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

收录时间:2008-08-06 19:24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文章结合世界形势与学术思想的发展,就新时期中国建筑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基本理念加地域文化,从时代模式探索中国建筑道路”。    [

延伸阅读:地域文化 基本理念 建筑学 时代模式

[摘要]文章结合世界形势与学术思想的发展,就新时期中国建筑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基本理念加地域文化,从时代模式探索中国建筑道路”。

    [关键词]基本理念 地域文化 时代模式 建筑学

    目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形势大好,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事业、城市建设都面临史无前例的好机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建筑的发展仍有不足。城市设计呼唤多多,而真正成功的城市设计例子却并不多;城市建设存在混乱,建设实践缺乏切实的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在学术人才等多方面准备不足,建筑教育有待改革……。这些问题并非杞人之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积极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发展建筑学的理论既显得迫切又属根本。兹申述三点:

    ——基本理念 对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建筑理论进行认识和总结。(参考《建筑中文网

    ——地域文化 全球趋同形势下,发扬不同的地域的多元文化特色。

    ——时代模式 总结20世纪建筑成就与问题,走向新世纪的未来。

    一、基本理念

    (一)回归基本原理

    建筑理论汗牛充栋,眼花缭乱,似令人无所适从。地方当局热衷于举办国际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竞赛,外国优秀的方案对我们建筑创作可以有所启发和推动,但并不能解决中国建筑的方向问题。尽管历史上国际竞赛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失败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何况竞赛的成功与实施,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任务书指导思想的明确、具体评选人的水平与业主的决策,操办不当将带来负面的影响。面对当前混乱的局面,就像1999年国际建协《北京宪章》所强调的,建筑学的发展要回归基本原理,我们需要朴实的理论。

    建国初期所提倡的建筑基本方针-实用经济美观-仍然是建筑发展的基本之点。

    实用 建筑的根本功能还是为人们目前和未来塑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经济 建筑总是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物质财富,现在国力大增,但社会追求奢华成风,铺张浪费惊人 (包括大量隐性浪费),堪称“时弊”。1992年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政府作出了承诺,国际建协号召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建筑发展的一条基本准则。建筑设计不当带来单幢建筑或成组房屋的浪费,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失误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甚至难以扭转,因此,我们要对城乡建设的经济予以更大的关注,重新认识评价标准,建立建筑经济评价体系,重视可行性研究(图1)。

    …个强有力的管理小组在项目的开

    始阶段可以极大的影响未来的结果

    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

    注:大的建设工程决策过程中,深入进行科学研究,选择可以极大地影响未来的项目,取得事半功倍的、甚至以一当十的效果;相反,决策的草率、耽搁和错误将使下一个阶段的费用迅速增加。其实这不仅在建设阶段,在将来运营中也易于造成大量的运营成本的不合理、甚至长期浪费等(韩国Hanmiparsons公司提供资料)。

    参阅: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1986—1993):迎接新世纪的来临,经济效益与建筑企业的现代化与产业化,P1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美观 求新是对的,但不能与环境割裂,不能抛弃整体性的原则,何况建筑反映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的基本原理有着不同的、更宽阔、更复杂的新内容。例如,安全问题,如今不仅不能忽视建筑与城市的安全问题,而且要从规划布局上对可以预防的方面予以更根本的考虑。

    (二)掌握基本理念

    “理”是事理,事物的基本原理;“念”是概念,观念;理念即从事物的基本原理升华形成的概念。通过基本理念的修养,纲举目张,形成知识系统,做到逻辑思路清晰,心灵深处有境界。希望建筑工作者将种种基本理论融人到观念中去。

    以人为本、结合自然、可持续发展等都是20世纪后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战略,现在不能流于空谈,深邃、宏大的哲理都需要落在实处,要深入到各个方面去。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的

    许多问题和口号每每对不上号,如城市道路建设,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小汽车为本?名曰“生态建筑”之类的设计很多,但真正节约了多少资源和能源?

    (三)宏观与微观同时并进

    近代物理学研究一方面向宇宙星系等宏观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向基本粒子等微观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从由基础研究转变为应用技术,物理学的金字塔不断升起,引导整体认识水平在提高(图2)。

    图2 由基础研究转变为应用技术的金字塔形图(丁肇中)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也要宏观与微观同时并进。宏观方面应包括世界的、洲际的、区域的整体性思考,全球化、全球经济活动、全球城镇体系的形成等,促进建筑学的进一步繁荣,推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微观方面,如建筑物理环境研究,要向深层次推进。

    “911事件”后,在反对恐怖主义的罪恶之余,西方有识之士开始认为,对有些已习以为常事情应该重新思考,例如超高层的摩天楼是否合理?城市CBD是否只能按“华尔街模式”,如此密集?城市的安全工作怎样纳入城市这复杂的巨系统中?我们是否要在一切方面重复上个世纪西方发展走过的道路?特别是从中吸取哪些教训?等等。这些方面对我们拟定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当有所启发:

    二、地域文化

    (一)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

    从本质讲,建筑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全球化的建筑有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

    近现代建筑世界也是丰富多彩,有色彩斑斓的区域或亚区,有区域的特色。1999年中国建筑学会为国际建协第20次世界建筑师大会编著《20世纪建筑精华》,书中所载就是明证。从大的方面说,欧洲与美洲就有相当大的差别;即使欧洲,西欧与东欧有所不同,西欧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亦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城市也各有地方的特色,如美国城市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风采各异。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日本等,也开始找到自己的道路,杰出的大师的作品也都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

    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

    中国从历史地理条件发展,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野。地理学家已经将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了,如陈述彭院士将地域文化分为绿洲城镇、港口城市、盆地城市、平原城市等(图3),并且精辟地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列有12个都市群,它们与中华民族多元古文化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图4)。中国近代建筑也有利用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的实例,从50年代起更有佳作陆续呈现。

    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

    因此,我们要有更为宽阔的地域视野,在全方位地发展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时,发展建筑地域文化,促进建筑创作的繁荣,而不能流于建筑表面样式的追求。

    (二)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从历史长河看,相当长一个时期来,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先是在欧洲,后来扩展到美国,建筑也是如此。因此,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筑及其理论成为主导,但不能不加分析地视为金科玉律。例如,国际式建筑出现在美国,一度风行世界,有其政治经济背景,有它一般的、普遍的、正面的意义。但一些理论和实践也有偏颇之处。自1930年代提出后,40年代末美国著名史论家芒福德首先提出异议,并推荐美国加州海湾与新英格兰地区地域建筑,60年代后现代理论出现,已经有地区建筑理论,尽管众说纷纭,但问题提得更为鲜明。

    历史上中国有丰富多来的建筑文化遗产,但是近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滞后,建筑学也不例外,目前与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

    (三)批判地发扬优秀的区域文化。作为21世纪建筑新发展的地理起点

    当然,也应该自觉地运用建筑的普遍规律,分析各地方的特殊创造,包括地理、文化等,它们并不因为建筑现代化而全然失去其意义。研究建筑、规划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将普遍的道理和城市与建筑地域性的特点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对各自特点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再创造。只要不抱偏见,坚持基本原理,将全球影响和地域文化间构成和谐的关系,可以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新的地理起点,迎接迎接21世纪中华文化的人文复兴。在城市结构、建筑群、风景园林创造等方面,都应依据各地特点,各赋特色。建国以来,不同地区,如岭南、江南等都已创造出有地方风格的建筑,这就是明证。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8/1369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厦门市同安文化中心方案设计

试论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论地铁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

山西民居的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

简洁中追求完美

客家民居在川西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方式

建筑学的终结

风水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概述之建筑学

中国风水学与生态建筑学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