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园囿万牲之园
-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 四川雅安名山县涌泉村抗震小学的设计理念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 洛阳洛南新区雅安新城结构设计
-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方案
- 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民居的热适应性
- 西气东输工程中长输管道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与应用
内容提示:提起北京动物园,许多北京人都会从心底涌出一股温馨的暖流。那熟悉的三拱门不仅是一个公园的建筑标志,更成为了人们童年回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4月15日,北京动物园迎来了它的百年华诞。这天的动物园依旧是这样一幅画面孩子的笑脸、探求的目光,动物们的安适、悠闲,大人们心灵回归般的纯真……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写在北京动物园100华诞之际
提起北京动物园,许多北京人都会从心底涌出一股温馨的暖流。那熟悉的三拱门不仅是一个公园的建筑标志,更成为了人们童年回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4月15日,北京动物园迎来了它的百年华诞。这天的动物园依旧是这样一幅画面:孩子的笑脸、探求的目光,动物们的安适、悠闲,大人们心灵回归般的纯真……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参考《建筑中文网》)
为什么这样重要的日子没有举办重大的庆典活动呢?宣传科长叶明霞对记者说,北京动物园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实现的目标还很多,我们只是想通过实实在在的不懈努力,照顾好动物、改善兽舍的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回馈社会。
■万牲之园,百年巨变
“北京动物园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动物园副园长王保强这样对记者说。
明代时,北京西直门外通往西苑的路上有一片皇家庄园。清康熙时,此庄名为“福安庄”,嘉庆年间,又改名为“乐善园”。该园西侧为满族贵族固山贝子祖先留下来的一片园林,名曰“三贝子花园”,为清代某郡王的三子福康安贝子的私人园邸,后来几易其主,于光绪五年时为清廷所收,并入“乐善园”。据称,现在北京动物园正门的雕花三拱门就是“三贝子花园”时期留下的。1906年4月15日,农工商部向清政府请旨批地,兴办农事试验场,旨在开通西学,振兴农业。在乐善园等皇家御苑的基础上筹建了当时的农事试验场,占地1.5公顷,形成了动物园的雏形。1907年,一些大臣们为讨好慈禧,从国外买回老虎、狮子、斑马等动物,放在农事试验场,“万牲园”因此而得名,这便是北京最早的动物园。1908年,即光绪三十四年,万牲园开始对外售票营业。当时,园内展出动物的地方非常小,动物的种类也不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万牲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使该园面貌焕然一新。1955年4月10日,正式命名为北京动物园,成为全国最早开放的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内古迹众多,园中至今仍保留着多处体现皇家古老园林风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经过不断修葺改建,成就了今天的池水漾漾、草木依依、园地广阔、整洁有序,拥有国内外大量珍稀动物的大型城市动物园。并且,以其厚重的内涵,成为大众触摸历史、传承文明、保护生态不可或缺的科普教育基地。
知情人向记者历数了北京动物园内的古迹。位于北京动物园西北部的畅观楼,建成于清末,是昔日皇家惟一一座郊外西式行宫,供慈禧来往颐和园中途休息;位于北京动物园东北部的豳风堂,建于清末;畅观楼南面的鬯春堂,建于清末,1912年4月至12月,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时曾居住在此;东西北楼建于清末,1912年,孙中山先生参加在农事试验场举办的欢迎会时,曾在此处同与会者摄影留念。荟芳轩、由南北两个半圆廊合而为一的牡丹亭、长方形敞亭松风萝月建于清末;1933年为纪念法国生物学家陆谟克而建的陆谟克堂,目前由中科院植物所使用;猴山建于1943年,是北京动物园惟一保留的一处旧的动物兽舍,虽经多次维修改造,但基础始终维持原状……“北京动物园的命运同中国的命运息息相连,同荣同辱。”在动物园工作了30多年的老园长冯友廉对记者说。动物园在1906年开园时展出动物80余种、138只,在经历动荡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园内只剩下13只猴子、3只鹦鹉和1只瞎眼的鸸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动物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代表中国的北京动物园汇集了世界有代表性的各种动物,到目前为止饲养动物种类457种,4461只;淡水、海水生物1000多种,5万余尾。
■公益园林,启蒙民众
冯友廉园长对北京动物园有着深厚的感情,虽说早已离休,但每天还依然坚持到动物园蹓弯。他开玩笑说,如果大熊猫生了小熊猫,他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被告知,跟自己得了孙子一样高兴。目睹了北京动物园30多年的变化,他十分感慨。他说,北京动物园是北京市区一个独特的教育、休闲场所,对民众的科普教育是功不可没的。当前,每年有超过600万人次的游客来动物园与动物亲密接触,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动物园科普教育也在不断创新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性教育,它是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基地,是向广大游客宣传动物科普知识,唤起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科学意识的生动课堂。
北京动物园以野生动物展示为主体,在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的动物保护和社会公众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向强调环境、生态多样性、动物福利等方面转变。冯园长对记者说,现在动物的兽舍和展示环境与原来不可同日而语了,在原来的陈旧的饲养动物的展览形式下作了很多的改进,比如,利用现有动物兽舍条件进行仿自然生态景观的改造,先后完成了企鹅馆水池、水獭水池循环水系统改造;金丝猴馆南侧涉禽动物展区湿地改造;新建横斑獴等动物的室外展舍;节尾狐猴兽舍改造;叶猴馆运动场扩建、新建水禽湖南岸游人参观平台;近6000平米的非洲动物区的建成,一改以往笼养单一动物的模式。动物园不仅为动物创造了理想的生存繁衍环境,而且也为游人展现了动物的生活状态,拉近了游客与动物间的距离,满足了游客的观赏心理,让游人在休闲中体会动物园特色文化的魅力。2005年9月,公园模仿华北地区自然湿地的景观环境,创建了一处3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并在此种植了大量的香蒲、芦苇等湿地植物,放养了5种10余只大型水禽,使这些大型水禽在一个舒适、恬静的环境中生活。动物展示水平及动物福利待遇的提高,使园内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动物繁殖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繁殖的动物有大熊猫、长颈鹿、金丝猴等等。这些努力,使游客在方便观赏动物的同时,接受到较全面的动物生态、动物福利等科学知识,进一步发挥了北京动物公共教育作用,提升了公园形象。
据了解,北京动物园还起到国际动物园的角色,多次在我国的外事活动中起到桥梁的作用。1972年,中美领导人实现历史性的会晤,中国领导人将北京动物园的一对大熊猫送给了美国人民,在世界外交史上传为一段佳话。目前,北京动物园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园建立了友好关系。许多国家及知名人士赠给我国政府和人民的礼品动物都在这里饲养展出。
北京动物园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大众性、稳定性、时代性等特点。在北京动物园工作了多年的高级畜牧师李福来老人一语中的:北京动物园不仅能诠释过去、展现当代,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人的“教化”作用,能影响个人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同时它已经成了老百姓身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百年园囿,万牲乐园,和谐天地,秀美园林。”今后,北京动物园将继续沿着有利于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在宽广的时代舞台上,承担着对民众潜移默化的文明启蒙。
作者:肖红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4/4587.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