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南昌红谷滩将建“江西第一高楼”高度将达218米

收录时间:2006-07-19 02:21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16日下午,南昌市规划委员会召开了2006年第3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南昌新地中心、红谷滩赣江公园三期、青山湖区罗家新区、南昌现代艺术馆、昌北城区乌沙河综合整治等规划方案。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出席会议。

延伸阅读:南昌 江西省委 红谷 罗家 赣江

    16日下午,南昌市规划委员会召开了2006年第3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南昌新地中心、红谷滩赣江公园三期、青山湖区罗家新区、南昌现代艺术馆、昌北城区乌沙河综合整治等规划方案。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出席会议。(参考《建筑中文网

    会议通过了在未来几年内,南昌红谷滩新区行政商务中心将建“江西第一高楼”、开发建设罗家新区、延伸红谷滩赣江公园等一系列与南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工程。

    新地中心:“江西第一高楼”

    今年年底即将开工的新地中心座落在红谷三路与沿江大道交汇处,毗邻赣江。记者了解到,该中心集五星级酒店、高级写字楼、公寓楼及高档购物商场等综合性功能为一体,旨在为南昌提供高标准的酒店、办公、购物设施,满足行政中心区人员办公、购物等需求。

    规划设计中,该中心包括两座塔楼及裙楼,其中主塔楼为酒店和酒店式公寓,建筑高度约为218米,副塔楼为写字楼,建筑高度约为115米,裙楼为商场。根据规委会的建议,该楼主楼将在条件允许下增加至236米。整幢大厦主体为弧形三角形,造型简洁,建成后楼内所有的房间能够欣赏到赣江景色。

    据悉,目前已经获得审批的项目中,红谷滩中心商务区共有6幢超高型建筑,包括主楼高202米的泰耐克国际金融中心、主楼高194.8米的联发大厦以及此次获得通过的南昌新地中心大厦。泰耐克国际金融中心已经破土动工,正在进行基础施工;联发大厦各项开工手续基本到位,近期就能开工建设;新地中心大厦也计划年底前破土动工。目前,以新地中心大厦的高度,将赢得“江西第一高楼”的称号。

    大力开发建设罗家新区

    在未来几年来,地处罗家镇境内的罗家新区将成为南昌市政府了却几代南昌人夙愿的头号工程。新开发建设的罗家新区属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双城九片区”的瑶湖片区。新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

    规划中的罗家新区商业街

    罗家新区具体范围为:西起昌东大道,北临解放东路,东南面以南钢铁路专线为界。新区发展将以商住业为主,集商业金融、文化娱乐、行政办公等多功能为一体,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会所经济及三产经济等多元经济,新区规划人口规模约3.5万人,是为昌东瑶湖高校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昌东工业区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城东大型新社区。它的建成不仅能彻底改变罗家集镇几十年面貌依旧的现状,而且将对南昌实现城市东拓,以及青山湖区加快城东片区的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红谷滩赣江公园范围延伸至赣江二桥

    商业街、摩天轮康体运动区、赣文化长廊、秋水广场……昔日的红谷长滩如今已经变成多姿多彩的滨江景观带,随着红谷滩的发展,南昌决定实施赣江公园三期工程,范围是秋水广场至赣江二桥,全长5255米,总面积36.7平方米。

    今后,市民只要穿过八一桥后,就可以到赣江公园的凤凰洲段,这里利用原有牛行车站的纪念物,以一条静静的水面牵引出景柱钢构架,背后的景墙上浮刻产品的图样。在纪念水景的顶端还有一列空车改装的列车酒吧,轨道的一头伸入三面景墙的草地中。在凤凰三路入口处设计南昌工业教育馆。在正对凤凰四路上设伸入江面的大平台,通过一个高低错落的平台进入了艺术沙龙街,市民可在此购买工业艺术品,东侧则建一处大面积的草坪,中间以木栈道串连休闲天地。

    至凤凰六路口进入赣江公园,从台阶而下进入滩涂弧形木栈道,栈道上方架设钢架长廊。记者从赣江公园三期设计方案上看到,在凤凰六路和凤凰七路中间设计了一个形象入口,入口台阶墙内侧为浮雕景墙,正对着景观木平台,外围则有一处大面积的草坪,市民不仅可以观景乘凉,还可以放风筝。

    乌沙河:打造成昌北“玉带河”

    位于昌北城区的乌沙河是赣江下游左岸的一级小支流,河长约40公里,集雨面积263.3平方公里。乌沙河水系内现有湖泊为孔目湖、黄家湖、礼步湖、前湖,构成了昌北城区主要河流,它们不仅是城区的天然调蓄区,也是城市宝贵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休闲旅游胜地。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7/492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体外索加固T构桥的索力检测与评价

关于建设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设想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几点探讨—以江西南昌为例

建筑节能呼唤思路创新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