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浅谈我国当前水泥粉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收录时间:2009-04-24 00:23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何录君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文章阐述了当前水泥粉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当前水泥粉磨技术的改造措施。

延伸阅读:发展现状 应用 改造措施 水泥粉磨技术

摘 要:文章阐述了当前水泥粉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当前水泥粉磨技术的改造措施。
    关键词:水泥粉磨技术;发展现状;应用;改造措施
    1粉磨工艺技术及选择
    粉磨工序能耗主要体现在生料制备、煤粉制备和水泥粉磨的环节,其电量消耗占水泥生产综合电耗的72%(生料粉磨电耗约占水泥综合电耗的24%,水泥粉磨电耗约占水泥综合电耗的38%)。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5100家,粉磨企业1500多家。国家重点支持粉磨系统节能降耗减排的技术改造, 粉磨系统节能潜力很大。
    1.1不同粉磨技术及设备能耗比较
    ①球磨机系统:影响球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较多,包括研磨体级配、磨机通风、熟料温度和粉磨工艺等。应优先采用配高效选粉机的圈流球磨工艺,圈流磨利于产品细度和温度的调节和控制,粉磨效率比开流磨高10%~20%,成品越细优势越明显。
    ②辊压机预粉磨系统:辊压机与球磨机组成的各种预粉磨系统(包括循环预粉磨、联合粉磨、半终粉磨等)已经成为水泥粉磨的主要方案,这是由于辊压机的粉磨效率约为球磨机的2倍左右,可以大幅度节电。辊压机系统节电水平取决于辊压机消耗功率的大小,辊压机每消耗1kWh/t,主机电耗(辊压机 球磨机)可降低0.8 kWh/t~1kWh/t。辊压机的功率消耗与投影压力成线性关系,循环预粉磨辊压机投影压力为5500kN/m2~6500kN/m2,联合粉磨投影压力略低,控制在5000kN/m2~6000kN/m2。
    1.2粉磨系统的选择
    从以上粉磨系统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各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势和不足,企业选择粉磨系统时,特别是对现有磨机进行改造时,应根据自身的设备、原料、管理水平、资金状况等条件,按可选择方案的性价比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案。
    2水泥粉磨技术的改造措施
    2.1闭路粉磨工艺
    ①采用预粉碎工艺。为寻求磨机的增产节能途径,国内粉碎工作者经多年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推出了“缩小入磨物料粒度,多碎少磨,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的预粉碎工艺,即将入磨物料粒度缩小到3mm,将球磨机的第一仓工作移到磨外由破碎机来完成,而破碎机的效率达25%~40%。 ②预粉磨工艺。水泥粉磨采用预粉磨工艺,在新型干法日产2000吨以上的生产线中得到普遍采用,已成为新建工厂或老厂技术改造的流行趋势,预粉磨设备主要是辊压机和立磨(辊式磨)。 从能量利用率的情况来看,辊压机略高于立磨,但是从运转的稳定性和对喂料粒度的适应性来看,立磨要优于辊压机。从国内使用情况看,无论利用辊压机或CKP立磨作为预粉磨设备,均可获得增产节能的效果,增产幅度达33%~100%。相比之下,辊压机的使用维护难度稍大一些,辊面磨损周期约为6000小时,之后必须拆下重新堆焊加工修复。而CKP立磨运转率高,辊面使用周期达到20000小时以上,维护工作量较少,但从投资上比较,CKP立磨要高于辊压机。
    2.2开路粉磨系统
    开路粉磨系统的技术改造主要是采用高细高产磨技术,它与普通开流管磨有以下不同和区别:①仓室个数不同。高细高产磨比普通管磨机多增设一至二个仓室,仓室个数依据磨机尺寸的大小及长径比(L/D)确定。②仓室比例不同。重新调整仓室的比例,相对普通磨机,缩短了球仓的长度,增加了段仓的长度。③仓室之间均设置双层仓板。高细高产管磨机各仓室之间均用双层隔仓板分隔。在球仓与段仓之间设置带有粗细物料分开装置的双层隔仓板。它的作用机理与选粉机类似。达到某一设定粒度的细料顺利地进入下一仓,未达到这一粒级的粗料,利索地返回到前仓继续粉磨,直到合格为止。高细高产管磨机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变后,物料在磨仓内从粉碎到研磨有序地进行,最后变成成品排出磨外。采用高细磨技术对普通开流磨进行改造,可使磨机产量提高20%左右,电降低20%左右,细度降低1.5%左右,比表面积提高了35m2/kg。
    3结 语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水泥厂每生产1吨水泥需要粉磨30种以上各种物料,而粉磨电耗约占水泥生产总电耗的65%~70%,粉磨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35%左右,粉磨系统维修量占全厂设备维修量的60‰因此,粉磨对水泥生产企业的效益影响极大。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也是水泥消费大国,因此大力降低水泥粉磨过程中的过高能耗,对我国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邹伟斌.水泥粉磨工艺发展趋势及改造要点[J].四川水泥,2008,(2).
    [2]王英,何其昂.水泥粉磨技术与装备进步[J].建材发展导向,2003,(1).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904/1292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我国设计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趋势

城市生态住区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养老社区的规划问题、规划原则和设计建议

浅析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中国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向

从环保角度看装饰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热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其展望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谈论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