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岂能年年塌方?
- 建筑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与信息化解决方案
- 木结构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评价
- 绿色建筑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研究与实施进展
-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设计
- 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实施策略
-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
-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 室内装修影响空气质量实测分析及对策
- 保山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预测
内容提示:平遥古城墙——这个已有6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接连3次坍塌。这一事实已引发人们的深深担忧六百年的古城墙未来是否会在我们面前一段段地塌落,最终从我们的眼中消失。这一事实也在向我们呼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平遥古城墙——这个已有6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接连3次坍塌。这一事实已引发人们的深深担忧:六百年的古城墙未来是否会在我们面前一段段地塌落,最终从我们的眼中消失。这一事实也在向我们呼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平遥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平遥旧城基础上扩建改造而成的砖石城墙,一直以保护完整而著称。明清两代500多年间,历经26次修葺、增补,形成现存的形制与规模。1997年,平遥古城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参考《建筑中文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和山西省先后投入625万元用于古城墙等的修缮保护,其中古城墙本体修缮费用170万元。地方政府累计投入573万元用于古城墙局部修复加固及周边散水修缮保护。1993年,平遥县政府对古城南门瓮城进行了修复和加固。
2005年8月,有关方面将古城墙勘测报告上报国家文物局,共勘测出安全隐患52处,其中主要险情点26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古城墙的马面、外墙、瓮城和角台上。专家们提出对安全隐患悬挂危险警告标志牌、设置监测点等建议,对其中26处大隐患提出了临时支顶、设置围挡、封闭入口、限制游客数量等应急保护措施。此前的2005年7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专程视察平遥古城墙,当即决定国家文物局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城墙保护。平遥古城墙第3次发生坍塌后,单霁翔在第一时间获悉了消息后,立即组织一个由国家文物局委派的、包括建筑结构专家和土遗址保护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前往平遥。应该说,这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对平遥古城墙的保护,还是比较关注的,也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那么,平遥古城墙这几年连续坍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根据记者调查,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日益增多的游客使古城墙肩负难以承受之重。自从平遥古城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来此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尤其近年来每到黄金周,游客更是摩肩接踵,数以万计。去年,平遥古城墙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是申遗之前的20多倍。据了解,在平遥县的旅游发展规划里,预计在未来5年内,每年到平遥旅游的人数将增加到200万人次。平遥古城墙能否承受如此之重,让人担忧。
二是保护力度不足,技术问题难解决。古城墙年久失修,似乎至今仍未引起一些部门的足够重视。地方政府在对平遥古城墙的开发和保护中,侧重于旅游开发,尽管对平遥古城墙的保护做了一些工作,但显然还远远不够。记者看到,就在离这次坍塌处不到100米远的地方,七八个孩子在城墙裸露的夯土层斜坡上玩耍,孩子们的小手在城墙上或深或浅地挖着土洞,并浇水和泥取乐。一位老人告诉记者,政府缺乏对老百姓保护城墙的教育,孩子们经常在墙上玩,既损坏城墙,又存在危险,但从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做。在平遥古城内外步行时记者还看到,时常有人在城墙根处小便,没有人制止。而外城墙根更是显得脏乱差,既有倾倒垃圾的,又有泼洒污水的,还有在城墙根做买卖的,这些都对城墙保护构成了威胁。另一个是技术问题。据了解,由于保护城墙的维修工程技术含量很高,所以上至国家文物局、下至地方文物部门对保护方案的制定都非常慎重。因而保护方案出笼的速度显然慢于城墙坍塌的速度。平遥县政府2005年底曾委托有关资质单位制订平遥古城墙全面维修保护方案,但3个月过去了,城墙发生第3次坍塌,这个方案至今还未能交付。
三是缺乏严格的保护责任制。其实早在平遥古城第1次倒塌之后,有关专家就曾忧心忡忡地表示,城墙倒塌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管理不善、保护不力、执法不严、无序开发有很大关系。有的人认为,保护城墙没有责任制不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委员说:“古城遗址的保护不应该是突击性和阶段性的,要时时监控。”她还表示,在文物富集的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应该在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中占更大的比重。
建筑时报·谭博文 刘畅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4/433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