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西安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再利用措施

收录时间:2010-05-22 02:14 来源: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作者:王莲伟,魏志清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在对西安市建筑垃圾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各国处理建筑垃圾的经验、技术,针对西安市建筑垃圾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再利用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每年产生的垃圾可再生利用总量可达3806700 m3,若将其再利用于道路及工业与民用建筑,每年可带来1.7亿元的经济效益,总之,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对西安市来说是一项变害为利的工作,应建立建筑垃圾统一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其再利用问题。

延伸阅读:再利用措施 建筑垃圾 建筑材料 现状分析

        0 引 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已得到了各部门的重视。近年来,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改造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建筑垃圾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统计,中国每年至少要拆除3×107~4×107m2旧建筑,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其中仅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多万吨。对于这些建筑垃圾,绝大部分均未经过任何处理便被运到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但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建筑资金,而且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产生的遗撒和粉尘、灰尘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给社会环境造成愈来愈难以承受的压力[1-3]。由此可见,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成为社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在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分析了西安市建筑垃圾的现状,并就其再利用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以引起全社会对该问题的重视。(参考《建筑中文网

        1 现状分析

        目前,西安市的建筑垃圾主要由城中村改造、市政工程建设、拟建地铁工程等产生。

        1.1城中村改造

        以李家村服装市场拆迁为例进行计算:拆迁面积约30×104m2,估计每平方米建筑垃圾为0.7m3,共计21×10^4m3。据报道5年内西安市有157个城中村改造,即每年有约31.4个类似李家村这样规模的建筑垃圾产生,每年此项建筑垃圾量可达659.4×10^4m3,以减半估算也有329.7×10^4m3。另外,零星拆迁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估计占此项的1/10,即32.97×10^4m3。由此推断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拆迁将年产生建筑垃圾估计量为362.67×10^4m3。

        1.2市政工程建设

        近年来市政工程的投资成倍增长,随着规模的扩大,垃圾种类也在成倍增加。有来自道路的基层材料:泥结碎石、级配碎石;面层材料: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人行道:混凝土道牙、地砖砂石等碴块,这些都是被填埋的对象。就以2007年拟建的快速公交干道为例,它将横穿西安市东西,笔者了解到原路面均系混凝土路面,路基为泥结碎石,暂按宽14m、长20km计,将会产生的道路垃圾为:泥结碎石2.8×10^4m3,混凝土碎块4.2×10^4m3,共计7×10^4m3。

        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0~15a左右,如预计道路和所辖区公路沥青路面以30m宽、0.05m厚计,以每年按20km翻修,则将产生沥青废碴3×10^4m3。

        综合以上两项,市政工程预计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就有10.00×10^4m3。

        1.3拟建地铁工程

        若地铁开工后以每年2km的掘进速度进行施工,则每掘进1m,挖出的土方可达40m3以上,全年将有8×10^4m3土方,而这些土,确系良好的基础工程用材和烧结砖用材。若不加以利用,也将成为废料而异地堆放。

        西安市每年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量为:建筑362.67×10^4m3,市政10.00×10^4m3,地铁8.00×10^4m3,共计380.67×10^4m3。

        2 先进经验

        2.1国外先进经验

        日本的国土面积较小,资源相对匮乏,因而他们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并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其生产规模最大的可达100t·h-1。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据相关资料介绍,日本有些地区将回收的建筑垃圾除去金属和砂土,加入熟石灰等制成圆形的块状物,供专用的垃圾发电炉使用,这种块状垃圾产生的热量平均约为普通标准煤的1/20[4]。

        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地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这样不仅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而且也减轻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美国爱达华州的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利用建筑垃圾建造了1幢330m2的住宅,其墙壁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造,屋架所用钢料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板材为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屋面、墙面由旧报纸、纸板箱构成,这种新型住宅荣获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颁发的“住宅风格奖”,被正式命名为“资源保护屋”[5]。

        2.2中国先进经验

        中国有关部门在1995年时出台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的法规,这是第1次将建筑垃圾问题提了出来,但这是一项限制建筑垃圾产生和排放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堵住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源头。建设部印发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对促进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2年,南京都市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公司与河海大学、南京市废弃物管理处合作,成功开发了“利用废弃混凝土加工成二灰结石,作为市政道路基层材料”技术。该技术是将运来的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并与不同粒级的混凝土按比例混配,再加上石灰、粉煤灰和特种添加剂,生成“二灰结石”。将这种材料用作道路基层,完全可以满足道路承载能力的需求[6-8]。

        太原市某公司也采用将各种建筑垃圾进行破碎、添加有效成分搅拌和成型3道工序,制成各种标准砖、道路砖和建筑砌块,而且这些产品的保温性、隔热性能都十分良好,并具有强度随时间逐渐增长、干缩率较小、无毒无污染、耐久性好等特点。这项技术工艺流程短、免烧、投资少、见效快、无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创了一个新的建筑用砖的生产渠道,这对促进建材行业的绿色环保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建 议

        3.1建立建筑垃圾统一管理机构

        目前,建筑垃圾基本上是谁家工程谁去管,谁能包上拉运谁拆除,处于一种无序化状态。扬尘、路上抛撒无法根除,使城市创卫成了空话,垃圾利用的过程中,如堆放、再加工、设计、规范以及相应的规定等都荡然无存。即使想用,也无法派上用场。因此,应建立统一管理此项工作的组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建场加工、统一信息调度、统一规划设计利用规范及有关规定。具体应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成立管理专业机构,设置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处,下设4个分站。以东、西、南、北大街为界,向外扩展成为4个分站管辖的地段。统管建筑拆除、垃圾清运、堆放、加工、利用、管辖地段的调度工作。管理处应负责制度、拆除办法、清运队伍车辆的建立发证,以及拆迁专业队的建立发照、堆放场地的建立、垃圾加工设备建厂办法。

        (2)建立拆除清运专业队伍,使拆除工作变为一条龙生产,防止只管拆除不管清运的脱节现象发生。使垃圾可做到分类堆放,有用物质得以充分利用,避免反复挖掘而产生扬尘。这样还可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为城市创卫工作提供了保障。

        (3)制定加工利用规范,如加工的颗粒大小、有关有害物质的含量、配比、强度、设计使用范围等,为再利用提供保障。

        (4)建立拆除、调运信息网络,使所有拆除拉运都由专业组织处理。要了解城市建设规划,就要知道每个拆除点的动向,以便垃圾废土重复利用。

        (5)根据提供的信息要及时制定规划,如堆放、加工、办厂、运输、土方调配计划等。划定堆放场,制定土方利用方案。

        (6)建立加工利用生产厂,对收集的垃圾,按使用要求进一步分检加工,生成半成品,如砖碴、砖碴三合土场、二灰石(砖、混凝土石)、免烧砖等,供工程单位使用。

        (7)建立城市建筑拆除、清运、再利用管理条例,使该项工作走向专业化、有序的工作轨道上,给西安市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8)建立研究机构,为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扩大利用范围。

        3.2研究经济有效的再利用途径

        目前,各国建筑垃圾再利用经验比较多,本文中笔者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两条途径,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1)应用在道路方面。路基:土方换填、软基处理;路面:隔离层、底基层(灰土)、基层(二灰石、碎石)、再生沥青路面。

        (2)应用在建筑工程方面:土基础(灰土)、砖石碴三合土及免烧砖。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05/14343.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科学处理建筑垃圾,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探讨

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

当前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研究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建议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综述

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实施策略

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垃圾的控制探讨

循环经济与中国建筑垃圾管理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