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控制高点对接
- 椰子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
- 塔式起重机的使用与安全管理
- 无机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应用
-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材料
-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问题和防治措施
-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 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
- 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上应用价值、发展重点和难点
-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途径:机械式停车
-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高空重型塔式起重机拆除技术
内容提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开始自己制造现代意义上的建筑陶瓷。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震荡后,1983年,当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后,中国建筑陶瓷便开始大步迈开了发展的步伐。近10年,我国建陶产量从2.72亿平方米猛增至32.5亿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为22.9%,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国。
建陶产业渐入“产后”品牌整合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开始自己制造现代意义上的建筑陶瓷。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震荡后,1983年,当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后,中国建筑陶瓷便开始大步迈开了发展的步伐。近10年,我国建陶产量从2.72亿平方米猛增至32.5亿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为22.9%,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国。(参考《建筑中文网》)
近几年来,中国建筑陶瓷产量连续稳居世界第一。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为4300余家。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浙江、河北、江苏、上海及周边区域等都已成为建筑陶瓷的主要生产地区。从今年1~11月份的产量看,居前3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福建,保持比较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产量大、企业数量多,但是能源消耗大、劳动生产率较低、集约化和科技含量较低、整体技术开发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差距较大,这也就成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向高精尖迈进的产业制肘,难以在国内国际市场真正形成集群效应。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认为,质次价低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很难从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无论从质量控制、技术人才、管理和设备、工艺设计、功能开发等方面都很难与欧美等现代陶瓷强国抗衡,这也成为中国建陶打开国际市场缺口,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发展瓶颈。
其实不仅在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中国企业也一直处于被动应付的不利地位。长期以来产品的“三近四同”所带来的后遗症,让大多数中国建陶企业只能在低端市场的迷宫里徘徊,在这样的循环环境中,4300多家企业,竟难得有几个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从容地游弋于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吞噬的高端、高利润产品市场,很难有所作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建陶的尴尬。
但这并不是说中的建筑卫生陶瓷从此就止步于国外高档市场门外。其实在近几年来,中国建陶在国际建筑陶瓷市场地位仍然在不断上升,连续几年的产品出口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市场的消费大国,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销量几乎占到世界销量的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有多么辉煌,决定了中国陶瓷制造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具有巨大利益空间的“朝阳产业”,尤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将给中国建陶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也成为驱动我国建筑陶瓷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5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面临着历史发展机遇的“后发优势”。当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把目光投过来的时候,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高品质、多功能的绿色建材产品时,摆在中国建陶企业眼前的就只能是迎合市场需求、在产品性能和工艺改良方面下功夫了。
近年来,随着国内油、煤、交通运输、原材料价格不断提高,国内建陶企业大多数生产成本增加都在10%以上;加之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输超载整治、出口壁垒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行业利润增长幅度低于产销增幅;同时产能增速过快,市场竞争加剧,更由于产品同质化、低值化现象严重,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缺少自主创新的知名品牌,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相当一部分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效益下滑甚至亏损。建筑陶瓷和卫浴配件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最为明显,销售成本的增长幅度超过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部分中小企业已处于停产或倒闭状态。因此,市场空间的挤压势必会影响目前陶瓷产业的市场格局,也为整个中国陶瓷业的发展营造出品牌整合的客观环境。
纵观现阶段中国建陶业的发展,控制产能、优化结构、节约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成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5年的市场发展表明,只有重视产品设计开发、提高品质和营销策划推广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强化品牌意识,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知名度和行业整体竞争力。也只有增强中国整个建陶瓷产业的品牌意识,树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促使企业在产品的文化、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等方面有所加强和改进,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必须加大研发资金的注入,对自己产品线进行改造,赋与产品更多的文化意味和外延功能,另一方面促使企业必须沉下心来吸收先进技术,加快技术装备改造的更新速度,在产品性能和工艺改进上高点对接,努力加大产品的品牌建设力度,适应市场的品牌需求,掀起广泛的品牌保卫战。
行业的品牌整合势在必行,面对相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多数的中国建陶企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真正从高端入手,高点对接,在质量控制、技术人才、管理和设备、工艺设计、功能开发等软硬件上下功夫,提升产品质量,形成品牌市场所需的资源积淀,才能为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只有切实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营造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来源:中国建设报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4/444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