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非表皮因素的介入对于建筑造型和表皮特色的影响

收录时间:2005-08-08 16: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本文从能够直觉表现建筑造型的建筑表皮入手,将建筑表皮分为两种最基本的类型重表皮(石材,混凝土)和轻表皮(膜,玻璃)。

延伸阅读:建筑造型 视觉体验 轻表皮 重表皮

    摘要: 本文从能够直觉表现建筑造型的建筑表皮入手,将建筑表皮分为两种最基本的类型:重表皮(石材,混凝土)和轻表皮(膜,玻璃)。(参考《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 建筑造型 视觉体验 重表皮 轻表皮

    一:建筑造型与建筑的审美体验

    当我们推敲一幢建筑是否富有表现力的时候,通常都是从首先直觉的感受到这幢建筑的建筑造型开始的,即它与环境的关系,它的形体组合,它的光影变化,他的材料呼应等等。很多的建筑的诸多被分析为它之所以富有表现力的原因,也常常停留于建筑的表皮性因素。无可否认,对于一幢建筑来说,表皮带给人的美感是最直接,最形象的。然而设计并不是对外形的简单美化,而是有实际的功能的意义的。设计的目的就是把这种功能性的目的转化到具体对象上的过程。虽然说在建筑的审美体验中,对形式的审美体验是使一栋建筑富于美感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技术的表现力不仅体现在建筑的整体性格特征方面,同时也影响着建筑的形式语言,建筑的每一个局部,每一个处理手法,甚至装饰,都有着使用技术的影子。具有好的技术和功能的建筑形式后来会转化为美的形式。对于建筑上许多美的形式,我们都可以从他的演变的历史上找到某种技术上的原因。所以,对于一幢建筑的整体性格和美感的把握,如果单纯仅仅对表皮进行分析常常会显的苍白无力。也就是说建筑的非表皮性因素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建筑的美是技术与艺术综合的美。

    突然想起一句形容美人的话:冰玉肌肤。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是一些非表皮因素(如血脉)等隐于肌肤这一纯粹表皮因素之后却约略可见所产生的独特魅力,这与我在这里所要说的建筑造型的原则或者是建筑审美观点实出一辙。我所要说的,也正是透过建筑的表皮所感受到的非表皮性因素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对于建筑审美感官的刺激,以及建筑感的多维体验。我所强调的非表皮性因素的介入,当然也该有他介入的必要和必然。如何才能是非表皮性因素介入到建筑造型的审美体验中呢?当然同时也依赖于建筑表皮的质感和形式。

    二:对于建筑表皮分类概念的形成

    表皮性研究是当代的一个重点,和极少主义可以拉上关系,和眼下正时髦的赫尔佐格/德穆龙,zumthor可以拉上关系,kollhas也提到这个问题。然而真正把表皮作为独立的对象来考虑和研究,还是因该从现代主义开始。柯布在《走向新建筑》里提出体量,表皮,平面三要素。之后在他的新建筑五点中有一点也重申了自由立面。表皮由此具有独立的特性并且是具有独立“人格”。表皮是有层次和关系的平面, 表皮和平面从某种意义上是等同的, 都是体量的肢解元素。

    单凭个人的直觉,现代建筑因为技术的发展,表皮的分类很多种。

    比如在国外,由于经济实力,建筑表皮在实际上分为:重表皮和轻表皮。但是在国内,由于技术水平和资金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已有的建筑都是重表皮。传统的石材和混凝土,就是重表皮,重表皮的特点是和内部功能,或是和结构联接紧密(这里指的不是大师的试验作品,而是普遍性建筑)。这样,从建筑的表皮,就能够推出房间的用途重表皮有两种

    区分:一种是结构型重表皮,一种是功能性重表皮。

    结构型重表皮,比如承重的墙体。从某种意义上更为接近传统的建筑,他的装饰性,很多都是通过无谓的附加构件完成的。好比早年要做个雕饰什么的。和轻表皮自然表现出的线条不太一样。功能性的重表皮,如果是依赖结构的,则结果和上面的表述类似。如果是脱离结构的,如框架建筑,则其表达和功能联系紧密。如:横向的阳台板和窗下台还有一种重表皮是不属于上面两种类别。这是外露的结构支柱,这种外层支柱,是表皮的一部分,但是是借用的表皮,严格来讲是属于体量范围的。

    所谓轻表皮,就是指膜,玻璃,片木,铝和钢等材料的建筑立面。

    这种立面表皮,基本是和结构分离了,作为独立的表皮而存在。其装饰性和功用性都比较明显,特点是技术性强。同时,如果是膜,PVC和玻璃这类材料,它和建筑的功能联接比较弱。轻表皮虽然工业化强了一点,但是他们也不是和功能,装饰没有联系。反之,比重表皮更能体现装饰性。因为材料和结构的分离,使得他们的装饰度更为自由。主要表现在:建筑立面的线条,如果是玻璃材料,主要以附件(如:活动金属百页或是呼吸幕墙的功能性进风条)来表示横向的线条。幕墙给出的是面,透出的楼板是第二层隐性表皮横线条。所以,如果轻表皮是幕墙材料,会发觉强调横向表现的建筑很多。如果轻表皮是铝,则更容易以块状面线条表达。如果轻表皮是片木,强调传统的装饰感更为激烈些。

    二:建筑表皮概念意义的变迁

    柯布在《走向新建筑》里曾把建筑划分为体量、表皮和平面这三个要素。他把它们称为给建筑师的三个备忘。我认为是针对他以前的时期所提出的论点。因为当时技术的进步,影响了整个传统的建构方式。在没有混凝土,框架,大面积玻璃之前,最古老的建造方式中,对大多数建筑来说,表皮作为和支柱一起承受屋顶重量的一部分,是建筑体量的以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时期的表皮,所能自由发挥的只有附加色彩,美术等装饰。而当技术和意识发展到柯布的时期,表皮已经完全有可能和结构分离了。在这种情况下,柯布的意图是提醒和总结新的,以区别过去的现象在柯布看来,体量作为纯粹几何体块的创造是建筑艺术的基础,平面是建立三维体量的手段或生成要素。但是确切地说通过平面并不能真正达到建筑。而表皮的处理可以强化或破坏体量。柯布认为“体块被表皮包裹……建筑师的任务是使包裹体块的表皮生动起来,防止它们成为寄生虫,遮没了体块并为他们的利益而把体块吃掉” .

    事实上,柯布这种属于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文化的宠儿,他的建筑就是在充分展现体积的雕塑之美,强烈的阴影之美,而表皮虽然成为建筑的三个备忘之一,但实际上表皮在柯布那里没有独立的地位,而是为体量服务的。所以柯布在印度强烈的中亚阳光下是如此的得心应手。

    现在结构和技术发展,使得建筑的表皮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体块元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现在出现的各种表皮表达方式,不管是各种主义流派的也好,是各种技术表现的也好,基本上都是一个范畴: 就是当建筑的技术体系独立时,表皮无法完全成为构成空间的必要元素,只是构成特定空间的必要元素。因为当表皮被剥离或是抛弃后,有可能内隔墙或是管线直接就转化成所谓表皮的意思。而在轻表皮上,这层内墙或是柱廊,就从隐性表皮转化为显性表皮。

    在kool haas的Ferry Terminal in Zeebruge和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方案构思中,建立和基础空间,体量脱离的表皮一直是方案的主要构思点。表皮在这两个方案里始终是作为附加的包裹,适应城市环境和气候的元素而存在的,并不是主要的意图。尤以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方案构思最为明显。只有Karlsruhe的媒体艺术中心,才提前考虑表皮,因为整个城市的巴罗克建筑背景。

    现代主义解放了建筑的立面,但柯布提倡的自由立面和现在赫尔佐格/德穆龙的表皮的研究还是有差别的,总的来说,现代主义的自由的立面更是一种雕塑的手法,利用形体的变化,追求的是建筑在阳光下的光影的变化的效果,这是一个古老的追求,根源可能要上溯到古希腊的神庙,而柯布也确实是受过古典建筑的启发。现在主义建筑对自由立面的追求在迈耶那里得到了发展,他的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承重和围护结构的完全的脱开,立面形成了好几个层次,在阳光下有丰富的光影变化。

    而眼下正时髦的赫尔佐格/德穆龙,其重视的不是立面的自由,他们的建筑和柯布的比较,少的是雕塑感,而我们能强烈的感到的是texture,是一种平面化的纹理,其根源是现在的视觉和传媒艺术,我们能在这两者之间感到强烈的联系。

    他们在问:柯布把建筑看成是阳光下的体量游戏,如果太阳不象在南欧那样时时光芒四射,而是经常被云层遮盖,光线呈弥散状,那种情况有会是怎样呢?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早期的作品正是在极为简单的几何体块的外表皮上追寻更为细微的光效果。他们用丝网印刷的磨砂玻璃、碎石墙来追寻半透明性,这种半透明性使室内外空间既有界限,又保持着一种彼此若隐若现的双关的美。

    另一点有趣的地方是,在他们的建筑中,结构处于一种“消隐”的状态。他们后来的作品不仅仅是通过材料的纯粹物质性来赋予表皮以特征,而是将构造和表皮结合在一起。比如最著名的沃尔夫信号楼。包括今天看到的prada 商店,H&D在模糊楼层、楼板、窗户、框架等等这些通常的建筑概念,从而使界面真正变成室内外空间之间的薄膜,而上面那些通常的概念则作为表皮的骨骼从而脱离了人们的视线关注。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8/3459.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研发配套基地

现代建筑与建筑材料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