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从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看建筑的发展方向

收录时间:2010-07-16 08:54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学系  作者:刘思思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从建筑技术发展的历程、建筑技术的属性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的关系,分析了现阶段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的发展方向,并例举实例佐证绿色生态建筑是目前建筑发展的方向。

延伸阅读:建筑创作 建筑技术 环境 生态建筑

        0 引言

        建筑与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于建筑和建筑创作的影响愈加深刻。20世纪末的世界建筑,流派分呈、多元并存,建筑创作观念不断翻新,产生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的嬗变。世纪交替呈现出两个方面的新特点:一方面,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出现的环境破坏、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们感到技术的局限与无奈,引发了建筑领域对于技术、技术思维和观念的反思;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对建筑设计领域的冲击,以及注重技术表现的建筑创作倾向,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活,新技术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临界状态。人们在探索建筑创新的道路上,一直追求理想化的乐土,建筑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使每个图形的密度、角度、方位、弧线都是经过仔细考究,让它们更富有弹性和生命力。但是,纵然伟大的建筑师们有再“疯狂”的头脑,始终离不开技术的的坚实后盾。(参考《建筑中文网

        1 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

        建筑技术的发展可归结为三个阶段:最初的手工技术阶段,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技术阶段,而现在正向以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技术阶段迈进。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相对应三次建筑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材料技术和结构技术的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是设备技术的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信息技术革命。高技派建筑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使当今建筑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

        2 建筑技术的属性

        2.1 本质属性

        建筑技术包含很多方面知识,包括施工工艺,结构设计等。其利用尖端的科学技术,完成建筑施工中的种种问题。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和建筑机械得到了发展。一座建筑的落成离不开建筑技术,一座备受瞩目的世界性建筑更是需要超高水平的建筑技术才能完成 。

        2.2 自然属性

        现如今,“地上生长出来的建筑”时常出现在各个建筑论坛上,提倡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的融合。建筑就像从地上长出来的一样,与自然亲密无间,相互映衬,因此建筑技术的生态性早早被提到日程。生态技术运用到建筑创作中,并体现积极的自然天道思想,不断地发展多种技术,并在建筑中自然地体现出来,最终力求在建筑与自然之间寻找到深层的联系。“有机建筑”崇尚自然并且赋予建筑以生命,自然是“有机建筑”的基本和设计的灵感之源。“有机建筑”论的倡导者赖特的代表作流水别墅正是建筑融于自然的完美体现(图1 )。任何活着的有机体,它们的外在型式与内在形式结构都为设计提供了自然且不破坏的思想启迪,而生态技术给建筑带来的内在魅力令人备感亲切又富有进取精神,进而流露出其如诗的情怀。

       

        2.3 艺术属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技造工艺,科技水平,合理的功能分配外,还需要有精神的寄托和启示。然而,目前大多数建筑表现的依然漠然,技术也只停留在为了追求形式的徒有虚表的状态上。伦佐?皮亚(Renzo Piano)诺提出21 世纪是“一个神奇的技术世纪”,人类面临着生态挑战,如果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技术,那么,21 世纪将更加辉煌。

        3.2 绿色生态建筑形势

        为了迎接21 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已正向高增长值与知识集约型转变。生态绿色智能建筑的兴起与发展,适应了社会信息化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需要。把新技术运用于生态建筑的设计,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3 对绿色建筑的思索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土地的过度开发,使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人类亦因对自然界无休止的肆虐受到了惩罚。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印度洋海啸等是人类无法避免的灾难,灾难过后,人们亦在反思。当每术作为建筑创作表现手段及其造型创意源泉的重要地位,与建筑及艺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建筑艺术的表现离不开技术的不断更新。组装结构技术的创新运用,材料潜力的充分发挥,精美细部构造的着重处理等是其建筑设计的重要特征,而建筑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技术探索与创新的过程。

        3 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建筑技术的现状

        什么可以称之为创新?符合功能和美观的设计与创新的关系又在哪里?如果一味地将精力投入在研发科学技术上,那么会造成精神需要的缺憾。人类是有感情的动物,人们的情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入人类情感的建筑作品可以给予人们全新的互动体验,它反映使用者的情绪并对使用者有所启发。20 世纪末建筑技术对形式与技术的追求,使建筑脱离了自然,远离了人类的情感。因此,好的设计除了有吸引人的外观,制次灾难来临时,建筑的视觉过剩和形式上的肆意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人们不禁再次探寻建筑的本意应该是什么?近年来,人们大力提倡绿色生态建筑,将绿色生态建筑以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建筑行业。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纷纷评选“绿色建筑奖”,在新奥尔良地区遭遇卡特里娜飓风的自然灾害后,杜兰大学发起一场绿色运动,坚决提倡把可持续设计作为重要建筑策略。

        作为绿色建筑,其“绿色”当然不能仅仅表现在外表的颜色,更表现在其内在的绿色生态理念。建筑师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利用生态的建筑技术构筑人们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21 世纪,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找到新的出路,在空间世界里,不只有理性的探索,而是带着人类的对自然的崇尚,建造真正生态的灵魂栖息地。

        3.4 建筑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运用

        3.4.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2002 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WWSD)上首次介绍了“瑞典可持续建筑发展研究”。随后,全球刮起建造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之风。2007 年年初,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启动曹妃甸生态城的勘测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提倡系统解决“共生城市”概念和方法。这种方法有益于避免局部优化,并使新城的发展获得环境、经济、社会和空间方面的效益 。

        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总体规划面积150km2,位于曹妃甸新区东部,西距曹妃甸工业区 5km,东距海港开发区2 5 k m ;毗邻京津冀城市群,距北京220km、天津120km、唐山80km、秦皇岛170km;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整个项目规划向人们展示了一系列颇有生态环保的创新理念:资源管理中心——主要对城市的能源、水循环、垃圾处理等生态系统整合管理,具体说就是在同一地点,统一建立包含污水处理厂、沼气回收利用系统、垃圾焚化厂、热电联供设备、中水回用体系、垃圾回收体系、生态能源利用体系等城市生态循环设施,从而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有利于城市生态循环(图 2);科教城———大力发展节水减排工程、环保工程、生态房地产工程,以及港口和工业区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国际教育基地;占地约 333.33km2的青龙湖度假区——“森林公园 + 休闲+ 度假”三位一体的中国北方高档生态休闲度假区(图 3 );可持续发展中心——集中展现生态城生态核心技术和理念,该建筑融合了国际最先进的节能系统和建筑理念,将建成一座智能化的绿色、生态、环保、节能型新型示范性建筑,为中国环境和能源领域的长期协调发展提供一个研究平台,并为下一代节能建筑提供技术示范平台。曹妃甸的环保定位:“不冒一缕废气、不排一滴废水、不丢一块废渣。”作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之一,也是唯一的新建工业区,曹妃甸的战略定位是:未来之城。何为未来之城?就是一座产业与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城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定位于“蓝色港湾、生态城市”,在不久的将来,将建成一座高度开放、高度繁荣、高度文明的未来之城,一座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创新的创新之城,一座产业协调、资源协调、生活协调的生态之城,一座经济发达、科技发达、服务发达的幸福之城。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07/1435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浅谈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

电脑引发的建筑创作和建筑设计教学的改革

建筑整体设计-建筑创作和综合技术

感悟安藤忠雄,探索中国青年建筑师创作之路

艺术、生态景观建筑

话说生态化城市

小康住宅生态化

西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白皮书

13座生态可持续型摩天建筑

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