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长江大学工字楼群的一期改造设计
栏目最新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网站最新
0 前 言
高校建筑作为教育的硬件设施,其形态对于高校建设发展影响显著。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工字楼群是目前长江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群,其建筑具有古典折衷主义特色,外墙采用红砖与灰色水泥分缝结合造型。建筑均为2层,其A楼处理较为细腻,建筑层次丰富,形体简洁典雅,B楼略为次之。(参考《建筑中文网》)
该建筑群具有浓厚的历史意味。它们原来曾作为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图书馆、行政楼被使用过。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记载着校园曾经有过的光辉历史。
从目前建筑功能来看,主要为学生工作处、学生社团,个别实验室均处于闲置状态。从建筑的区位关系来看,该建筑群位于学生生活区,东面和北面均为学生宿舍,南面为学生食堂与澡堂。受周围建筑功能的辐射,将本次改造的定位确立为———以大学生活动为核心的一次保护性改造,其中,第一期改造集中于B楼(以下简称工字楼)。
1 设计策略
考虑这次保护性的改造,将其分为保护与改造两个层面。对应保护的考虑到:原有建筑立面如何保留?周边环境如何保护?对应改造的考虑到:原有建筑布局如何更新?原有建筑群的空间序列如何重塑?
分析现状及结合上述设问(图1),初步提出一些设计策略。
1.1 借用景观,梳理周边环境
从周边环境入手,现有建筑与相邻建筑由于基地与日照限制,其建筑朝向各异,内部院落形态凌乱,空间序列混杂,废弃空间较多,成片的水杉树林没有被激活利用。负空间在院落占了主导地位,如何利用有序的景观空间来连接各个异型院落,是本策略的基础。
通过分析原有场地的景观潜能作如下环境改造。
(1)场地院落地形高差错落,如果合理利用台阶的转折、过渡,可以有效划分院落的行为空间,提高活动行为的趣味性。
(2)原建筑群与10号学生宿舍碰撞的异型院落,如果通过工字楼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的逐步转换设计,便可以惊奇地发现,其解决原有院落矛盾的和谐介质———西北角的咖啡厅。
(3)顺应水杉树林的疏密排列,延伸咖啡厅室外平台,设置部分硬质环境,会使水杉树林成为学生的可达景观。
(4)提高景观空间的通透性,扩大景观的可视区域,营造多处景观视点。巧于因借,利用建筑的“缝”形成夹景,利用建筑的“口”形成框景。延伸建筑层次的同时,提升了景观的趣味性。短暂的多个景观片断,使院落的演绎更为生动迷人,并促使景观发挥着它所带来的人文关怀,提高景观的利用率(图2~4)。
1.2 功能置换、重塑交通流线
工字楼改造在功能上将办公置换为大学生活动中心,功能的初步置换必将引发建筑空间的变化。如何改造原有空间尺度;如何利用内外空间的合理过渡,来营造多层次的空间序列,是功能置换的关键所在。
从新的使用对象来看,人流量、人流方向以及人员疏散均呈现增长与复杂的变化趋势,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必然考虑出入口、楼梯宽度及防火需求。
从工字楼原有的交通布局来看,东西两侧各设一部楼梯,原东侧楼梯为中分式楼梯,楼梯间宽度6·6m,虽可满足消防要求,但由于其梯段下部均封闭为库房,其体量笨重,相比之下,3·9m的门厅也显得很局促。原西侧楼梯间3·6m,直接对着走廊的交汇处,没有前厅。改善入口门厅的空间局限与楼梯合理优化,势在必行。
原东侧楼梯如果保留,即使将下部墙体打开,也只能略微缓解一层门厅的拥堵感,楼梯上部的2层空间过于虚空,没有被合理利用。所以,本次改造尝试将原东侧楼梯移出,形成一个小型的中庭,楼层的室内景观将更为丰富,门厅空间将会得到很大改善(图5)。
原西侧楼梯由于没有前厅,考虑将其移出。这样的处理,也使建筑西侧与10号学生宿舍之间的夹缝空间得以打开,同时激活了原有的负空间。
原工字楼的南北两侧由1·8m的狭窄外廊连接,其环境缺乏有效联系,作为学生活动区,其人流应与北侧宿舍连接,横亘其中的北侧水杉树林正好成为次入口的景观过渡,所以,交通流线的改造中,决定把与外廊紧邻的2个开间拿掉,以此增加与北侧宿舍区的直接联系(图6,7)。
交通流线的重新梳理,使建筑的入口增至4个:东侧为主要办公出入口,南侧为学生多功能厅入口,西侧夹缝为咖啡厅入口,北侧为内院人流提供入口。
1.3 新旧对比,阅读历史文脉
通常建筑界面的改造构成手法有:同质同构、同质异构、异质同构和异质异构。本次改造采用第4种手法,在保留原有建筑主体轮廊与风格的基础上,采用异质异构的增建手法,利用对比和冲突来凸现历史的脉络层次。通过原有建筑的工字形实体特征与新增玻璃盒子的虚化特征,来强化新旧建筑界面在形质上的对比。与此同时,新增体块的虚化处理方式带来了如下几个优势。
(1)玻璃的穿透性使原有建筑的历史片断尽可能开放阅读。建筑的文脉使不同年代的校友均可以探寻到当年的片断。体现了建筑的时间维度。
(2)玻璃体块划分空间的模糊性,使功能面积的增加显得自然而灵巧。空间分布上,适应了学生活动内容广、形式多、更新快的特性。同时,也缓解了建筑对道路环境的体积压力。
(3)虚体块和灰空间的设置使内部学生的活动成为该区人文景观,并与周边人流活动互为对景,丰富了学生对活动空间的多样需求,同时,亦符合大学生环境心理行为。
1.4 新增体块、提升空间品质
新增的建筑体量在确定玻璃为主要使用材质之后,要开始设计其与之适应的建筑形态。
东侧作为主要入口,其门厅的扩大必然结合楼梯向开阔的东边场地延伸,如果作为单独的楼梯与入口雨棚的简单扩建,还不足以体现其主入口的地位。分析东北侧A楼后发现,如果将两楼之间的场地作为一个公共入口意向来设计,必将使本建筑群的整体感更为严密。于是,将东侧门厅结合一个小型展厅来设计,门厅与展厅的空间进行模糊化处理。钢制楼梯伸出玻璃体直达2层,并与走廊贯通。楼梯间的玻璃体局部升高,在东立面形成一个视觉高点。工字楼和A楼的入口统一在钢制挑檐之下,遥相呼应。该区结合原有室外景观,针对学生招聘会等活动,还可以向室外延伸,以此取得更多形式的洽谈环境。
南侧围合感较强,多功能厅玻璃盒子的介入,有效地利用了原有建筑南侧的外廊。东侧退出一个开间,作为小庭院处理,保持了建筑的动静分区;西侧退出一个开间,延伸了建筑从南至北的空间序列。新设的楼梯位于多功能厅内,Z形布局伸出玻璃体直达2层外廊,出挑的楼梯平台正好是下部多功能厅的雨棚。该厅犹如一个学生活动的孵化中心,可以使大学生的各种创新思维在此不断发挥。
西侧夹缝打开以后,为了引入人流的视线,将一层西北角墙面改造为玻璃界面,建筑功能确定为学生咖啡厅兼书吧。如此的处理,使内部学生活动与后院良好景观成为该夹缝的亮点(图8),吸引观者进入。分析工字楼与10号学生宿舍院落的空间的秩序,将咖啡厅的外围做了一个扭转的半围合庭院,局部设置玻璃雨棚,咖啡厅的空间序列由室内—半室内—半室外—室外逐步转换(图9)。多维度的空间设置,使学生的交流形式多元化,伴随一日朝夕变化、一年四季变换,活动方式处于动态更新之中,如此的景观更迭,使学生的交流活动更为多姿多彩。
2 结 语
本设计项目通过梳理校园建筑的历史文脉,分类确定旧建筑的历史价值,再合理赋予其新的功能意义,设置其明确的改造目的,进而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编辑元素的组构序列,来完成该旧建筑的动态更新改造。其设计的操作过程围绕建筑空间序列设计体现了一定的逻辑关系,使旧建筑的改造设计方法更直观、更合理。希望本次设计成为校园旧建筑焕发新生命的一次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 左 琰.历史与创新博弈———同济大学大礼堂保护性改造设计[J].时代建筑,2007,(3).
高校建筑作为教育的硬件设施,其形态对于高校建设发展影响显著。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工字楼群是目前长江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群,其建筑具有古典折衷主义特色,外墙采用红砖与灰色水泥分缝结合造型。建筑均为2层,其A楼处理较为细腻,建筑层次丰富,形体简洁典雅,B楼略为次之。(参考《建筑中文网》)
该建筑群具有浓厚的历史意味。它们原来曾作为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图书馆、行政楼被使用过。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记载着校园曾经有过的光辉历史。
从目前建筑功能来看,主要为学生工作处、学生社团,个别实验室均处于闲置状态。从建筑的区位关系来看,该建筑群位于学生生活区,东面和北面均为学生宿舍,南面为学生食堂与澡堂。受周围建筑功能的辐射,将本次改造的定位确立为———以大学生活动为核心的一次保护性改造,其中,第一期改造集中于B楼(以下简称工字楼)。
1 设计策略
考虑这次保护性的改造,将其分为保护与改造两个层面。对应保护的考虑到:原有建筑立面如何保留?周边环境如何保护?对应改造的考虑到:原有建筑布局如何更新?原有建筑群的空间序列如何重塑?
分析现状及结合上述设问(图1),初步提出一些设计策略。
1.1 借用景观,梳理周边环境
从周边环境入手,现有建筑与相邻建筑由于基地与日照限制,其建筑朝向各异,内部院落形态凌乱,空间序列混杂,废弃空间较多,成片的水杉树林没有被激活利用。负空间在院落占了主导地位,如何利用有序的景观空间来连接各个异型院落,是本策略的基础。
通过分析原有场地的景观潜能作如下环境改造。
(1)场地院落地形高差错落,如果合理利用台阶的转折、过渡,可以有效划分院落的行为空间,提高活动行为的趣味性。
(2)原建筑群与10号学生宿舍碰撞的异型院落,如果通过工字楼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的逐步转换设计,便可以惊奇地发现,其解决原有院落矛盾的和谐介质———西北角的咖啡厅。
(3)顺应水杉树林的疏密排列,延伸咖啡厅室外平台,设置部分硬质环境,会使水杉树林成为学生的可达景观。
(4)提高景观空间的通透性,扩大景观的可视区域,营造多处景观视点。巧于因借,利用建筑的“缝”形成夹景,利用建筑的“口”形成框景。延伸建筑层次的同时,提升了景观的趣味性。短暂的多个景观片断,使院落的演绎更为生动迷人,并促使景观发挥着它所带来的人文关怀,提高景观的利用率(图2~4)。
1.2 功能置换、重塑交通流线
工字楼改造在功能上将办公置换为大学生活动中心,功能的初步置换必将引发建筑空间的变化。如何改造原有空间尺度;如何利用内外空间的合理过渡,来营造多层次的空间序列,是功能置换的关键所在。
从新的使用对象来看,人流量、人流方向以及人员疏散均呈现增长与复杂的变化趋势,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必然考虑出入口、楼梯宽度及防火需求。
从工字楼原有的交通布局来看,东西两侧各设一部楼梯,原东侧楼梯为中分式楼梯,楼梯间宽度6·6m,虽可满足消防要求,但由于其梯段下部均封闭为库房,其体量笨重,相比之下,3·9m的门厅也显得很局促。原西侧楼梯间3·6m,直接对着走廊的交汇处,没有前厅。改善入口门厅的空间局限与楼梯合理优化,势在必行。
原东侧楼梯如果保留,即使将下部墙体打开,也只能略微缓解一层门厅的拥堵感,楼梯上部的2层空间过于虚空,没有被合理利用。所以,本次改造尝试将原东侧楼梯移出,形成一个小型的中庭,楼层的室内景观将更为丰富,门厅空间将会得到很大改善(图5)。
原西侧楼梯由于没有前厅,考虑将其移出。这样的处理,也使建筑西侧与10号学生宿舍之间的夹缝空间得以打开,同时激活了原有的负空间。
原工字楼的南北两侧由1·8m的狭窄外廊连接,其环境缺乏有效联系,作为学生活动区,其人流应与北侧宿舍连接,横亘其中的北侧水杉树林正好成为次入口的景观过渡,所以,交通流线的改造中,决定把与外廊紧邻的2个开间拿掉,以此增加与北侧宿舍区的直接联系(图6,7)。
交通流线的重新梳理,使建筑的入口增至4个:东侧为主要办公出入口,南侧为学生多功能厅入口,西侧夹缝为咖啡厅入口,北侧为内院人流提供入口。
1.3 新旧对比,阅读历史文脉
通常建筑界面的改造构成手法有:同质同构、同质异构、异质同构和异质异构。本次改造采用第4种手法,在保留原有建筑主体轮廊与风格的基础上,采用异质异构的增建手法,利用对比和冲突来凸现历史的脉络层次。通过原有建筑的工字形实体特征与新增玻璃盒子的虚化特征,来强化新旧建筑界面在形质上的对比。与此同时,新增体块的虚化处理方式带来了如下几个优势。
(1)玻璃的穿透性使原有建筑的历史片断尽可能开放阅读。建筑的文脉使不同年代的校友均可以探寻到当年的片断。体现了建筑的时间维度。
(2)玻璃体块划分空间的模糊性,使功能面积的增加显得自然而灵巧。空间分布上,适应了学生活动内容广、形式多、更新快的特性。同时,也缓解了建筑对道路环境的体积压力。
(3)虚体块和灰空间的设置使内部学生的活动成为该区人文景观,并与周边人流活动互为对景,丰富了学生对活动空间的多样需求,同时,亦符合大学生环境心理行为。
1.4 新增体块、提升空间品质
新增的建筑体量在确定玻璃为主要使用材质之后,要开始设计其与之适应的建筑形态。
东侧作为主要入口,其门厅的扩大必然结合楼梯向开阔的东边场地延伸,如果作为单独的楼梯与入口雨棚的简单扩建,还不足以体现其主入口的地位。分析东北侧A楼后发现,如果将两楼之间的场地作为一个公共入口意向来设计,必将使本建筑群的整体感更为严密。于是,将东侧门厅结合一个小型展厅来设计,门厅与展厅的空间进行模糊化处理。钢制楼梯伸出玻璃体直达2层,并与走廊贯通。楼梯间的玻璃体局部升高,在东立面形成一个视觉高点。工字楼和A楼的入口统一在钢制挑檐之下,遥相呼应。该区结合原有室外景观,针对学生招聘会等活动,还可以向室外延伸,以此取得更多形式的洽谈环境。
南侧围合感较强,多功能厅玻璃盒子的介入,有效地利用了原有建筑南侧的外廊。东侧退出一个开间,作为小庭院处理,保持了建筑的动静分区;西侧退出一个开间,延伸了建筑从南至北的空间序列。新设的楼梯位于多功能厅内,Z形布局伸出玻璃体直达2层外廊,出挑的楼梯平台正好是下部多功能厅的雨棚。该厅犹如一个学生活动的孵化中心,可以使大学生的各种创新思维在此不断发挥。
西侧夹缝打开以后,为了引入人流的视线,将一层西北角墙面改造为玻璃界面,建筑功能确定为学生咖啡厅兼书吧。如此的处理,使内部学生活动与后院良好景观成为该夹缝的亮点(图8),吸引观者进入。分析工字楼与10号学生宿舍院落的空间的秩序,将咖啡厅的外围做了一个扭转的半围合庭院,局部设置玻璃雨棚,咖啡厅的空间序列由室内—半室内—半室外—室外逐步转换(图9)。多维度的空间设置,使学生的交流形式多元化,伴随一日朝夕变化、一年四季变换,活动方式处于动态更新之中,如此的景观更迭,使学生的交流活动更为多姿多彩。
2 结 语
本设计项目通过梳理校园建筑的历史文脉,分类确定旧建筑的历史价值,再合理赋予其新的功能意义,设置其明确的改造目的,进而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编辑元素的组构序列,来完成该旧建筑的动态更新改造。其设计的操作过程围绕建筑空间序列设计体现了一定的逻辑关系,使旧建筑的改造设计方法更直观、更合理。希望本次设计成为校园旧建筑焕发新生命的一次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 左 琰.历史与创新博弈———同济大学大礼堂保护性改造设计[J].时代建筑,2007,(3).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11/1452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