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从设计实践中浅谈建筑空间的基本要素
栏目最新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网站最新
内容提示:"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来自老子的一名话,表明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揭示了空间的本质。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构成建筑空间的基本要素,它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建筑空间的创造起着重要作用,对不同功能的空间所带来的效果以及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人对建筑空间的美感更是来自于空间本身的尺寸比例、几何造型、光线等等。
原始人类为了避风雨、御寒暑和防止其它自然现象或野兽的侵袭,创造了一个赖以栖息、围合的场所 ---空间。这就是空间的起源,也是建筑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同时社会也向建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功能要求,建筑必然就要随着发展和变化,于是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筑类型,就要求各式各样的空间形式产生。下面就从建筑空间的基本要素来营造不同类型的空间。(参考《建筑中文网》)
建筑空间的基本要素:尺寸、几何形状、围护材料、结构形式、光线、装饰。
1 尺寸
尺寸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宽、高,它是空间形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决定着空间的比例,更加影响空间功能及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功能的建筑,所创造的空间尺寸是不一样的,反之,不同尺寸的空间也必定会带来各式各样功能的建筑。然而相同功能的空间,不一样的尺寸也会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效果,给人不一样的尺度感。拿住宅单元来说吧,一个住宅单元无论是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四居室,除了卧室,还必须有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这几个空间随着功能的不同,尺寸也是不同的。在这些空间中客厅是最大的,这是因为除了要满足一家人的活动,还要招待客人,摆放各式各样的家具家电。如果空间小了显然是满足不了功能的要求,但是如果空间过大了,会增加造价,对于普通的家庭显然又是不必要的,一般在 20m2 左右已经足够了。层高方面普遍做到 2.9~3.0m,对于一般的客厅及卧室而言,这个尺寸是合适的。对于复式住宅及别墅中客厅常做成两层高,这跟它的平面尺寸是相互协调,高度跟平面是成比例关系的。如果过低了,会让人感到压抑,过高了让人没有亲切感。厨房及卫生间能够满足必要的设备及使用要求就行了,在高度方面也可以适当降低,吊完顶之后有 2.2m 即可。我们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无论是整体或是局部,都存在着大小是否适当?高低是否适当等等尺寸上的问题。如果说这些尺寸设置合适,具有应有的尺度感,那就是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比例关系,这样就能达到和谐并产生美的效果。所以尺寸是建筑空间最基本的要素,所有空间构成之前则应先根据空间的性质及使用情况来推敲它各个方面的尺寸。
2 几何形状
随着建筑的日益发展,空间的形状越来越丰富。不同形状的空间除了跟空间的使用有关系,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艺术意图给人以某种精神上的感受。
空间的形状在平面上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梯形,各种形状相交、相切等等组成的形状。在立体空间上有穹隆形,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屋顶式、拱形等等。长形的空间因使用要求的不同导致长宽高之间的比例有差距。如电影院观众厅的平面形状一般呈较长的方形,考虑无遮挡视线,设成阶梯状或是设有楼座,高度要求高些;而会议室又比办公室稍长些,高度也相对而言要求较高些。这些不同功能的空间,虽然都是长形,但是由于使用上的不同,它的比例就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手术时不同角度的照明需要,手术室采用卵形的空间形状,可以充分利用布满在四面顶棚上不同角度的灯光组合,从而获得最好的照明效果。在酒店设计中为了让每位客人获得更宽阔的视野,常把客房设计成退台式,让每一位来旅游的贵宾都可以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充裕的阳光,得到真正的放松。除了平面的几何形状给空间带来了不同的效果,立体的几何形状同样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空间。窄而高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富有神秘感。教堂就是采用这种手法来营造它神圣而神秘的空间氛围;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在做一个依山临水的温泉酒店时,就大量采用了这种手法。利用山势的委婉延绵,用一条高高低低的走廊把客房串连起来,一直跨江连接到河中间的小岛上独立的豪华客房。通过这个细而长的长廊,即可以欣赏到庭院的景色,继而延伸到室外天然的风景,建筑与风景融为一体,已经分不清哪个是风景,哪个是建筑,建筑亦是风景。高低空间的突变,气氛也会产生突变,酒店的入口设计成两层高的大堂空间,使人感到高爽、豁朗;从大堂走进一层高的电梯厅,使人感到亲切。在商场的空间设计中,常常会利用弧形的楼梯,顺着楼梯及人的走势摆上不同姿态的模特,形成一个环行的空间,使之具有明确的导向感。巧妙的利用空间形状的特点,往往可以有意识地使人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作用,把人的注意力通过空间的设置引到某个确定的方向。
3 围护材料
从广义上讲空间的围护材料不是实的墙体就是虚的玻璃窗;从狭义上来看栏杆、台阶、家具、屏风、隔断等等似无形又有形的围护也是形成空间的一种手段。
空间的围护形成三种室内外关系,开敞的,即室内外连通。如空廊、庭院、中庭等等,通过这种手法营造半内半外向的空间。半透明的,用磨纱、冰裂等艺术玻璃,在古代玻璃还没有传入中国,常用纸裱糊的窗;封闭的,即是实墙,厚重而阻塞;透明的,就是透明的玻璃门窗。开敞、透明的空间能使人感到开阔、明快,心情愉快。半透明的空间使人有种朦胧美、神秘感。封闭的空间让人感到沉闷。由此可见空间的围护材料使用得当与否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感受。这无非就是空间围与透的问题。在设计中什么地方应当围,什么地方应当透,则应当因地制宜视功能、朝向还有建筑物周边环境而定。南向通风采光良好可以透,西边阳光强烈应当少透;朝山朝海的地方应当大透,视野极其开阔,可以把美景尽收眼底。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范.德.罗就曾为范斯沃斯设计了一幢住宅,坐落在森林里除了卫生间之外,其他四面墙体全部是用钢柱和大片玻璃作为围护材料。先不考虑它的使用性,从空间的角度看,可以从四个方位欣赏到室外的风景未尝不是一件美事,这在当时还未出现玻璃摩天大楼之前,已经成为一件很前卫的技术。
4 结构形式
结构是用来承受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是建筑物的骨架。它除了具有满足功能的要求,还具有满足审美的要求,它对空间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构本身如果选对于形式,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无论是我国传统的建筑,还是西方古代建筑,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不仅能适用不同的功能要求,而且各自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还凭借它创造出许多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仍然为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
结构有木结构、混合结构、框架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钢结构还有膜结构、悬索结构、壳体、网架结构等等新型大跨度结构。
木结构是我国传统古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易于获得轻巧、通透的空间。混合结构是个历史比较悠久的结构体系,墙体本身既是空间的围护材料,又要承担屋面的荷载,但对空间的塑造局限性很大,不能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框架结构是现今使用最频繁的一种结构形式,梁柱起承重作用,墙体仅起围护空间的作用,内部空间可以自由灵活分隔,创造各式各样的空间形式,开窗也不受到限制,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觉效果。框架结构虽好,但是在高层建筑并不适用,故出现了框架结构跟剪力墙的综合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室内空间,结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变跟发展,从古代西方建筑各种形式的券、筒形拱、交叉拱、穹窿到今天的桁架、壳体、悬索等等。这些新型的大跨度结构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可以适用任何形状的建筑平面,获取更为宽广、自由、多样的空间。
5 光线
光线是视觉环境中较活跃的因素,它对空间整体感的营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表现空间、调整空间的同时也在创造空间。光的强弱会使空间尺度改变,比例和形状也会有所不同,使空间有深度感、层次感。光也成为建筑的一种符号,形成空间的另一种意境。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他利用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围合成一个黑暗的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而阳光就从墙体的水平垂直交错的开口里倾泻而入,使人看到一个由光影效果组成的巨大十字架,神圣、清澈、纯净、十分震撼人心。“风之教堂”中的“风中长廊”,用磨砂玻璃的半透明处理,大大削弱了光影的眩晕感,长廊外的树影印在磨纱玻璃上,形成摇曳的光影。均匀、朦胧的光线再结合地势引起的落差,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海风贯穿而过,沁人心脾———“风之教堂”由此得名。这两个建筑通过两种引入光线的表达方法来表达空间,前者以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属于直接光线。后者则通过朦胧的漫射光线再加上材质形成的光影引变化令人有种忘我的身心愉悦。这就是光线对空间的魅力,曾有人说过“没有光线就不存在空间”,真是不为之过。
建筑空间的基本要素:尺寸、几何形状、围护材料、结构形式、光线、装饰。
1 尺寸
尺寸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宽、高,它是空间形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决定着空间的比例,更加影响空间功能及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功能的建筑,所创造的空间尺寸是不一样的,反之,不同尺寸的空间也必定会带来各式各样功能的建筑。然而相同功能的空间,不一样的尺寸也会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效果,给人不一样的尺度感。拿住宅单元来说吧,一个住宅单元无论是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四居室,除了卧室,还必须有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这几个空间随着功能的不同,尺寸也是不同的。在这些空间中客厅是最大的,这是因为除了要满足一家人的活动,还要招待客人,摆放各式各样的家具家电。如果空间小了显然是满足不了功能的要求,但是如果空间过大了,会增加造价,对于普通的家庭显然又是不必要的,一般在 20m2 左右已经足够了。层高方面普遍做到 2.9~3.0m,对于一般的客厅及卧室而言,这个尺寸是合适的。对于复式住宅及别墅中客厅常做成两层高,这跟它的平面尺寸是相互协调,高度跟平面是成比例关系的。如果过低了,会让人感到压抑,过高了让人没有亲切感。厨房及卫生间能够满足必要的设备及使用要求就行了,在高度方面也可以适当降低,吊完顶之后有 2.2m 即可。我们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无论是整体或是局部,都存在着大小是否适当?高低是否适当等等尺寸上的问题。如果说这些尺寸设置合适,具有应有的尺度感,那就是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比例关系,这样就能达到和谐并产生美的效果。所以尺寸是建筑空间最基本的要素,所有空间构成之前则应先根据空间的性质及使用情况来推敲它各个方面的尺寸。
2 几何形状
随着建筑的日益发展,空间的形状越来越丰富。不同形状的空间除了跟空间的使用有关系,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艺术意图给人以某种精神上的感受。
空间的形状在平面上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梯形,各种形状相交、相切等等组成的形状。在立体空间上有穹隆形,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屋顶式、拱形等等。长形的空间因使用要求的不同导致长宽高之间的比例有差距。如电影院观众厅的平面形状一般呈较长的方形,考虑无遮挡视线,设成阶梯状或是设有楼座,高度要求高些;而会议室又比办公室稍长些,高度也相对而言要求较高些。这些不同功能的空间,虽然都是长形,但是由于使用上的不同,它的比例就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手术时不同角度的照明需要,手术室采用卵形的空间形状,可以充分利用布满在四面顶棚上不同角度的灯光组合,从而获得最好的照明效果。在酒店设计中为了让每位客人获得更宽阔的视野,常把客房设计成退台式,让每一位来旅游的贵宾都可以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充裕的阳光,得到真正的放松。除了平面的几何形状给空间带来了不同的效果,立体的几何形状同样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空间。窄而高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富有神秘感。教堂就是采用这种手法来营造它神圣而神秘的空间氛围;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在做一个依山临水的温泉酒店时,就大量采用了这种手法。利用山势的委婉延绵,用一条高高低低的走廊把客房串连起来,一直跨江连接到河中间的小岛上独立的豪华客房。通过这个细而长的长廊,即可以欣赏到庭院的景色,继而延伸到室外天然的风景,建筑与风景融为一体,已经分不清哪个是风景,哪个是建筑,建筑亦是风景。高低空间的突变,气氛也会产生突变,酒店的入口设计成两层高的大堂空间,使人感到高爽、豁朗;从大堂走进一层高的电梯厅,使人感到亲切。在商场的空间设计中,常常会利用弧形的楼梯,顺着楼梯及人的走势摆上不同姿态的模特,形成一个环行的空间,使之具有明确的导向感。巧妙的利用空间形状的特点,往往可以有意识地使人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作用,把人的注意力通过空间的设置引到某个确定的方向。
3 围护材料
从广义上讲空间的围护材料不是实的墙体就是虚的玻璃窗;从狭义上来看栏杆、台阶、家具、屏风、隔断等等似无形又有形的围护也是形成空间的一种手段。
空间的围护形成三种室内外关系,开敞的,即室内外连通。如空廊、庭院、中庭等等,通过这种手法营造半内半外向的空间。半透明的,用磨纱、冰裂等艺术玻璃,在古代玻璃还没有传入中国,常用纸裱糊的窗;封闭的,即是实墙,厚重而阻塞;透明的,就是透明的玻璃门窗。开敞、透明的空间能使人感到开阔、明快,心情愉快。半透明的空间使人有种朦胧美、神秘感。封闭的空间让人感到沉闷。由此可见空间的围护材料使用得当与否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感受。这无非就是空间围与透的问题。在设计中什么地方应当围,什么地方应当透,则应当因地制宜视功能、朝向还有建筑物周边环境而定。南向通风采光良好可以透,西边阳光强烈应当少透;朝山朝海的地方应当大透,视野极其开阔,可以把美景尽收眼底。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范.德.罗就曾为范斯沃斯设计了一幢住宅,坐落在森林里除了卫生间之外,其他四面墙体全部是用钢柱和大片玻璃作为围护材料。先不考虑它的使用性,从空间的角度看,可以从四个方位欣赏到室外的风景未尝不是一件美事,这在当时还未出现玻璃摩天大楼之前,已经成为一件很前卫的技术。
4 结构形式
结构是用来承受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是建筑物的骨架。它除了具有满足功能的要求,还具有满足审美的要求,它对空间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构本身如果选对于形式,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无论是我国传统的建筑,还是西方古代建筑,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不仅能适用不同的功能要求,而且各自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还凭借它创造出许多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仍然为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
结构有木结构、混合结构、框架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钢结构还有膜结构、悬索结构、壳体、网架结构等等新型大跨度结构。
木结构是我国传统古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易于获得轻巧、通透的空间。混合结构是个历史比较悠久的结构体系,墙体本身既是空间的围护材料,又要承担屋面的荷载,但对空间的塑造局限性很大,不能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框架结构是现今使用最频繁的一种结构形式,梁柱起承重作用,墙体仅起围护空间的作用,内部空间可以自由灵活分隔,创造各式各样的空间形式,开窗也不受到限制,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觉效果。框架结构虽好,但是在高层建筑并不适用,故出现了框架结构跟剪力墙的综合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室内空间,结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变跟发展,从古代西方建筑各种形式的券、筒形拱、交叉拱、穹窿到今天的桁架、壳体、悬索等等。这些新型的大跨度结构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可以适用任何形状的建筑平面,获取更为宽广、自由、多样的空间。
5 光线
光线是视觉环境中较活跃的因素,它对空间整体感的营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表现空间、调整空间的同时也在创造空间。光的强弱会使空间尺度改变,比例和形状也会有所不同,使空间有深度感、层次感。光也成为建筑的一种符号,形成空间的另一种意境。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他利用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围合成一个黑暗的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而阳光就从墙体的水平垂直交错的开口里倾泻而入,使人看到一个由光影效果组成的巨大十字架,神圣、清澈、纯净、十分震撼人心。“风之教堂”中的“风中长廊”,用磨砂玻璃的半透明处理,大大削弱了光影的眩晕感,长廊外的树影印在磨纱玻璃上,形成摇曳的光影。均匀、朦胧的光线再结合地势引起的落差,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海风贯穿而过,沁人心脾———“风之教堂”由此得名。这两个建筑通过两种引入光线的表达方法来表达空间,前者以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属于直接光线。后者则通过朦胧的漫射光线再加上材质形成的光影引变化令人有种忘我的身心愉悦。这就是光线对空间的魅力,曾有人说过“没有光线就不存在空间”,真是不为之过。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102/14754.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