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调价的影响与价格全面改革的时机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6月份的调价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会很大。2008年我国CPI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全年涨幅可能超过4.8%的调控目标,在石油价格在高位运行,资源税、消费税改革优先,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今年推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不太成熟,但下半年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有一定的可能。明后年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可能更趋成熟。
摘要:6月份的调价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会很大。2008年我国CPI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全年涨幅可能超过4.8%的调控目标,在石油价格在高位运行,资源税、消费税改革优先,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今年推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不太成熟,但下半年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有一定的可能。明后年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可能更趋成熟。(参考《建筑中文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这次调价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因为调价时机选择在奥运会前,而且CPI涨幅还比较高;批发环节调价幅度接近20%,零售价格调整幅度达到15%左右。由于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离国际水平有40%以上的差距,这次调价后,后续调价行动乃至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推出,还将受CPI涨幅等因素的影响。
一、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背景
这一轮调价的背景主要有三个:
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逐步放缓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7.7%,比上月大幅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9%,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2.2个和0.1个百分点。受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双双减弱的影响,预计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会逐步放缓。
首先,翘尾因素下半年将明显减弱。根据计算,2008年消费价格累计翘尾因素为3.4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各月消费价格的翘尾因素基本呈前高后低的态势:6月份以前会超过5个百分点;6月份以后,翘尾因素会逐月下降,9月份以后会下降到2个百分点以下。
其次,新涨价因素涨幅也将放缓。这一轮消费价格上涨的主动力是农产品,其对CPI涨幅的贡献始终在90%左右。但从5月份开始,农产品价格涨幅就已经放缓了。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3%,其中鲜菜价格下降15.7%,鲜蛋价格上涨4.1%;猪肉价格涨幅也开始放缓。受农产品生产周期自身的作用,加上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刺激,猪肉、鲜蛋、食用植物油等产品供给在今年年中左右将会明显增加,其价格水平也将出现明显回落。
同时,政府政府抑制通胀的坚强决心和有力行动也稳定了社会通胀预期。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放缓的情况下,央行还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中央刚刚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再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确保重要产品和物资的有效供给。在这些措施下,社会通胀预期已开始降低。
可以预计,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部分农产品短缺局面的逐步缓解,在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仍然是供大于求的基本背景下,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将出现明显回落。正是因为有这种判断,有关部门才下决心较大幅度调价。否则,调价措施不太可能出台。
2.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导致国内产能下降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以来涨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为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必须逐步理顺价格关系,让价格发挥刺激生产、抑制消费的基本功能。
3.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5月份以来,资本市场基本处于单边下滑的态势, 跌幅高达30%,尤其是石油石化类股票下跌较多。这种下跌与经济基本面下滑、市场信心缺失有关,也与周边股市的影响、企业利润下滑有关,而这些都与石油价格有关。理顺价格关系,有利于消除企业的政策性亏损,通过稳定大盘篮筹股来稳定股市。
二、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影响
由于价格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调价在短期内会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成品油调价能促进投资和生产成本合理化,抑制投资和出口过快增长,促进总需求的平稳增长,促进总供求关系均衡,有利于抑制通胀,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不会很大
成品油价格上调对CPI的影响包括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直接途径是导致居民消费价格中的交通运输、水电燃料等消费类价格指数上升,其影响大小取决于成品油的调价幅度以及它们在CPI中的权重。间接途径是通过影响生产者价格(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来影响CPI,影响大小取决于企业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程度。
由于交通通信类产品在CPI中权重在11%左右,其中的车用燃料(以成品油为主)在CPI的权重不会超过3%;居住类在CPI中权重在14%左右,其中的水电燃料在CPI的权重不会超过7%。所以成品油及相关产品在CPI中的权重不会超过10%,只要控制好价格调整、价格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就不会导致CPI 的大幅上涨。成品油的适度调价也会使生产资料价格有一定上涨,但由于这两年企业利润率较高,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无论是成品油生产企业还是下游企业的成本消化能力都比较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此次成品油调价幅度在15-20%之间,对6月份当月CPI增速的影响在0.8-1.0个百分点左右,对6月份当月生产者价格增速的影响在1.0-1.5个百分点左右;可能使全年CPI增速增加0.07-0.08个百分点,再考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间接影响,调价导致的全年CPI涨幅也不会超过0.15个百分点,影响并不会很大。实际上,此次调价只是将“油荒”等隐蔽性通胀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显性的通胀。
2.对社会和谐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私家车的普及,成品油在城市居民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调价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一定影响,对农业、公交等行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油价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次调价,家庭石油消费大概会增加100多元,由于近两年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对于大部分有车族来说,影响不会很大。又由于政府在调价的同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对种粮农民、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实行财政补贴;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实行财政补贴,运输价格不提高;从7月份起,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补助15元,农村增加10元。同时,不调整出租车价格,不调整液化气、天然气、铁路客运价格。这些举措,能较好地减少调价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控制调价连锁反应,保证社会和谐。
三、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条件
此次调价之后,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价格仍有较大差距,在短期内仍有调价的压力,在长期内则有必要加快成品油等定价机制改革,理顺价格关系,让价格真正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节功能。
我国既定的石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是要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能够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这个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坚持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前提下,建立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建立对部分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的机制,相关行业的价格联动机制,石油企业涨价收入的财政调节机制,以及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综合考虑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承受能力,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可以看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必须同时具有以下几个宏观背景:一是CPI涨幅不大,走势平稳;二是国内石油供求矛盾缓和;三是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平稳;四是其它能源供应相对充裕;五是与资源税、消费税改革时机不冲突。这几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CPI上涨情况。
四、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
综合以上五大因素来看,今年我国成品油价格全面改革的时机不太成熟,但成品油价格还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
1.全年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受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极端气候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我国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首先,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的传导压力加大。
受供求关心紧张、美元贬值、投机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以石油和粮食为代表的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前5月份,全球各种初级品和能源价格延续上年大幅上涨之势。国际油价更是站稳130美元大关,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
从历史来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各国通货膨胀率的不断升高,而通胀的恶化又刺激了避险资金不断地流入商品市场购买初级产品以求保值,从而进一步推高产品价格。2008年,如果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推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下行,同时导致大量投机资本从初级产品市场撤离,减少通胀压力;但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增大通胀压力。从目前来看,后一种影响在今年更大。因此,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的通胀压力加大。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5/11104.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