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IT),加强工程现场管理
- 工程爆破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实施问题和建议
- BIM技术及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 建筑扬尘污染监控平台中的Kerberos协议改进
- 云计算安全研究参考文献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5):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4):云计算安全技术框架建议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3):云计算安全现状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2):云计算安全挑战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1):云计算发展趋势
- 大型集团型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探索
内容提示:针对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工程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矩阵化管理。同时,提出了构建信息平台的实施方案,阐述了保证工程数据信息平台数据的有效性的手段。对在新的管理手段实施情况下的人员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并展望了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Enhance the Control of Engineering Site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 : 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feature of site management and aims at building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y the way of IT to executing matrix management .it gives the ideas about how to building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and how to keep the datas from the platform effective .it also tells us the new detailed training plan of the employee when new managements are carried out,and view the IT' s developing trend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t the last.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rol; engineering site
1 引言
目前国内的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仅局限于业主这个角色。一个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包括:业主、承包商、监理和设计四个角色。在这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业主起到主导作用,在资源配置上业主处于优势,因此国内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业主方走在了前列,如三峡总公司的TGPMS。一个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费用的发生,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都来自现场,工程现场状况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把水电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延伸到工程现场,工程现场信息是项目管理的基础信息,是进行管理决策根本依据,因此能否对工程现场第一手信息进行有效控制,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成败。利用信息技术(IT)手段,可以加快信息的搜集、处理,提高决策速度,达到迅速、有效的进行项目管理。(参考《建筑中文网》)
2 两种项目管理手段的对比
传统的项目管理,现场信息从承包商施工作业面到承包商项目部,承包商项目部将现场信息和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向监理反馈,监理向业主主管现场的工程部反馈,遇到工程部权限外的事情,工程部向相关部门反馈并协商解决,直至拿到管理高层决策。整个信息流程如图1。
每一个中间流程的信息中断,都会导致信息链的中断,每一个中间层的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最终决策的失误,进而导致工程建设投资增加、进度滞后,随之带来安全、质量等问题。先进的矩阵化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IT)技术的结合,达到信息沟通准确、便捷。承包商和监理作为两个不同职责的角色在工程建设中扮演了直接面对工程现场的角色,他们对工程现场信息了解更直接,更准确。承包商和监理分别收集了现场信息,以报表的形式输入计算机数据库中,经过数据库自动运行管理,业主、监理、承包商、设计根据自己的职责,管理系统赋予一定的权限,提取需要的数据报表,作为决策依据。流程如图2。
业主各部门(工程部、计划合同部、技术部)信息的获取都处于同一个平台上,各个部门根据自己主导职责在数据库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其他部门也可以在数据库中读取分析这些信息,但决策权限仅限于主导部门,这体现了现代矩阵式管理理论的精髓:同层次部门对工程现场状况相对无限的知晓权,和有限的处理工程问题的决策权。
3 数据库的桥梁作用
如图3所示,处于工程现场的承包商和监理,每天通过工程报表描述工程每天的进度、质量、安全及承包商的资源配置等参数,并将工程报表汇总到数据库中,业主的中层决策通过分析数据报表得出相应的处理工程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将重大工程问题的分析报告汇报给高层决策层,辅助高层进行决策。
如图4所示,信息流在物理结构中的流动过程:工作面的承包商工程队,监理部的现场监理通过手机、移动终端等工具分别向承包商项目部和监理部汇报每天的工程报表,描述工作面的工程面貌。承包商项目部和监理部将收集的工程报表输入到计算机中,并将信息传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将上报至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生成业主各个部门所需要的工程报表,并依据报表数据下达指令,进行项目管理。
4 现场数据的有效性
现场数据信息形式包括:每日工程报表(资源、进度、质量、安全等),施工工艺(流程)文件,工作面图像数据,视频数据,语音数据等等。确保现场海量数据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4.1 数据来源的多样化
对现场数据的采集采用两条途径:监理和承包商采用独立的、相同工程报表格式,对同一个工程现场进行描述,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4.2 数据的一致性
对监理、承包商分别上报的工程数据,在数据库中利用事先设定的对比程序,采用计算机进行比较,找出不一致的数据。工程部作为业主的管理现场的职能部门,通过对比数据报表派出业主现场代表,进行数据的核实,保证监理、承包商报上来的数据的一致性。对上报不真实数据的一方进行经济处罚。
4.3 数据的真实性经过计算机对比,数据库中的绝大多数肯定是相同或相近对相同的数据。对相同和相近的数据,工程部要根据一定的概率进行抽查,抽查的数据样本要足以保证被抽查总体的相似性。
5 新管理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信息化技术(IT)支持的工程现场项目管理,可以更好地进行分工,这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提高员工的社会适应能力。
5.1 协调分工
信息核查员:主要核查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可以对上报信息得到自己的结论和处理方案;信息分析员:有经验的员工,对上报数据提取出的数据报表进行分析,得到自己对工程各个方面的结论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案,在自己权限内对方案具有决策权,但其决策只限于单个项目;系统分析员:对整个场内的各个项目的进度等具有全面的分析能力,得到的报告,用于上层决策。
5.2 新员工培养
新员工可以经过短期培训,从信息核查员开始。通过某个隧道开挖过程的控制管理来说明新员工的培养过程。首先对新员工进行隧道开挖知识的短期培训,在短期培训中新员工了解了隧道开挖质量的评价参数,能够根据评价参数判断隧道开挖质量的优劣。隧道开挖过程的工程报表有:掌子面进尺、衬砌进尺、半孔率、工作资源配置表等参数。数据库分析报表上显示,承包商和监理上报的数据在衬砌进尺、半孔率上不一致。工程部派出某个新员工到现场进行数据核查,在数据核查的过程中他能判断隧道开挖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数据不一致产生的原因及隧道开挖中存在的问题写出自己的核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新员工就能逐步培养自己项目分析管理的能力,逐步过渡上升到信息分析员和系统分析员,对单个项目及多个项目关系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评价报告。
6 信息技术支持现场项目管理的趋势
在信息化支持项目管理的初期,可以利用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报表来支持现场项目管理,当数据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后,可以基于GIS平台,将数据报表可视化,达到既直观又量化的管理评估工程项目的整体状况,服务工程决策。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1/9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