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陶企业家十大失误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特约撰稿 天韵陶瓷销售总经理 陶中华)在建陶行业经过六年的洗礼,难免有些许感悟,受媒体朋友邀约特在此诚谈几点意见。(参考《建筑中文网》)
中国的建陶实质性是处在原始阶段,谈不上发展与成熟,如果哪个企业认为自身已发展稳定成熟,那此间公司离关门也就不远了。中国的建陶企业在全球不是没有立足之地,因为中国建陶不缺技术、不缺有实力的规模型公司,不缺生产的资源,但为何不能在地球上建立中国陶瓷强国的地位呢?是陶瓷企业资金原始积累得太容易了?是陶瓷企业资金原始积累得太快了?是陶瓷企业资金不足,是建陶企业生产的设备问题?是建陶企业的老板们综合经营素质太差?是建陶企业内部员工能力问题?是建陶企业眼下销售渠道的限制,或者说是建陶企业本该在中国有此灾难性的发展?那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建陶的发展?
本人认为中国建陶企业最失败之处莫过于管理机制,其机制的诞生又莫过于企业主自身的心态使然。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急功近利,眼高手低。
第二:家族模式,霸权管理。
第三:无视国策,漠视资源第四:无视策划,毫无规划。
第五:无视管理,盲目节约。
第六:无视人才,轻视制度。
第七:无视技术,过度扩张。
第八:无视质量,过度外表。
第九:无视品牌,盲目模仿。
第十:无视服务,毫无信誉。
笔者自始至今在建陶界只不过扮演一介武夫形象。一直以销售为主,不敢详谈生产细节,而如果销售脱离了生产,所有的努力都是空谈了。作为一个困惑的执行者的心得,相信能让部分建陶老板有所感悟。
今年建陶市场是个什么年,大家众说纷纭。2005年建陶风雨飘摇了一年,看多少厂家以失败告终,又有多少厂家又自跳火炕。特别是仿古砖,多少品牌似昙花一现的形式悲哀结束了。然而市场经济就这么绝,对于盲目者不会手下留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建陶的销售渠道发表过意见,而没有针对性的渠道建设,最终不可能逃避失败的命运。何谓针对性,首先,我们要清楚我们产品的卖点在哪里,而卖点最好是有特色的卖点,所以打造品牌的特色卖点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生存法则。特色卖点的打造也不能是盲目的、需要整体化的塑造,一些整体不协调的特色卖点,往往会成为陶瓷界的笑话,就像一个虽穿着名牌西装的上衣而不去洗脸、刷牙、穿着短裤在大街上走。中国建陶市场整体在缩水,而中国建陶的总产值年年在升,少数人总把希望建在下一年。难道建陶业的老少爷们连《明日歌》都不知道。在困境中变则通。不变则亡,把赌本押在未来的风险也未免太大,其实业内人都知道中国建陶五年内市场只会越来越惨,又何必自欺欺人。我不是什么预言家,说的都是显而易见之事。中国建陶界的海啸根本就没有到来,建陶业的老板所设的防御大堤也没那么脆弱,我想还需要市场对他们进一步腐蚀,说直白一点,中国建陶业有实力欠经营手法的老板太多,一两年亏不掉他们的老本。要想让他们彻底崩塌,还需要过程。所以对有经营手法没实力的老板还有许多机会。就是要在建陶海啸来之前筑好自己的大堤,而在下所领导的天韵和尊皇两大品牌应该还有机会。
中国建筑陶瓷业本身就是投资大而回报并不快的产业。企业建立初期理应先完成自身《生存法则》和《发展法则》的大典。《生存法则》应有绝对的可操作性,就是说企业经过严格的市场调研,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对企业自身的企业形象、品牌力、产品结构、销售渠道、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等等做出最保守估计,而在企业运作所需人力、物力、财力上作最大的预计,要有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发展法则》也应是实际可行性的预测。就是在稳定企业的生产环境,销售环境后对企业的企业形象、品牌力、产品结构、销售渠道、职工综合素养等等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提升。否则就大可不必在中国建陶业捣乱,阻碍了中国建陶的崛起,落得个英雄归故里的结局。
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是笔者对中国建陶的一点愚见,并无针对性,如有与某些企业或个人产生冲突,切莫见怪。
来源:贵州建材网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4/430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