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自由生长的西藏传统建筑

收录时间:2008-08-17 03:31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彭怡,曹麻茹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西藏传统建筑特点很多,就其分布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河谷平原分布,二、依山而建。西藏建筑在这两种分布方式下均呈现出自由生长的态势,一方面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精神有关,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西藏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与立面造型上表现出灵活、不对称特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借鉴西藏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与外部形态特点,创造出符合藏式建筑空间神韵的建筑。

延伸阅读:借鉴 建筑布局 空间形态 自由生长 西藏传统建筑

摘要:西藏传统建筑特点很多,就其分布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河谷平原分布,二、依山而建。西藏建筑在这两种分布方式下均呈现出自由生长的态势,一方面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精神有关,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西藏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与立面造型上表现出灵活、不对称特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借鉴西藏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与外部形态特点,创造出符合藏式建筑空间神韵的建筑。(参考《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西藏传统建筑;自由生长;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借鉴
   
    Abstract:There are many characters in the Tibet traditional buildings, of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plan is that they are almost located on the flatlands under the river valley or on the hill. Moreover, the buildings seems to develop freely all the time in the two above circumstance, resulting from the special geographic conditions and unique cultural spirits , and leading to the flexibilities andsymmetr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paces and outlooks of the buildings. Therefore, we should refer these unique characters in the Tibet traditional buildings to designs of the modern Tibet structures which expected to have the seminal virtues of the old ones.
    Key words:Tibet traditional buildings; freely develop; the plan of the houses; the organization and exterior of the spaces; reference
   
    1引言
    西藏地区为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部分,地形复杂,雪山环抱,狭小的河谷平原穿越其中。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很大。在历史的长河中,藏族人民发展出其独特神秘的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并在不断地摸索中创造出了一套适应地形气候特征、反映民族风貌的独特的建筑体系——藏式建筑。西藏传统建筑特点很多,就其分布而言,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河谷平原分布,二、依山而建。西藏建筑在这两种分布方式下均呈现出自由生长的态势,一方面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精神有关,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西藏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与立面造型上表现出灵活、不对称等特征。
    2布局方式上呈生长之势
    2.1河谷平原分布——散落与“平铺”
    西藏按照地貌形态主要划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四大地带。藏东多为山区,河谷面积稀少,一般民用建筑沿河岸两侧自由散落分布,多为简陋土胚房(见图1);藏北因气候恶劣人口稀少,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其民居多采用即拆即走可移动式帐篷(见图2)。藏南地势低洼,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大规模的建造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条件。此地河谷平原民居多围绕寺庙而建,形成自然的聚落,从一个或多个中心向外延展生长,参差错落,和谐共生。虽然建筑单体平面布局较为简洁,但通过不断的重复、拼接、扩展,形成了极具生命力的建筑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也因房屋的自由布局、体量的错落变化而变得饶有趣味(见图3)。拉萨老城区是一很好的例证。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在涡汤湖边河谷平原修建大昭寺,最初周边只有四座房舍简宫供松赞干布和他的臣相嫔妃居住。大昭寺建成以后,游僧信徒蜂拥而至来此朝拜文成公主从唐都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佛像,年年月月日日围绕大昭寺“转经”。历经几百年的发展, 这条围绕大昭寺的环行“圣路”逐渐发展成一条铺有石板的街道——八廓街(俗称八角街)。八廓街周围相继出现了一些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和小寺庙之类的建筑,更有许多信徒干脆背井离乡来到大昭寺周围定居,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聚落格局(见图4)。这些传统民居多为中间带天井的典型藏式建筑,体量接近,相互拼接组合向外延伸,外部街巷起承转折变化无穷,转角广场加上大昭寺前广场形成若干大小节点,为频繁的传昭集会及贸易往来创造了条件,再加上空间尺度宜人,现在仍不失为充满活力的步行街区。
   
   
    位于河谷平原上的传统宗教建筑则吸取了中国传统宗教建筑的特点,有着严格的宗教等级制度,通过低矮的辅助建筑地位崇高主体突出的大殿,但藏族寺庙却无明显的中轴线,注重平面功能的协调配合,追求整体的结构布局,根据功能的需要兴建、改建、扩建,在平面上不断衍生。前文中提到的位于拉萨老城区的大昭寺就是平地寺院的代表,总平面采取了非对称灵活布局,觉康大殿居中,殿内环绕大小拉康,殿外竖转经筒,主殿前为千佛廊院,四周不规则的建有经堂和附属建筑。(见图5)大昭寺刚建成时只是供皇家供佛念经使用的两层楼神殿(即现在的觉康大殿及前面的中庭和廊院部分),吐蕃禁佛期又遭破坏,后弘期得到修复,扩建了释迦牟尼佛殿,十三世纪增加了大门、护法神殿和觉康主殿,第三层东、西、北建造神殿并盖金殿顶,十五世纪又加盖了部分顶盖,十七世纪五世达赖时期更换增建了金顶并增建了四座角楼佛殿及其他附属建筑(包括正门、上拉丈、下拉丈、噶厦政府机关、埃旺姆厦和各传昭机构),后历经各代修改与扩建,终形成今日占地25,000m2之规格(见图6)。
    2.2 依山而建——层叠与“直叙”
    由于河谷平原面积相对狭小,既要靠近赖以生存生产的水源,又要避免雪山融水导致的江河泛滥,谷底两侧的山地便成为西藏人民的安居之所。整个村落通常会依坡而建——将山坡处理成若干个台地,台高与建筑层高相仿,上层建筑就建在下层建筑屋顶及台地上,有时还会采用与穴居与干栏式建筑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良好的日照条件,层层叠叠向上发展。建筑单体形制统一简单,多为二层建筑,底层多为储物、牲畜、厕所,楼层为会客、居室及宗教政务活动用房,屋顶则常成为上户人家的前坪广场,利用木梯上下(图7,8)。为抵御外敌及防止洪水灾害,在地形险要的山顶与山脊也常会看到一些与山体色泽材质相近,形态自由的宗山建筑群,这些建筑高低错落通过石阶或石墙相连,并与山势巧妙融合(见图9)。
   
   
    另外,山地建筑相比平原建筑居高临下,更容易体现统治阶级的至上权威及宗教中的神界,许多宫殿庙宇都择山而建,充分利用山地凹凸转折,遵循建筑单体——院落——组群的构成原理,由非常简单的基本单元组成复杂的群体结构,远远望去整个建筑群群楼重叠,外观威峨。位于拉萨西郊10km处的格培山半山腰的哲蚌寺,顺沟谷延伸,占地面积约20万m2,逐层升高的佛殿、经堂、僧舍群楼耸峙,宛如山城。(见图10)。建造者根据坡、坞、沟、壑、坪等不同地势,建成若干大小不同的房间,若干房间连成一个“康村(僧舍)”院落。这些建筑单位再以“钦措(大殿)”“扎仓(经堂)”这些大型建筑物为中心,结合寺院行政生活组织“杜康”组成一个建筑群落。每个建筑群落基本上分为僧舍、经堂和佛殿三个层次,依据地势形成由大门到佛殿逐层升高的格局,强调和突出佛殿的尊贵地位。经过数百年不断的兴建与扩建,不同时期的建筑群落依山形、沿等高线层层向上修建,形成内部井然有序,外部却因地势、体量、色彩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空间形态,行走其中有如立体迷宫一般。
   
   
    3空间组织与外部形态上具灵活不对称性
    西藏传统建筑从群体上来讲由于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生长,使其空间布局上必然要打破中国传统建筑中轴对称布局而呈现出自由、灵活的特性。新老建筑的拼接与重组,地势的高低与平缓又决定了其在外部形态上具有均衡而又不对称特点。
    坐落在拉萨西北部红山之颠布达拉宫,由顶部的红宫,两侧的白宫及山脚下名为“雪”的辅助用房组成及山后的龙王潭四大部分组成。白宫及以下部分初建于松赞干布时期,五世达赖圆寂后增建了红宫与其灵塔殿,此后历经各代达赖扩建才形成此“屋包山”规模。主体建筑起建于山腰,内部依山体不同走向、起伏、凹凸等地势建成大小不同的房间,若干房间再连成大小不同的院落、楼群。这些楼群高低不等、肥瘦各异,外部再由大面积的花岗岩宫墙统一立面,由下而上作明显收分成梯形,并略向后仰,不同时代建成的以梯形为母题的建筑轮廓再相互咬合、穿插,高低错落,前后参差。从下引上的踏垛呈“之”字形沿山周缓慢爬升,外围城墙亦依山体走向而建。整个建筑打破了传统中轴对称格局,与山体巧妙融合,布局灵活,呈现出均衡不对称的形态特征(见图11、12)。
    同时,这种不对称性特征通过大量体量、色彩与装饰上的对比得到加强。在藏族宫殿、寺庙建筑群中为凸显统治阶级与神权的崇高地位,常以低矮的辅助建筑衬托高大的主殿,再加上碉楼、佛塔、晒佛台、晒经墙、台阶、踏垛、经幡柱等一系列点、线、面、体不同形态的建筑实体的设置,更加强了体量上的不对等性。在布达拉宫中地位最为崇高的红宫位于整座建筑群的最高位置的中部,庄严对称,次地位的白宫左右簇拥,做为辅佐用房的“雪”城位于山脚,体量矮小随机布置,再加上锯齿状跌落的踏垛和大小不一的碉楼,形成了丰富的构图语言。(见图13)同时附属建筑物的色彩装饰尽量朴素简洁,以衬托主体建筑物的华美壮丽。通过山脚雪城与山腰白宫的素净反衬出山顶红宫的壮美;并随着位置的增高,其窗洞由虚变实,由小变大,檐口角部的装饰也越加精美繁杂。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8/121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风水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论城市规划与空间形态解读

浅谈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原则

广州市道路绿地规划调查-借鉴与展望

韩国中小套型住宅设计借鉴

美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发展及借鉴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