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化建设工程:绿化招标正热

收录时间:2006-07-20 00:42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绿化美化是“绿色奥运”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奥运场馆主要绿化建设项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化建设工程的招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延伸阅读:北京 奥林匹克 奥运 建设工程 绿化

    “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绿化美化是“绿色奥运”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奥运场馆主要绿化建设项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化建设工程的招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参考《建筑中文网

    为实现“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的目标,加强奥运绿化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北京市园林绿化中心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北京市有关法规,并开发利用高新技术手段规范开评标过程,努力打造招投标“阳光平台”。

    招投标:严格把关全程监控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化建设工程总面积约680万平方米,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预计总投资额约18.3亿元,新植苗木约30万株。该公园分南北两园(中间五环路隔开),北园区总面积300万平方米,主要以栽植树木、调整植物为主。南园区总面积380万平方米,主要突出景观为“一山一水一中央”,其中人造景区绿化山体高48米,面积42万平方米,湖面面积40万平方米。

    该公园计划分5批次10个标段在北京市园林绿化招投标市场公开招标,目前已有3个标段招标完成。

    首宗奥运绿化项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区面积为196万平方米 计划投资总额1亿多元;该项目已于1月19日至3月7日按照招投标运行规则和程序完成公开招标。南区3号地面积1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约2200万元,已于2月22日至3月29日完成公开招标。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区1号地面积约29.7万平方米计划投资额约4400万元。该工程分两个标段,4月3日发布公开招标公告后,评标委员会对30家京内外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进行了投标资格预审,最后确定了7家企业入围进入投标阶段。5月10日,评标委员会对II标段7家投标企业进行细致评审,最终确定北京乾建绿化工程公司中标,并在网上公示中标结果。

    5月24日,评标委员会在对I标段7家投标企业的商务投标文件进行核实时,发现其中6家投标企业的工程清单均存在与招标文件条款不符之处,遂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决定此次投标活动的投标文件为废标,建议招标人重新组织招标。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北京奥运场馆工程建设监督办公室,北京市监察局,朝阳区审计局、监察局以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审计监察处、业主单位和园林绿化招标办的工作人员等通过监控屏蔽系统,对资格预审、开标和评标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

    开评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

    为确保奥运绿化工程招投标活动公平、公正、廉洁,北京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坚持“十公开、十不准”规定,在开评标阶段,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创造公平、公正的评标环境

    一是开评标区监控科学化。把开标室和评标室分开,设立开、评标区总监控室,安装手机屏蔽系统和语音、影像监控系统及内部专向电话,对开标、评标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建立评标过程监控记录制度,及时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

    二是评标专家抽取自动化。建立“评标专家随机抽取语音通知系统”,抽取时由电脑自动告知专家参加评标的时间、地点,被通知专家可将“同意参加”或“放弃参加”评标活动的意愿反馈给系统。同时设定三重密码,包括抽取人在内的所有人员都不知道专家评委名单,只有在评标前半小时密码才自动解密,增强了保密性,使专家评委“隐身”打分,遏制暗箱操作。

    三是开标人员规范化。严格控制开标人员范围,规定由市场办专管人员进行开标记录监督,评委不得参与开标活动,防止评委与投标人非正常接触,保证开标活动的严肃性。

    四是监督专家评委制度化。制定《园林绿化项目评标专家管理暂行办法》,从评标前、评标中、评标后三个阶段对专家评委的行为进行监督,与评标专家签订廉洁公正评标责任书,并对评标专家进行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专家评委的自律意识。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7/495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古木花厅一个积极的城市外部空间

从奥运看绿色节能材料走进生活

奥运场馆建设:“两大经典”越过难关“三大理念”同步落实

实施绿色奥运推动绿色照明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自动喷水灭系统设计及调试

申奥成功带给装饰业的冲击和影响

奥运三大理念催生工程项目管理新经验

奥运场馆,精彩与挑战并存

建筑的表达需求与结构设计安全

走出绿化中的几个观念误区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