵及其标准

房屋建筑中的工程质量监理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