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露天煤矿设备系统性维修方式分析
- 椰子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
- 塔式起重机的使用与安全管理
- 无机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应用
-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材料
-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问题和防治措施
-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 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
- 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上应用价值、发展重点和难点
-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途径:机械式停车
-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高空重型塔式起重机拆除技术
[论文关键词]露天煤矿 维修模式 系统分析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露天煤矿设备维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一种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合理的维修模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露天煤矿设备维修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引言
在露天煤矿开采中,对设备的维护探索新的维修模式,必须首先对国内露天煤矿现行的各种维修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及其根源,明确改进的方向。目前,国内露天煤矿中较有特色的维修方式有:计划预修方式、点检方式、状态维修方式。
二、现行维修方式分析
(一)计划性预防维修方式
为防止设备的意外事故,应按照一定计划进行一系列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和避免设备因磨损、老化、腐蚀等造成的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计划性预防维修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维修与整治相结合”。设备在经过规定的运行时间后,要进行预防性的定期检查、调整和各类计划修理,各种设备的保养、修理周期是固定的。
1.计划预修制的原理。计划预修制是按照设备的磨损规律而制定的。设备磨损一般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磨合阶段,磨损较为剧烈,第二阶段为渐进磨损阶段,第三阶段为剧烈磨损阶段,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影响正常运行。从磨损规律上分析,计划预修制有其科学、合理的内容。按照计划预修制执行,显然可以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的偶然性、意外性和自发性,减少故障停机。
2.计划预修制的内容。
首先把具体的工作分成若干类,明确各类内容;其次,制定各种不同设备的维修周期、维修间隔期和维修周期结构;再次,即制定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维修复杂系数。维修复杂系数是计划预修制中的重要指标,维修定额如工时定额、日常维护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维修费用定额等的计算,都离不开维修复杂系数。
(二)点检方式
点检与传统设备检查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检查方法,而且是一种制度和管理方法。
点检测具有以下特点:
该方式设立了兼职和专职的点检员;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对劣化倾向的定量化测定;不同设备、不同设备故障点,给出不同点检周期;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三)状态维修方式
状态维修方式是指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和分析诊断结果安排维修时间和项目,并主动实施的维修方式。状态维修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而非传统的以设备使用时间为依据,它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手段、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判断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之前进行维修。
三、系统性维修模式
(一)系统性维修模式的提出
矿山生产的连续性是由各生产环节的各类设备凝结而成的,是一个技术性能和可靠性随机变化的系统。露天煤矿其设备主要由电铲、运输卡车破碎装车(或选煤设备)等三大设备组成,以及工程设备等连同它们的各种辅助设备组成的设备系统,每台设备为系统的组成元素,各元素之间以串联、并联或混联的形式相互联系,体现出系统的相关性、集合性和整体性。针对这样一个复杂的设备系统,其维修工作也必须采用系统性的维修模式。系统性维修模式主要内容是: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根据不同设备的性质、运行方式、重要性程度、故障特点等综合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可以将传统的计划性预修方式、状态监测技术以及日常点检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合理确定维修周期和维修项目。加强维修数据的管理为维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维修质量,使设备保持较高的可靠性水平的同时降低维修成本。
(二)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确定维修方式
系统性维修的理论基础是可靠性理论,可靠性理论表明,计划性预修仅适用于磨损故障为主的设备,而大多数复杂设备的故障形式是随机性的,因此,对于复杂设备,仅采用计划性预修是不够的;从可靠性角度来看,维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影响设备可靠性的各种因素的控制,使设备的可靠性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这种控制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维修措施,特别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来实现的,传统的计划性预修重大修、轻日常维护,亟待改进。
维修工作的关键是维修内容和维修时机,由此产生不同的维修方式,传统的计划维修方式之所以造成严重的过维修,其主要原因在于是按照固定的计划,而不是按照设备的实际状态来安排维修时机:是按照固定的维修项目定额,而不是按照设备的实际故障方式来安排维修项目。要根本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把计划维修和状态监测、日常点检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更合理的维修方式。
1.计划性预修与状态监测相结合。根据目前状态监测与诊断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方面的发展状况,系统性维修工作并不要求在全矿范围内实施状态监测,而是集中在对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发展较全面的设备上,结合寿命分析,确定其维修周期,以此为基础制定维修计划。其他设备的维修工作,按同步维修的原则与此相配合。
2.计划性预修与点检相结合。在全矿范围内建立点检制,强化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通过点检工作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一方面及时排除,另一方面,对缺陷信息及时整理,为维修计划的制定和维修项目的安排提供依据。同时,对一时不能排除的缺陷或故障隐患,点检员将点检信息及时反馈给运行人员,使其及时调整运行参数,防止故障的发生或减缓缺陷的发展,协调运行与检修工作的关系。
3.状态监测与点检相结合。在采用状态监测技术的同时加强日常点检工作,一方面发挥在线监测仪器的作用,一方面为点检员配备便携式或移动式的离线监测设备,对设备进行规定项目的检查,提高对设备状态的把握能力。结合状态监测的数据,对点检定修工作的周期设定、工序组合、项目控制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四、小结
总之,系统性维修是生产、安全、管理和维修的综合,这就要求要有全体员工的参与,从根本上树立新的维修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守支,《设备状态诊断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煤炭科学技术,1994.
[2]王志田,大型露天煤矿设备系统性维修模式的研究,2004.
[3]王春庄,《火电厂设备系统性维修模式研究及其初步应用》,2001.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904/1247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