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内容提示:城市或城市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尤其是滨水区)是产生城市空间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滨水区也是释放自我、亲近自然的场所。随着城市滨水区运输功能的减落,滨水区对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建构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滨水区也是城市生态敏感区,因而滨水区环境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就滨水区的游憩环境规划设计涉及的多个方面做些总结。
城市或城市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尤其是滨水区)是产生城市空间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滨水区也是释放自我、亲近自然的场所。随着城市滨水区运输功能的减落,滨水区对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建构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滨水区也是城市生态敏感区,因而滨水区环境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就滨水区的游憩环境规划设计涉及的多个方面做些总结。(参考《建筑中文网》)
通过对国内外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开发的总结,应该来说,国内更多的是从物质环境的角度提出的,而对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不太注重。容易就事论事,缺乏整体性的把握,往往使得在滨水绿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对于繁荣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方面多少显得力不从心。
如何在滨水区的物质环境改善的前提下,就保护其生态功能与滨水区游憩功能的协调、统一,将本地市民的生态游憩空间结合滨水区各自的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公共滨水开敞空间,创造独特的滨水景观,是本项目首要考虑的问题。
1、张家浜滨水景观功能的深层次认识与定位
张家浜是浦东新区中心区域的一条骨干河道,全长23.5km,西连黄浦江,东接长江口。原来是“臭水浜”,自1998年开展整治以来获得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接待过132批国内外贵宾,被联合国副秘书长托普弗赞为“城市规划的典范”,现在已是上海有名的景观河道。
从昔日的臭水浜到景观河道,如果从物质环境改善的角度来看,张家浜在绿化和市政工程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从现状条件分析:张家浜绿带相对封闭,步道遇跨河桥就断,对外普遍缺乏联系。尽管周围的绿地斑块都巧妙地引水入园,但有些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使其缺少向腹地延伸、拓展开敞空间的要求。目前,张家浜的驻足停留性、公共开敞性较差,只是一条绿色通道,因此,规划对张家浜滨水景观功能的深层次认识与定位有着现实意义。
目前,张家浜是上海市惟一的一条较为完整的景观河道。从黄浦江到长江口,从城市化高度发展地区到农村,它浓缩着浦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印证着浦东开发开放发展的历程。对于浦东而言,张家浜不再仅仅是一条只有“绿量”的绿色河道,它还应该是一条历史文化廊道。
围绕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游憩、景观、生态”三元素进行规划和设计。目标是:
(1)建立一条集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融合多元文化及功能一体的线性绿色景观廊道,形成生机勃勃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提供市民休闲娱乐,提升浦东人居环境质量;
(2)打造浦东的滨水RBD——休闲产业区,促进浦东滨水休闲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浦东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竞争力。
2、依托张家浜优势,打造浦东首个滨水RBD,建构地标性滨水地带
规划中,提出建构浦东滨水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休闲产业区(又称“游憩商务区”)的构想。
浦东是新兴的国际化城区,但缺少“人气、文气、商气”是许多人的共识。浦东缺少一个真正融休闲、文化活动、精品购物等各类游憩商业项目为一体的绿色公共开敞空间,而不是缺少人气的“绿色沙漠”。以张家浜“园”区域的开发为契机,带动“园”区域周围相关地块,共同打造浦东最具特色的滨水RBD区,聚合浦东的“人气、文气、商气”,促进浦东“休闲产业”的发展。
张家浜“园”区域具有滨水开发的诸多优势条件,从塘桥公园至世纪公园段的相关区域,该区域离市中心最近,具有聚集人气的先天条件[1].景观效果好,绿地斑块最为集中。从西往东分别为塘桥公园、竹园公园(在建)、世纪公园。且该区域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竹园商贸区,相邻花木行政区和世纪公园高级住宅区,紧靠东方路,商业繁荣,交通便捷。区域附近,集中了世纪公园、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浦东展览馆等文化艺术设施,“文气”浓厚。由陈逸飞策划的“张家浜创意街”刚完工,就坐落在世纪公园板块,与上海科技馆隔着张家浜相望。
同时,该区段是“浦东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中的“文化休闲走廊”。而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其生命力之源泉。
该区域RBD的建立,将水上游览、精品购物、科普博览、影视会议、艺术创作、艺术展览、 健身美容、 特色餐饮、主题游憩等各类载体加以系统组合,推出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一个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3/816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