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会宁玄香寺小型殿堂形制初探

收录时间:2005-07-31 16: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本文通过玄香寺现存殿堂构架形式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当地建筑的技术特征和地域特色。

延伸阅读:品字拱 地域特色 梁架形式 玄香寺

    摘要: 本文通过玄香寺现存殿堂构架形式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当地建筑的技术特征和地域特色。(参考《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 玄香寺 地域特色 梁架形式 品字拱

    玄香寺位于会宁县百草塬盘龙山。名曰盘龙山,其实是较大高原塬面之最高处,因深居西北黄土高原腹地,地形虽有起伏,但总体还是宽广平缓的。极目远眺,天高地厚,十分开阔。

    据记载,玄香寺始建于元代,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修缮有两次,分别是明初和清末,但迭遭战火,地震等破坏,尤其是1928年的海原大地震(该地与宁夏海原毗连),使地面建筑荡然无存。现存庙宇多建于民国末期的1942年,估计是震后经济刚刚恢复,生活初步安定,对神鬼的虔诚又唤起了人们心中久违的记忆,可见宗教的魅惑以至文化传承的神奇。

    “相对于时代因素而言,地域因素的作用,往往显得更为有力和重要。因而对地域建筑的认识和把握,便有其相应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会宁玄香寺建筑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普通民居以及园林建筑,古来就有对宫庭及寺庙建筑形制营造做法的避讳。如宋代晁载之《续谈助》中节录《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文后记:“其宫殿、佛道翕帐非常所用者,皆不敢取”。这或许直接造成了《法式》对建筑平面规制(殿堂地盘分槽,厅堂间缝用梁柱)与梁柱构架形式等极其重要内容的缺失,或语焉不详。本文述及若有出入,还望谅解并欢迎指正。

    一、殿堂的平面形式

    1、方三间与长三间殿堂平面

    殿堂平面形式,人们熟知的为矩形,唐宋以来,方形平面成为南北方中小型佛殿的基本形式,如:五台南禅寺大殿、晋城青莲寺大殿、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宁波保国寺大殿、武义延福寺大殿等,北方元以后渐少。玄香寺现存大殿正殿为方三间带副阶形式(总规模方五间),

    余皆是长三间带前廊,近年新建过殿是长三间带副阶形式(总规模长五间)。基本上代表了小规模三间殿堂最常见形式。

    受佛殿仪式的要求及建筑规模所限,带副阶殿堂檐柱均露明(当地谓之明柱)形成围廊。与宋元现存的中小型殿堂实例比较,当地殿堂规模更小,因而其梁架结构形式便有了某些根本性改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对于长三间带前廊大殿实属五檀前廊硬山式,本属小式建筑,区别在山面前半部做成歇山顶,恐也是经济条件所致,因陋就简,对此不做深究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构造也成为陇中乡村基层寺庙(独立式)中的最常见的佛殿形式之一。

    2、面阔小于柱高

    尽管宋制有“柱高不越间广”之守法,清《工部做法则例》则有“凡檐柱以斗口七十份定高”的规定,但由于明清以来斗拱与梁架的构造配合解除了相互间尺度上的制约关系,因此小殿堂柱高显然不适合上述定制。现状大殿柱高明显大于柱阔,显得柱子瘦长(侧殿柱子仅如碗口粗细,推测主要受震后经济所限)。对于柱高确定,当地自有说法,另在后面梁架文中说明。

    3、增柱与移柱对进深影响

    方殿外侧檐柱五进(通进深起算)则大殿内应有四金柱(另有山面四金柱),考察均未设,考虑梁架特征及殿堂规模,确定应为三进形式,只是中间进深增加扩大了殿内礼佛空间,对于小跨建筑,应属可取,考虑其稳定性,估计增加了外檐金柱,形成了独特的增柱造,同时也是为了美观。否则进深达6.3米的小殿堂梁架,即便同长三间大殿副阶采用移柱造其间隔尺度也是夸张的。由此也引出了方殿大异于其他实例的平面形式,究竟是源于宋元北方方三间大殿的孑遗,还是长三间的演进,有待进一步考证。

    以上已经述及长三间带副阶殿堂两侧外檐柱等距进行均列,使外檐金柱内移与三架梁金瓜柱(蜀柱)对齐,据介绍是为了美观,侧面看,确实对小殿堂浅进深有了改观。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中国古建的意境自有其宜人的尺度。

    二、梁架基本形式

    1、厅堂造梁架特征

    《法式》根据殿堂规模及等级差别将抬梁式构架形式区分为殿阁造与厅堂造两种形式。

    有别于北方大型殿堂的殿阁造,正殿与过殿均取内柱升高至四椽栿下(当地称顺水,即清五架梁)四椽栿上承平梁(金檩),应是《法式》厅堂造,估计应是受限于殿堂规模,不能简单以等级划分。当然相对于殿阁造水平层叠式构成的华丽与复杂,小型殿堂更宜于选用厅堂式构造,使柱、梁枋穿插,咬合一体。当然与宋元以后以江南厅堂造为主体的结构形式取代了殿阁造构架形式,成为中国建筑构架的主流形式的影响应该是分不开的。

    2、间架定高与步长

    《法式》规定以前后撩檐坊坊心距离之三分之一定总举高,“折屋之法,以举高尺丈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递减半为法”。由此可知,宋制举折自第一架折1/10 以下每折减半,屋顶平展舒缓。而清式则简化为套用举架与相应步长比值,当地亦通行此法,谓之水分,通常七檩取值为三、六、九分。甚至更大,使屋折加剧称之为“起浪”,估计西北干旱少雨地区,檐水影响虑及不多。而定高则自柱顶石顶面至屋架高(以木定木)以前后挑檐坊坊心距离来确定,具体比值不详,疑为1: 0.8.此法有一定道理,将房屋山面与全高比值确定,无疑对外观比例尺度具有一定的宏观把握,便于掌控全局,这正是《法式》所遗漏之处。房屋全高既定,减去间架总高、斗拱及檐平板坊高即为檐柱高。

    与传统的直梁造六架椽屋,对称式间架布局完全一样,但玄香寺长三间因受进深限制,其等步架规制受到了一定的改变。要保证一定的廊步架,不止是为了好看,保证一定的空间活动尺度少受影响,调整步架尺寸成为必然。因移柱对檐进的调整出现了不等距的大小步架,相信这种调整还是暂时的个例并没有形成江南构架形式的灵活手法。这或许也正体现了北方传统文化的固守与执着。

    三、斗拱特征及其演变

    1、完全对称的品字拱

    陇中各地斗拱均以品字拱为主,常见有矩形(方型)、十字型、甚至三角形、菱形等(如兰州五泉书院)。均遵循“万法不离中”准则,中矩中规,不见昂,只用翘,出挑对称,看起来更为柔和圆润。是否由于当地殿堂规模小,承力不大,因而昂并没有在本地推行发展,此猜测尚待实例佐证。

    一般来说,古典木结构发展至后期趋于简化,建筑在屋架部分取消了叉手、托脚等斜撑构件,代之以柱梁相承的简支承重体系传递上部荷载,柱头科与梁栿的交接也摒弃了以拱、昂悬挑出檐的方式,采用了加大梁头直接伸出承托檐檩与挑檐檩,因此梁枋与斗拱间的荷载传递多为竖向正心荷载。当地通行斗拱形式有两种,永靖工匠为便于区别通称四角斗(角科),旋风斗(平身科及柱头科)。

    2、角斗桃尖假梁头

    做为挑檐檩的承托,角科斗拱类似平身科桃尖假梁头(或疑为昂雏形),水平伸向角柱(金柱),尾部略长,插入与角梁间搭接的垂柱上起杠杆平衡作用。而垂柱上承角梁,未见有抹角梁出现,这可能与檐步架较短,角梁不长有关,同时也使角部平顺,垂柱饰成金瓜柱头,更为受看。

    对应长三间殿堂移柱造的平身科角斗,虽外金柱内移,但内金柱位置未变,因而其桃尖梁(抱头梁)插入内檐柱,也按柱头科斗拱型制,因梁架在其上,也参与受力。此种变通,无疑也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只不过增加了山面檐额枋负担,而让平身科斗拱的内涵扩大了。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7/326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体现地域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改造实例研究

绿色小区建设中的误区剖析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