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节水,以住宅为基点

收录时间:2005-07-08 16: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7%,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也就是说,中国以全球7%的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在所消耗的淡水资源中,除了农业用水之外,建筑耗水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贯彻实施中央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要求中,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节水。本刊特推出节

延伸阅读:世界 中国 水资源 淡水 节水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7%,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也就是说,中国以全球7%的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在所消耗的淡水资源中,除了农业用水之外,建筑耗水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贯彻实施中央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要求中,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节水。本刊特推出节水专题,约请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及国家节水专家撰写专文,以飨读者。(参考《建筑中文网

    中国水资源领域面临的危机

    洪涝灾害频发。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中国主要江河流域有六年发生大洪水,局部地区的洪水每年都会发生。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到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水土流失严重。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到50亿吨。

    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截止到目前,90%以上流经城市的河道和75%以上的湖泊受到污染,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社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饮水安全也面临两大危机,一个在数量方面不足威胁到我们饮水的安全,另一个是地表水水质量恶化威胁到饮水的安全。因为我们所说的节水,首先就等于节约能源和资源,一吨自来水包括排放污水的处理,至少需要5度电,节约水就等于节约能源。第二方面节约水又可以从源头减少污水排放。最后,节约水就可以减少城市化对生态的压力并保证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能够减少对地下水资源掠夺性的破坏。所以说节水意义重大。反过来如果不节水或者污染水,就对以上三个方面造成巨大的影响。

    我国缺水一方面是资源性缺水,另一方面是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的缺水,除了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很少以外,水的分布也不均匀。比如说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1/3,而水资源仅仅占全国的6%。西藏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每年20万立方米,但是天津最缺水的年份,人均只有20立方米,相差一万倍。而另一方面是水质性缺水,我国南方省份水网地带大量的湖泊和河流被污染,使得这些水不能再利用,不能用来灌溉,也不能用作饮用水水源,所以造成了看似水源丰实,其实不能用作饮用水源甚至工农业用水,这就是我国缺水的两方面的原因。

    转变观念从污水里开源

    我国城市水域受污染率高达90%以上,而每年因供水管网漏失损失的自来水近100亿立方米。从污水里开源,加大污水处理能力,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居民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污水处理厂出来的经净化后的中水,推广起来很难。这就有个观念转变的问题。

    天津是非常缺水的地区,所以搞了一个示范工程,污水经过三级处理,就是通过一般的处理工艺以后,再加过滤,然后再反渗透,这样出来的水实际上就可以达到纯净水的水质。饮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百姓就不敢喝,用水单位也不敢用,我当时在现场,就跟在场的管城建的市长们各喝了一杯,以证明这种水是完全可以饮用的,但是老百姓还是不敢喝,因为他们认为污水净化后的水是有问题的,但实际上是非常洁净的,这里边还有一个科学知识的普及问题。

    怎样处理好污水,要解决好现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跟管网的建设有冲突的现象,因为水厂毕竟只占污水处理系统的40%的投资,而水网,饮水管道只占60%以上,而且这块投资是隐蔽性的,所以造成两方面的冲突,怎样补这个课,更重要的是城市要在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做到排水管网雨污分流,避免造成水资源和能源浪费。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高效运行也是节约用水、杜绝浪费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从四个方面加强,一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家庭用水就像用电一样,必须要按表按量来计价,现在的水价长期以来被错误认为是一种福利性的工程,没有真正包含资源的成本、管理的成本、净化和污水处理的成本,所以说还要使其价格合理化。当然有更多的地方应利用阶梯性的水价来促进节水。二是要有道德的约束,因为节水实际上是一种关心下一代,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三就是应该用一些法规来约束,对浪费水的应该处以罚款或者进行一些行政的处罚。第四要采用新的技术,比如节水器具的推广,用再生水冲洗座便器的推广等,可以节约大量的水。

    节水,从家庭做起

    节约型社会从每个家庭做起,家庭又是以住宅作为基点的,所以说在国外,像澳大利亚、美国这些地方,每一个住宅下面就是有三个水的处理系统,第一个就是雨水,把它收存起来。第二个就是灰色水储存系统,就是说我们洗澡的水,洗碗的水,这个水相对比较干净,有机质比较少,它组成了灰色水,灰色水简单处理以后,马上就可以回用,回用作为冲洗马路的水,冲洗马路出来的水是黑色水,再经过污水处理系统,这样这个水在一个建筑物里面的回用率可以达到50%,甚至达到60%。

    我们现在中水的处理是两种,一种就是集中处理,污水处理以后,经过深层次的处理,或者再反渗透,反渗透处理是达到饮用水标准了,但是通过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出来达不到饮用水标准,但是用于冲洗坐便器或洗地板是绝对没问题的,饮用水方面,还有一个心理上的接受问题。但是在建筑和小区中推广中水回用是非常简单、非常实用、而且非常便宜的节水方法。建设部已于2003年颁布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各地应认真执行。

    另外,还要在住宅中积极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建设部与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认证工作,近年来主要产品的认证量接近总产量的10%,这还很不够,还要加大各地开展节水型生活器具的推广使用和更换工作的力度。同时,组织执法队伍,加大对销售环节的督察,从源头防止淘汰产品流入市场。

    我们当前面对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就是城市要通过节水来达到对外界水的最少的依赖,和对外界生态最少的干扰。建设部在五年前,就把焦点放在城市这个水消耗最大的节点上,在城市里实行节水型城市的活动,通过活动达到节水,来解决水资源对城市生态和周边生态的压力过大的问题。我们提出水的四个方面的循环:一是建筑中水的回用;二是小区范围内小区的中水能够自我循环使用;三是整个城市范围内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达到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分散布局,中水就地循环使用;四是整个区域用水的循环使用。这四个循环使用可使得城市用水对环境的压力能够充分释放。

    梯级水价促进节水

    水价到底怎么定才合适,水价最后到底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促使家庭节水的目的?

    水价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杠杆,任何一个国家要达到节能型的城市、节水型社会的话,必须要通过水价来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和节水的积极性,但是这不是惟一的。威海市已实行多年,北京市现在准备推行阶梯式的水价,因为在国际上非常流行。我认为水价方面:一,要实行阶梯水价。二,水价的提升要跟人们的收入和居民接受的程度相适应。这样才能做到社会管理上的公平。

    关于水价问题,世界银行曾经对发展中国家给出了一个承受水价的最高限定,这个限定就是使用水的家庭收入的5%作为支付供水和污水处理的服务的上限。用这个方法计算,2004年北京的水价是全国最高的,家庭人均用水是3.5吨/月,水价是3.7元/吨。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水价占其比重只有1.8%左右。所以,实行阶梯水价比较合理,只要你节约用水,支出就比较低。但是我们要反对单纯为企业获利而提价,为市场化改革而提价以及为某利益集团的私利而提价。水价变化必须严格按公众听证和政府审批程序,决不能没有水质改善、污水处理率提高等正当理由而乱提价。

    放开公用市政市场,加快水务制度改革

    允许外资和民营企业的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包括供水这个行业。有利于节水型城市的建立。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威望迪公司,这个公司在上海浦东成立了上海浦东威望迪通用水务有限公司,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

    外资的进入,第一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水处理的标准,威望迪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可以使自来水处理到直接可以饮用,而且口感非常好。像法国、德国欧共体的国家,不仅水消毒得比较干净,直接能够饮用,国外的欧共体的标准,首先要做到这一条。我国通过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一步就可以达到欧共体的标准。第二,就是引进大量的资金和管理的经验。第三就是引进比较好的机制,比方说BOT,这种机制引进来之后,使我们整个城市的水务机制就活了,效率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就高了。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7/296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造粒流化床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我国机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特点及发展趋势

以美国景观设计市场化经营为鉴,审视中国的发展

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同里:古镇面临世界建筑博览园挑战

现代建筑:中国屋顶的失语症

中国水市场的运作模型研究

对建筑给排水一些节水措施的探讨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机制探讨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