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蓄势发展—绍兴建筑业发展展望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十五"期间,绍兴建筑业在业界名声显赫,建筑业产值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目前,全市建筑企业达550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2家。建筑业从业人员70万人,队伍遍布28个省市(区)。"十五"期间的前4年,绍兴建筑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633.8亿元;2005年,全市完成建筑业结算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9%;下辖的5个县市中,有4个被命名为"建筑之乡",占浙江省"建筑之乡"的13
"十五"期间,绍兴建筑业在业界名声显赫,建筑业产值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目前,全市建筑企业达550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2家。建筑业从业人员70万人,队伍遍布28个省市(区)。"十五"期间的前4年,绍兴建筑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633.8亿元;2005年,全市完成建筑业结算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9%;下辖的5个县市中,有4个被命名为"建筑之乡",占浙江省"建筑之乡"的1/3,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大市。"十一五"期间,绍兴市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筑业发展,增强品牌优势和竞争能力,争取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社会贡献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领先全国地(市)级水平。(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从容应对复杂形势
"十一五"期间是绍兴建筑业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建筑强市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建筑业面临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绍兴建筑业经过"十五"期间的高速发展,已经是在很高的平台上运作。"十一五"期间,绍兴建筑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总体上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机遇,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促进建筑业实现更快发展。
1、"十一五"期间,绍兴建筑业发展迎来新机遇。第一、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十一五"期间,全球市场商机无限,众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工程承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东南亚、南亚、中东地区,建筑市场正在急速升温。第二、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虽然宏观调控的影响已初步显现,但我国正在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据专家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需投入1200多亿元建设相应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对市场的拉动效果将十分明显。此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对建筑业而言都是很好的发展机会。第三、从长远建设目标来看,今后几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城市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等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建筑市场十分广阔。
2、"十一五"期间,绍兴建筑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近年来,绍兴建筑业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地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各地对建筑业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僧多粥少"的现象日趋明显,加之进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国外优秀建筑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对绍兴建筑企业的挑战正在逐渐加大。二是信用制度缺失进一步加剧。由于一些地区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不诚信,影响了绍兴建筑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体制、机制瓶颈进一步显现。绍兴建筑企业制度建设尚不健全,防范风险的体系还比较薄弱。四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弱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承接"高、大、难、新、尖"工程的能力不够,具有全国影响和世界影响的标志性建筑不多。五是产业结构矛盾进一步凸显。建筑业结构尚不合理,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更大挑战。
二、努力实现发展目标
绍兴建筑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之前,基本实现建筑强市目标,全市建筑业产值达到1668亿,增加值达到299亿,上交税金达到50亿,更好地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作用,继续走在全国地级市前列。
经济总量:建筑业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以2004年产值758亿元为基数,年递增14%,到2010年建筑业产值达到1668亿,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经济效益: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持续提高,建筑企业赢利能力不断增强。建筑业增加值以2004年的169亿元为基数,年递增10%,到2010年达到299亿,占全市GDP的12%以上。
企业规模:特级企业达到15家,一级企业达到75家。全市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年产值超6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年产值超3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超15亿元的企业达到25家。
市场规模:以上海市场为基点,形成10亿以上区域性市场12个,20亿以上区域性市场5个,50亿以上区域性市场3个,100亿以上区域性市场2个。
结构调整:继续坚持"经营建筑"理念,积极实施"建筑业带动建材业"和"建筑业与房地产互动"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涉足国家投资和发展热点,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健全防范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行业诚信状况明显好转,招投标市场不断规范。工程报建率达到100%,工程招投标率达到100%.
科技进步:全市建筑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省内一流,全行业技术开发投入、技术装备率、动力装备率、机械化施工水平大幅度提升。"十一五"期间,争取省级科研项目5项,科技示范工程12项。
人才培养:培养并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基本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到2010年,争取一级建造师达到1800人,二级建造师达到3500人。
工程质量:建设工程质量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基本消灭影响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质量通病,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每年创省部级优质工程项目不少于25项。
施工安全:建立并健全建筑安全生产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防范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全行业施工安全状况实现明显好转,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着力完成改革任务
1、以市场开拓为主题,着力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一要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继续坚持收购兼并拓市场、小额投资拓市场、资本运作拓市场、企业品牌拓市场等,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沿海、沿江、沿边等新兴城市、中西部地区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为核心,进一步拓展外地市场。老基地抓辐射延伸,新市场抓启动巩固,并力求在一些地区有新的突破,逐步形成以上海市场为主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二要加快进军海外市场。进一步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发挥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三要寻求稳定的协作伙伴。抓住国外资本大量进入国内建筑市场这一契机,一方面可以扩大与国际工程承包商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学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2、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增强企业整体实力。一要做好企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需要、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培育并组建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密集、管理一流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投资、收购、兼并、上市、合资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实行跨专业、跨地区重组,形成一批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引导小而全、小而散的企业向"专、精、特、大、高、难"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使劳务分包市场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二要做好经营结构调整。坚持"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思路,进一步深化"经营建筑"的理念,加快促使企业经营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资本运作,抢先涉足能源、矿产、道路(铁路)交通等今后国家投资和发展热点领域;三要做好专业结构调整。按照"稳土建、壮市政、强装饰、兴公路、扩园林、拓水利"的思路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拓展地基基础、市政路桥、水电通信、设备安装、装饰装潢、园林绿化、钢结构等专业施工领域,走多层次、专业化发展之路。
3、以科技人才为核心,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一要加快科技创新,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优先扶持企业申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工法",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紧密合作,并形成良性互动机制;通过技术参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建筑业科技水平。二要增强人才意识,以优秀人才促发展。努力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建筑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三要加强人本管理,以练好内功求发展。提高经营和管理层次,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四要加大现场管理,以管理规范求发展。着力推进关键岗位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严格落实关键岗位和现场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进一步提升绍兴建筑业的软实力。
4、以市场监管为抓手,着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行和完善工程担保制度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完善工程结算和支付管理制度,建立预防拖欠信用评估和失信约束机制。二要进一步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努力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各方交易主体进入有形市场,继续加强网络数据库建设,推动电子政务,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行网上投标、评标和公示制度,切实增强招投标的透明度,实现阳光交易。三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法规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1/987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