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澧水张家界城区段堤岸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栏目最新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网站最新
内容提示:针对张家界市区人口急剧增加和人均公园绿地相对减少的实际,从经济利用土地、堤防安全和市民身心再生过程的需要出发,提出了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改造澧水张家界城区段堤岸景观的理性化建设思路。
摘 要:针对张家界市区人口急剧增加和人均公园绿地相对减少的实际,从经济利用土地、堤防安全和市民身心再生过程的需要出发,提出了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改造澧水张家界城区段堤岸景观的理性化建设思路。
关键词:张家界; 澧水堤岸; 景观设计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act of population explosion and decrease of greenery , this study put forward areasonable landscape designfor bank ofLiShui river in city of ZhangGiaGie, which integrate the function of garden and river bank, satisfying the need of land-use economically, the bank safety maintenance , citizen physiological and physically renewal.
Key words:the city of Zhangjiajie; the bank of Lishui river; landscape design
澧水是湖南境内四大河流之一,由西至东穿过张家界市区。澧水既给张家界市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严重的洪水威胁。张家界市政府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已按百年一遇的高标准建设了澧水堤岸,并进行了简单的绿化。虽大大加强了堤岸的防洪功能,但市民休闲功能却难以发挥。随着张家界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市区公园绿地已显得极其有限。因此,本文作者提出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改造澧水堤岸景观,旨在为穿过城区段的江河堤岸提供一条理性化建设思路。
1堤岸现状分析
张家界城区段澧水堤岸全长约7 km,为东西走向,曲线型。堤顶面宽5~8 m,堤面铺装为青石板或广场砖,堤上修建了亭、架、围栏等园林建筑,且布置了条凳等休闲设施。堤的背水坡长8~13 m,坡度有缓有陡,一般为1:3~5,坡面上主要以图案的方式成片、成带栽植了大量的灌木。滨河大道依堤而建,人行道宽3 m,行道树香樟栽植于人行道上,株距为6 m。可借景观有:天门山、回龙观、子舞台、澧水以及少量渔船等;需屏障的景观为两岸拥挤无序的城市建筑。如果从安全、功能和景观的角度来分析,尚存在如下问题:
1.1 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澧水堤岸景观尚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方面,行人横过滨河大道缺乏天桥和地下通道而带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滨河大道的行道树为香樟,香樟根系极其发达,白蚁好啃,若根系穿堤生长,招引白蚁危害,则易形成管涌,从而影响大堤防洪安全。
1.2 休闲功能难以发挥
澧水堤岸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目的是确保张家界市区免遭洪水危害,而澧水堤岸是一个很好的滨水空间,它的另一个功能是为张家界市民提供一个户外休闲环境。然而,现在的堤岸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缺乏乔木植物景观,以致冬天寒风凛冽,夏天烈日炎炎,根本不利于市民休闲。
1.3 堤岸景观单调乏味
澧水堤岸作为一个休闲环境,一是必须具备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游赏其中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必须创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使人精神振奋,得到启迪和熏陶。然而,目前僵直无起伏的堤身,加上层次单一和带型模纹的植物配置方式,使得堤岸景观过于单调乏味,缺乏美感产生不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设计总体构思
2.1 设计目标
创造一个不影响防洪功能要求的,且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的带状休闲公园。
2.2设计原则
2.2.1 安全性原则堤岸景观改造应以确保大堤安全为前提。现有的大堤防洪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堤上无论是营造园林建筑,安放雕塑,还是栽植树木,都必须考虑大堤的安全,只有在加强大堤的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如堤上栽植乔木,必须考虑乔木根系对堤的安全影响,设法控制根系的生长范围,树种最好选择浅根性的和抗白蚁危害的树种。
2.2.2 生态性原则植物配置尽量改变现在以灌木为主和大量采用带型模纹的配置方式,多选择乡土乔木树种,采用多层次的立体配置方式,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堤上的树木夏能遮挡烈日,冬能减缓寒风。
2.2.3 艺术性原则主要讲究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以天然植物群落为模本,注重艺术构图,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疏密、虚实和主次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创造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充分运用障景和借景的手法,通过密林屏障视野范围内较近的城市建筑,采用开辟透景线和抬高视点的借景手法欣赏澧水和天门山之美景。
2.2.4 文化性原则 澧水以西主要为大庸古城,景观设计应以土家文化为背景,以健康向上为主题,河堤硬质铺装坡面可采用大型浮雕的形式,刻上名人的诗句,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及土家名人轶事、重大传统祭祀活动等。
2.2.5 功能性原则堤岸景观设计在确保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各种休闲健身设施,创造一个适于人们游憩的空间境域,充分发挥其休闲功能。
2.3 地形改造设计
2.3.1 堤面改造大堤堤顶面,原则上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硬质铺装和硬质景观设施,堤面通过建造树池和花池,改变堤面僵硬和缺少变化的人工景观。树池边高50~60cm,树池内栽培土厚50~70cm,池内置石种树,池边安放条凳,供人休闲。
2.3.2 坡面改造大堤朝滨河大道的一面为平直的斜坡,堤高2.5~3.0m,坡面长8~12m。本设计采用护石加土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地形起伏变化有致的缓坡地,以便成丛、成群、成片栽植树木,创造高低、疏密、层次变化有致的林带。堆得较高的土丘采用本地产的青石作挡土墙,外形力求变化自然,石墙上安放大理石板,板上刻诗文或做浮雕。
2.3.3 堤内改造为了确保大堤安全不受影响,采用在堤上深埋(1.2m)钢筋混凝土挡板的方式阻止乔木根系穿堤生长。
3植物配置
堤岸上现有的植物尽可能利用,只是改变现有的部分配置方式,在改造地形后能够栽植乔木的地方,分别选择广玉兰、杜英、锦烈白兰、桂花等常绿树种作基调树种,以形成终年常绿的林带;选择银杏、栾树、椿树、无患子、重阳木、白玉兰、乌桕等落叶树种作配调树种,以丰富乔木树种的色彩季相变化;栽植灌木的地方选择红枫、鸡爪槭、紫薇、红桎木、杜鹃、茶花、含笑、南天竹、碧桃、樱花、紫玉兰、紫荆、夹竹桃、木芙蓉、木槿、南迎春、四季桂等树种,每处以一种灌木为主景,采用成丛、成群的栽植方式,灌木的大小规格讲究变化,配置力求自然。宿根花卉充分考虑其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种类,采用成群、成片的配置方式,讲究花卉植物的群体美。堤上树池内的植物主要选择木芙蓉、孝顺竹、夹竹桃、鸡爪槭、紫荆、四季桂、棕榈、蚊母、油茶、女贞等,另在节点或入口对景等主要位置选种红桎木、罗汉松、中华蚊母、榆树、白桎木等树木桩景,以形成堤上局部的主景。
4建筑与小品
大堤上现有的风景建筑与小品原则上保留,另外根据造景和休闲功能的需要在适当位置布置亭、花架和临江观景台等。在林下布置游路和小型的休闲广场,安放桌凳等休闲设施。可选择某节点位置修建踏步和各级亲水平台作为休闲戏水景观。
5小结
人类具有亲水特性,因而城市多傍水而建。江河生态功能退化无疑给城市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城区段江河在城市化进程中威胁更加严重。一方面,人们不得不加固堤岸,抗拒洪水;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剧增,公园绿地紧缺,加之滨水空间倍受城市居民亲睐,将其作公园绿地建设,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达到功能兼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孟兆祯,毛焙琳,黄庆喜,梁伊任编著.园林工程.北京林业大学印刷厂.
[2] 唐学山,李右德,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3] 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
[4] 过元炯编著.园林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张家界; 澧水堤岸; 景观设计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act of population explosion and decrease of greenery , this study put forward areasonable landscape designfor bank ofLiShui river in city of ZhangGiaGie, which integrate the function of garden and river bank, satisfying the need of land-use economically, the bank safety maintenance , citizen physiological and physically renewal.
Key words:the city of Zhangjiajie; the bank of Lishui river; landscape design
澧水是湖南境内四大河流之一,由西至东穿过张家界市区。澧水既给张家界市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严重的洪水威胁。张家界市政府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已按百年一遇的高标准建设了澧水堤岸,并进行了简单的绿化。虽大大加强了堤岸的防洪功能,但市民休闲功能却难以发挥。随着张家界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市区公园绿地已显得极其有限。因此,本文作者提出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改造澧水堤岸景观,旨在为穿过城区段的江河堤岸提供一条理性化建设思路。
1堤岸现状分析
张家界城区段澧水堤岸全长约7 km,为东西走向,曲线型。堤顶面宽5~8 m,堤面铺装为青石板或广场砖,堤上修建了亭、架、围栏等园林建筑,且布置了条凳等休闲设施。堤的背水坡长8~13 m,坡度有缓有陡,一般为1:3~5,坡面上主要以图案的方式成片、成带栽植了大量的灌木。滨河大道依堤而建,人行道宽3 m,行道树香樟栽植于人行道上,株距为6 m。可借景观有:天门山、回龙观、子舞台、澧水以及少量渔船等;需屏障的景观为两岸拥挤无序的城市建筑。如果从安全、功能和景观的角度来分析,尚存在如下问题:
1.1 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澧水堤岸景观尚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方面,行人横过滨河大道缺乏天桥和地下通道而带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滨河大道的行道树为香樟,香樟根系极其发达,白蚁好啃,若根系穿堤生长,招引白蚁危害,则易形成管涌,从而影响大堤防洪安全。
1.2 休闲功能难以发挥
澧水堤岸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目的是确保张家界市区免遭洪水危害,而澧水堤岸是一个很好的滨水空间,它的另一个功能是为张家界市民提供一个户外休闲环境。然而,现在的堤岸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缺乏乔木植物景观,以致冬天寒风凛冽,夏天烈日炎炎,根本不利于市民休闲。
1.3 堤岸景观单调乏味
澧水堤岸作为一个休闲环境,一是必须具备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游赏其中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必须创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使人精神振奋,得到启迪和熏陶。然而,目前僵直无起伏的堤身,加上层次单一和带型模纹的植物配置方式,使得堤岸景观过于单调乏味,缺乏美感产生不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设计总体构思
2.1 设计目标
创造一个不影响防洪功能要求的,且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的带状休闲公园。
2.2设计原则
2.2.1 安全性原则堤岸景观改造应以确保大堤安全为前提。现有的大堤防洪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堤上无论是营造园林建筑,安放雕塑,还是栽植树木,都必须考虑大堤的安全,只有在加强大堤的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如堤上栽植乔木,必须考虑乔木根系对堤的安全影响,设法控制根系的生长范围,树种最好选择浅根性的和抗白蚁危害的树种。
2.2.2 生态性原则植物配置尽量改变现在以灌木为主和大量采用带型模纹的配置方式,多选择乡土乔木树种,采用多层次的立体配置方式,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堤上的树木夏能遮挡烈日,冬能减缓寒风。
2.2.3 艺术性原则主要讲究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以天然植物群落为模本,注重艺术构图,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疏密、虚实和主次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创造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充分运用障景和借景的手法,通过密林屏障视野范围内较近的城市建筑,采用开辟透景线和抬高视点的借景手法欣赏澧水和天门山之美景。
2.2.4 文化性原则 澧水以西主要为大庸古城,景观设计应以土家文化为背景,以健康向上为主题,河堤硬质铺装坡面可采用大型浮雕的形式,刻上名人的诗句,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及土家名人轶事、重大传统祭祀活动等。
2.2.5 功能性原则堤岸景观设计在确保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各种休闲健身设施,创造一个适于人们游憩的空间境域,充分发挥其休闲功能。
2.3 地形改造设计
2.3.1 堤面改造大堤堤顶面,原则上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硬质铺装和硬质景观设施,堤面通过建造树池和花池,改变堤面僵硬和缺少变化的人工景观。树池边高50~60cm,树池内栽培土厚50~70cm,池内置石种树,池边安放条凳,供人休闲。
2.3.2 坡面改造大堤朝滨河大道的一面为平直的斜坡,堤高2.5~3.0m,坡面长8~12m。本设计采用护石加土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地形起伏变化有致的缓坡地,以便成丛、成群、成片栽植树木,创造高低、疏密、层次变化有致的林带。堆得较高的土丘采用本地产的青石作挡土墙,外形力求变化自然,石墙上安放大理石板,板上刻诗文或做浮雕。
2.3.3 堤内改造为了确保大堤安全不受影响,采用在堤上深埋(1.2m)钢筋混凝土挡板的方式阻止乔木根系穿堤生长。
3植物配置
堤岸上现有的植物尽可能利用,只是改变现有的部分配置方式,在改造地形后能够栽植乔木的地方,分别选择广玉兰、杜英、锦烈白兰、桂花等常绿树种作基调树种,以形成终年常绿的林带;选择银杏、栾树、椿树、无患子、重阳木、白玉兰、乌桕等落叶树种作配调树种,以丰富乔木树种的色彩季相变化;栽植灌木的地方选择红枫、鸡爪槭、紫薇、红桎木、杜鹃、茶花、含笑、南天竹、碧桃、樱花、紫玉兰、紫荆、夹竹桃、木芙蓉、木槿、南迎春、四季桂等树种,每处以一种灌木为主景,采用成丛、成群的栽植方式,灌木的大小规格讲究变化,配置力求自然。宿根花卉充分考虑其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种类,采用成群、成片的配置方式,讲究花卉植物的群体美。堤上树池内的植物主要选择木芙蓉、孝顺竹、夹竹桃、鸡爪槭、紫荆、四季桂、棕榈、蚊母、油茶、女贞等,另在节点或入口对景等主要位置选种红桎木、罗汉松、中华蚊母、榆树、白桎木等树木桩景,以形成堤上局部的主景。
4建筑与小品
大堤上现有的风景建筑与小品原则上保留,另外根据造景和休闲功能的需要在适当位置布置亭、花架和临江观景台等。在林下布置游路和小型的休闲广场,安放桌凳等休闲设施。可选择某节点位置修建踏步和各级亲水平台作为休闲戏水景观。
5小结
人类具有亲水特性,因而城市多傍水而建。江河生态功能退化无疑给城市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城区段江河在城市化进程中威胁更加严重。一方面,人们不得不加固堤岸,抗拒洪水;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剧增,公园绿地紧缺,加之滨水空间倍受城市居民亲睐,将其作公园绿地建设,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达到功能兼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孟兆祯,毛焙琳,黄庆喜,梁伊任编著.园林工程.北京林业大学印刷厂.
[2] 唐学山,李右德,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3] 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
[4] 过元炯编著.园林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901/1381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