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盛世危言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内容提示:对于日趋繁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有人这样评价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社会重视。然而,更多人指出它繁荣背后的危机。在北京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年会上,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后一种声音。
对于日趋繁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有人这样评价: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社会重视。然而,更多人指出它繁荣背后的危机。在北京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年会上,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后一种声音。(参考《建筑中文网》)
2月24日,由中国勘察协会园林设计分会主办、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吸引了全国150多家大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和规划设计公司,会议规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为期两天的会议日程安排很满,总共展示和交流了60多个大小项目,大到开发区、风景区的整体规划,小到公园、社区的局部设计,类型丰富,范畴广泛,其中一部分代表了目前国内同类项目的最高水平。
年会的成功和规模的扩大反映了行业的繁荣和兴旺。然而,活跃在各地风景园林市场的规划设计精英们不只看到了眼前的繁荣,他们尖锐地指出快速发展期中规划设计行业存在的制约因素。
学科定位模糊
短短几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覆盖的领域迅速膨胀,早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小尺度的园林设计,而是广泛参与到大地生态规划、区域景观保护与规划、国土景观资源调查评价等领域。当市场实践内容远大于学科原有内容,市场实践速度远大于学科的建设完善速度时,原有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学科定位在市场新形势下渐渐不再适应,有人甚至因此提出弃用“风景园林学”这个学科名称,而改换为“景观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朱育帆教授认为,学科名称是对行业的界定和基本认同,名称出现争论证明行业比较混乱。争论的时间越长,对业内的影响越不利。眼下正是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大好机遇,行业内部应统一思想,树立权威,使之有利于学科建设门类的完善和教育梯队的稳固。
天津园林设计院院长王洪成一句“在矛盾中前行”,概括出大多数从业者的心境。而上海意格景观设计咨询公司总裁马晓伟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关键在于行业要扩展而不是收缩,因此学科的建设必须跟着市场走。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的包容与并存,沟通与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新的市场领域我们风景园林不去做,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等其他行业同样会来做,为什么我们不迎头赶上呢?
教育滞后市场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市场的高速发展使从业者队伍迅速壮大。以北京为例,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由1996年成立之初的几个人发展到200多人;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由10多个人发展到90人;北林地景设计院的人数更是呈几何速度地增长。
由于市场需求和服务领域在扩大,大量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补充到行业中来,包括建筑师、园艺师、地理学者、环境艺术家、画家和雕塑家。他们既以各自的视角丰富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也为为行业带来一些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行业出现的问题都能在教育上找到根源”。朱育帆说,教育体制改革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速度。现在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主要有三类院校,农林院校、建筑规划院校及美术院校。这三类院校本身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方式有差别,培养的学生能力也差别很大,每年的毕业生有大量不合乎市场要求。
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总端木山说,因为市场形势好,增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公司招聘时从校名和专业根本判断不出学生的能力,只有通过他们的具体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才能大概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育体系的不规范性由此可见一斑。
文化回归迷航
年会上所展示的项目几乎无一例外都提到文化,这种进步是可喜的,但将文化这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恰当运用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文化回归的大船尚在迷雾中航行。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说,我国有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的文化是先进的,有很多值得挖掘,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所赏所用。他认为:景观形式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英国的地域特征是起伏的地形和大片的绿草,因此其园林多为自然式缓坡和疏林草地。英国人在这种景观中可以找到归属感,中国人则不能。因此,照搬国外作品是不明智的,它们不能让国人产生共鸣,因此文化价值并不高。
马晓伟说,文化从传统中来,是一种精神的延续,简单用符号来表现远远不够。现在各地做项目都注重挖掘当地传统文化,或在景区的中心设置历史题材的雕塑,或在适当的地点篆刻历史年鉴。这种与现实完全割裂开来的处理方式并不能凸显文化的价值,是对文化的一种误读。文化只有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其价值才能被永远保留。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4/710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