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胜概念在若干古汉字中的痕迹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内容提示:形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泛言之,相当于所谓“风景胜地”一类;严格讲,则为风水术形势宗专用术语。我们应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概念在城镇规划和建筑布局方面的实用意义。通常认为,其目的在于创造适宜人类生存的局部环境;上升到哲学层面,则可谓其意图是抽象出完美精神的空间模式。
一、前言
形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泛言之,相当于所谓“风景胜地”一类;严格讲,则为风水术形势宗专用术语。我们应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概念在城镇规划和建筑布局方面的实用意义。通常认为,其目的在于创造适宜人类生存的局部环境;上升到哲学层面,则可谓其意图是抽象出完美精神的空间模式。(参考《建筑中文网》)
《荀子。疆国》:“其国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也。”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琅琊城》诗:“表里穷形胜,襟带尽岩峦。”在浩如烟海的地方志中,形胜为一重要门目,或与沿革、疆域等门类平列,或在其下作一子目,记述俯拾皆是。宋《方舆胜览》记泉州:“形胜,其地濒海,远连二广,川逼溟渤,闽粤领袖,环岛三十六。”嘉靖《钦州志》卷一记:“灵山,三水襟裙,乌江旋带,……重岗叠翠,山川盘郁,地势融结。此一方之形胜也,古人建邑于此,盖不偶然。”
形胜的要素有三:汭位选址、坐北朝南和巽位排水。这些概念源出于华夏先民对中原大地的全面观察,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上升为牢固的心理意识。随时间推移,它们被染上日益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合理内核保存至今。在航天飞行属于神话,航空摄影无法想像的时代,我们祖先能准确认识中国地理的整体状貌,实为令人叹服的奇迹。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的突显,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风水术的合理内核。但这一古老的学术是那样地扑朔迷离,以至于数经努力,人们依旧难于将其系统中的科学和迷信两大成分割离开来。
本文以若干古汉字的形体分析为手段,探讨先民有关形胜的三要素的早期经验,进而尝试对风水术中合理内核的初形时间作一推断。古汉字直接来源于古代遗物,其可靠性远远超过书本文献。现代学者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往往以古文字分析为切入点。这一方面大量学术成果的出现使我们颇有信心,在深入研究之后,早已湮没的古代史实将清晰地再现。
二、选址
在风水术中,汭位选址也许是科学精神最强烈的一个要素。人类的早期聚落通常位于濒河台地上,这里土壤肥沃,易于泄洪,河流更在提供养生必需的水源以外,兼备舟楫和防御之利。汭位即河流弯曲的凸岸,先民至迟于商代便对其作为聚落基址的优点有所认识,安阳殷墟的宫室和坟墓都选址于河流凸岸,《周书。召浩》更明确记载了周公在为宫室择地时“攻位于 ”。
由于地心引力,河水由高往低流动。在上游,地表的剧烈起伏,导致河流弯曲;在下游,地表较平坦,河流的弯曲往往决定于河床两侧地质结构强度的差别。由于地质结构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绝对均匀,所以地球上没有直线的河流。流体运动的规律是,凹岸回转半径大于凸岸,流速也大,流体下层会发生自凹岸向凸岸的横向运动,使凹岸底部泥沙趋向凸岸堆积。滴水可以穿石,何况奔腾不息的河流。这一现象对傍水而居的人类来说,具有生命攸关的重大意义。凹岸底部被淘空意味着地表基地的崩溃,凸岸延展则在确保基地无虞以外,更使面积越来越大。
商、周以降,我国古代的城镇规划和建筑布局大多遵循这一原理,将基地选在河流凸岸——汭位。经过长期无数的实践,源于科学的认识逐渐异化为毋庸置疑的图形崇拜。北京故宫天安门前的金水河,太庙前的玉带河,全国各地孔庙前的泮地以及民居前的半月池,无不散发着强烈的汭位意识。
甲骨文中的 ,小篆作 ,《说文》释为畴:“耕治之田也,从田,象耕屈之形。”形体分析,为耕田没有什么问题,但说整字“象耕屈之形”则大可怀疑。从汭位着眼,耕田面积的增减是与生存密切关联的大事,决不可等闲视之。如此,我们有理由将 视做河流的两个凸岸,将 和 视做两块耕田。
三、坐北向南形胜的这一要素与我国整体的地理、气候相关,它使我们的居所具有四季朝阳、夏季通风和冬季御寒三大优点。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由于太阳的垂直照射点终年往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阳光一年中的每一天都从南方射来。阳光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人类健康更不可缺少,其重要性毋庸赘言。我国是季风现象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夏季主导风向来自东南太平洋,很有助于减轻酷暑;冬季主导风向来自高纬度的亚洲内陆冰原,每年都有几次强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在寒潮作用下,中国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较平均气温低10℃左右。在取暖手段欠发达的古代,低温对人类健康形成极大威胁,最有效的应对方法莫过于居于山南或封闭住宅北面。
向字在甲骨文中作 .《诗。豳风。七月》:“塞向◆户。”《毛传》:“向,北出牖也。”《说文》沿袭之。《毛传》是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但学术界早有公认其内容并非全然正确。将 释为北窗,可能是其谬误之一。形体分析,倘果如此,则 为北墙示意。但古豳地为今陕西,考古发掘表明,房屋通常是坐北向南,北面示意应为 ,东、西两面示意方为 .再从结构上看,陕西房屋采用土墙承重,山面应保持完整墙壁;只有南方的干栏式房屋,才可能在山面设门开窗。
如果将视做地形的平面示意,则一目了然,为四条山脉呈环抱状, 为聚落或住宅。依惯例,古人作图以上为北,此字明确表达了坐北向南的意识。实际上在古文献中,向字除用于地名和姓氏以外,一般意义都是朝向,诗经中的问题是孤例。
四、巽位排水巽,八卦之一,方位东南。
《易。说卦》:“巽为木,为风。”中国地形大体为西北高,东南低,黄河、长江等大河大江都从高山流向海洋,巽位排水即其整体状貌的概括。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镇和建筑群的排水方向为东南,是行之有效的技术处理,也是人类宇宙观的体现。在某些地区,局部在形西北低东南高,建设者执着于巽位排水,便反映了深层的观念存在。此时,这种观念已与科学脱离,进入人文范畴。
约从商代开始,巽位排水便为中国建筑的习惯做法。在对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确定东廊下埋没着朝向东和东南的两组陶管。在对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四合院建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确定后院有卵石垒砌的暗沟,方向朝东;前院地下有陶管,方向朝东南。
在甲骨文中,水字主要有二形,和《说文》采用后一种形:“ 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批评:“中有微阳之气之说显非造字之本意,当为后世阴阳家所附会。”
然而从巽位排水角度看,“微阳之气”一说实在巧妙。分析水字在甲骨文五期中的不同形体,我们可明显看出巽位意识的确立。以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为例,水字第一期的六形各为:曲线方向皆从西北朝向东南,即巽位。难道这仅仅是书写的偶然巧合?
渠字甲骨文无,金文有。在《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之且辛尊中有一字作11,在甘肃泾阳出土的商周青铜尊上有一字作.李逢先生认为,皆渠字,1似回流,或 似城郭,整字都像“一水穿城”(《东夷杂考》P.125)。
无论这两个金文是否为渠字,其像人工水道之形是可以肯定的。回流皆从西北趋向东南,正如甲骨文水字的晚期形态一样,有“微阳之气”。
倘若晚期水字的“微阳之气”可以肯定的话,那么从 向 的转变就意味着我们祖先对中国地理的整体把握。甲骨文第一期相当于殷商武丁时期(公元前1238 ~1180),可能即巽位意识的滥觞。
形胜概念的初步确立大约也在此时。从商代的历次都城来看,初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与形胜要素大体吻合,但这只是商灭夏时的临时都城,商汤的另外两个都城——商丘附近的南亳皆与形胜无关。仲丁时迁都于◆——今河南荥阳北,符合形胜要求,但不久河◆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再迁于庇——今山东梁山、郓城之间,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皆未考虑到形胜的要求;直到第十代君主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商人定都。洹水自太行山发源,从西北流向东南。考古发掘表明,宫室和坟墓都位于河流凸岸。以风水术形势宗的观点看,殷墟的主要欠缺是宫室所在的汭位凸向北而不是南,因而不符合背山面水的要求。从盘庚到武丁,中间还有小卒和小乙两个君主。由此推测,定都安阳小屯村之初,形胜概念尚在系统完善的过程之中。
甘肃泾阳出土青铜尊上的 ,综合体现了汭位选址、坐北向南和巽位排水三个要素,因而可以视做形胜概念的总结。战国时秦灵公居泾阳,即此。在泾阳城南,泾河由西北弯曲流向东南。司马迁称“秦,形胜之国也”,应该说十分准确。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1/707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