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的降维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内容提示:状态空间建筑建筑热模型[1采有现代控制论中"状态空间"的概念,对多个房间的建筑物的热过程列写动态平衡方程,其中包括各围护结构内部的导热,各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各表面之间的长波辐射,各房间之间的空气流动以及室内外遮阳等过程的细致描述。对于一个建筑物的动态热过程,此模型表达为
| |||||
1 引言 |
采用BTP程序计算实际气候条件下一栋砖混结构建筑物中间层一个南向房间的动态室温,选择的房间的内部尺寸(m)为2.7×4.8×3.6,只有一面外墙和一个单层外窗,外墙为370mm砖墙,内抹灰18mm;内墙为240 mm砖墙,两侧抹灰18 mm;楼板为30 mm水泥砂浆 120 mm空心楼板 10 mm石灰砂浆;室内换气次数为1h-1,室内自由得热量为3.8W/m2,该房间与其上下左右四个房间具有对称的热边界条件。
表1 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中的节点及其时间常数和响应强度
i | τi/min | Ei/% | i | τi/min | Ei/% |
* 1 | 3.9 | 4.5 | 21 | 10.3 | 0.1 |
2 | 965.4 | 0.3 | 22 | 34.6 | 0.6 |
3 | 8 | 0 | *23 | 301.3 | 4 |
*4 | 5176.2 | 31.6 | 24 | 14.6 | 0 |
5 | 7.9 | 0 | 25 | 11.9 | 0.2 |
6 | 20.2 | 0 | 26 | 3.6 | 0 |
7 | 11.6 | 0 | *27 | 4.4 | 2 |
8 | 101.2 | 0.4 | 28 | 9.9 | 0 |
9 | 8.4 | 0 | 29 | 63.9 | 0.2 |
10 | 24.1 | 0.8 | 30 | 18.1 | 0.3 |
11 | 9 | 0 | 31 | 58.9 | 0 |
12 | 54.6 | 0.1 | 32 | 32.3 | 0 |
*13 | 14.4 | 1.1 | 33 | 11.7 | 0 |
*14 | 227.2 | 1.5 | 34 | 150.9 | 0 |
15 | 7.1 | 0 | 35 | 20.9 | 0.2 |
16 | 3.6 | 0 | 36 | 13.6 | 0.5 |
17 | 9 | 0 | 37 | 1.2 | 0 |
18 | 715.5 | 0 | 38 | 3.3 | 16 |
19 | 31.4 | 0 | 39 | 2.9 | 35.3 |
20 | 9.2 | 0.1 |
表1给出39维的建筑热模型的节点时间常数和响应强度,可以看出节点之间的时间常数相关最大为4300倍,只有8个节点的响应强度大于1%,而它们竟占所有节点响应强度的96%,图1给出5月21~30日伦敦郊外的逐时外温和水平面太阳辐射过程,图2给出该房间用降维前(39维)和降维后(7维,取τ*为3min,δ为1%)的建筑热模型模拟出的5月25~30日之间的室温过程,从图2可以看出两种模拟室温相当一致,最大误差不大于0.1℃。如果用4维(取τ*为12min,δ为1%)建筑模型去模拟室温,那么最大误差为0.5℃左右。因此,为保证室温模拟精度,也不能把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的维数降得太低,否则,无法真实反应室内外各种热扰量作用下的建筑热过程。
图1 室外空气温度与水平面太阳辐射
图2 不同维数建筑热模型模拟得到的室温过程
4 结论
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可以在基本保证模拟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大大降低维数,从而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同时节省CPU的时间。一般单个房间的状态空间建筑热模型降到10维左右,具体取决于实际建筑物结构各种热扰量变化情况,以及模拟时所取的时间步长。通过合理选择具有合适时间常数和响应强度的节点,可以控制建筑热模型的维数,从而实现模拟精度与模拟时间的最优化。
5 参考文献
1 Jiang Yi. State-space metho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loads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rmal be-haviour of the room. ASHRAE Trans. 1981, 88 (2) : 122~132.
2 C Cools, R Gicquel, F P Neirac. Identification of building reduced models. Application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assive solar components. Int J Solar Energy. 1989, 7: 127~158, 257~277.
3 洪天真,江亿,建筑热过程动态模拟程序BTP。
4 洪天真,建筑热环境的随机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1994。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12/837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