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内涵及关系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内容提示: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大力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要求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在起草《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意见》的同时,对比研究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
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大力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要求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在起草《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意见》的同时,对比研究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参考《建筑中文网》)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节能和绿色建筑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节能、环境、生态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方法,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能源资源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国家所注重研究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基本定义概括如下: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系列过程,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这样一个理念,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并提出解决办法,进一步改善环境,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素,比如地势、气候、阳光、空气、水流,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体系健全运行。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内容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为实现可持续建筑,必须反映出不同区域性的状态和重点,以及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
可持续建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出了四个原则和一个评定因素。一是资源的应用效率原则;二是能源的使用效率原则;三是污染的防止原则(室内空气质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四是环境的和谐原则。评定因素是对以上四个原则方面内容的研究评定。是否为可持续建筑以评定结果来判断。
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益于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建筑,必须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状态和重点,以及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
不管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还是可持续建筑都是注重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建造一个满足人类居住的室内环境,强调健康舒适。不仅包括适合的温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自然光、空气品质等物理量,而且包括建筑布局、环境色彩、照明、空间利用、使用材料及工作的满意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主观性心理因素,最终目标也是节约能源,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
我们从基本国情考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角度,提出"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这一概念,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收集筛选出中外85个(其中国外70个,国内15个)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设计的建筑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核心内容主要也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基本内涵是相通的,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建筑理念。
一些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后,结合国际能源和环境状况提出的,实际上多数国家也往往更多地研究建筑单体。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建设量大面广,面临的环境和资源有自身的情况和要求,不仅仅要注重单体建筑上的效果,更要注重全面降低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总体要求。因此,我们还应当根据国情,进一步研究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科学内涵。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是一项战略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内涵丰富,目前我们还难以提出系统的方案,给予科学界定,需要不断补充与完善。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11/389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