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 建筑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与信息化解决方案
- 木结构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评价
- 绿色建筑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研究与实施进展
-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设计
- 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实施策略
-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
-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 室内装修影响空气质量实测分析及对策
- 保山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预测
内容提示: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随着张家港市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水资源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当地水资源较为短缺且水污染严重,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对策,对促进张家港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随着张家港市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水资源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当地水资源较为短缺且水污染严重,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对策,对促进张家港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建筑中文网》)
1、概述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北滨长江,与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连常熟、太仓,距上海150公里;西接江阴、常州,距南京230公里,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全市总面积998.4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85.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8.67%;长江水域212.93平方公里,占21.33%.2002年全市有户籍总人口85.27万人(含常阴沙),其中非农业人口35.49人,农业人口49.78万人。外来人口22.68万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5.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19.44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5.02亿元,增长17.3%.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2785元。
境内水网贯通,交织成网,有大小河道8073条,总长4074.3公里,水域面积88.83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陆地有河道5.18公里。长江萦绕于西北、北和东北面,构成了一幅秀丽的水乡画面。
2、水资源状况水资源数据系列为1962~2002年,现状年为2002年。
2.1降水量
张家港市雨量站采用张家港闸站、十一圩港闸站、杨舍站和望虞站。张家港市地处近海,雨水丰富,多年平均雨日122.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057.53mm,2002年降雨量为1116mm,略高于平均水平。年最大降雨量为1802.6mm,最小为459.3mm.夏季5、6、7三个月降雨量为425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1.4%.
2.2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通常是指在流域的水资源未被利用的情况下的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的唯一来源是大气降水,河川径流由大气降水在地表汇流形成。
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区原则,以横贯境内腹地的南横套和纵穿南北的二干河为界,将评价区划分为四个片,即Ⅰ沿江圩区西片,Ⅱ二干河西片,Ⅲ沿江圩区东片,Ⅳ二干河东片。
按流域分区计算,沿江圩区西片地表水资源量9861.92万m3,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243.22万m3,偏多6.7%,折合径流深7.9mm;二干河西片地表水资源量9212.41万m3,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6359.39万m3,偏多44.9%,折合径流深36.3mm;沿江圩区东片地表水资源量8008.94万m3,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189.9万m3,偏少2.2%,折合径流深2.3mm;二干河东片地表水资源量8437.98万m3,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6584.83万m3,偏多16.9%,折合径流深23.6mm.全市地表水资源量35521.25万m3,折合径流深452.2mm.2002年从长江引客水35873.47万m3.张家港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0377.34万m3,按2002年全市人口85.27万,人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56.2m3,低于全省人均水资源量419m3/人的水平。
2.3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包括浅层和深层地下水资源量。浅层地下水靠降雨和河川径流补给,水体循环较快。深层地下水贮量有限,水体循环缓慢,无补给来源。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补给量主要包括降雨入渗补给量、河道渗漏补给量、渠系渗漏补给量、灌溉田间入渗补给量、长江侧向补给量等。张家港地区河床为粘土层,隔水性能好,河道渗漏量很小,而且河堤高程较低,故河道渗漏补给量忽略不计。另外,农田灌溉方式基本为机电提水灌溉,没有自流灌溉,渠系比较短小,故渠系渗漏可忽略不计。
2002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23692.5万m3,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为15614.3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65.9%;灌溉田间入渗补给量为4550.1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19.2%;长江侧向补给量为3528.1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14.9%.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中因灌溉而形成的地下水重复水量为910.0万m3,扣除地下水重复量后,实际地下水资源量为22782.5万m3.
2.4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为地表水资源总量和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之和。
张家港市2002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58303.8万m3,地表水资源量为35521.25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60.9%;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22782.5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39.1%;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之间的重复计算为910.0万m3.
以平水年为代表,当地水资源总量为51114.9万m3,人均占有量为599.4m3,略高于全省人均占有量558m3,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张家港市当地水资源量是较贫乏的,但是该市具有独特的长江优势,过境水量和沿江涵闸的引水量充沛,可以调节当地水资源量的余缺,因此总的来说是不缺水的。
2.2水质
张家港市主要河流水质以有机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受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较严重,其次是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毒物因素挥发酚的检出率和超标率相对来说也比较高,污染严重。全市28个监测断面,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GB3838-2002,通过综合评价,全市河流达到Ⅱ类、Ⅲ类水质的断面仅有3个,占10.7%,而Ⅴ类、超Ⅴ类水质断面数为25个,占89.3%.除了乐余水厂取水口及永福桥北水厂取水口这二个饮用水水源地以及一干河水质较好外,其它水域水质都受到污染,并且污染程度较严重。
全市地下水主采层水质除妙桥地区外仍较好,属中性水,水化学类型:西南部为重碳酸—钙。钠型水;东北部为重碳酸。氯化物—钠。钙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受沉积环境影响,妙桥地区为氯化物—钙。钠型水,矿化度1.4毫克/升,且铁含量超标。部分地区受有机污染影响,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3、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3.1河网蓄水
张家港市北濒长江,境内有区域性和市级河道24条,其中22条通江河道在入江口建有涵闸控制,涝能排,旱能引。全境现状水域面积(不考虑长江水域面积)为88.8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最低水位为2.57米,多年平均最高水位为4.11米,正常平均水位2.98米,调蓄幅度为1~1.54米,河网最大调蓄容量为1.09亿m3.
3.2沿江引水
张家港现有沿江水闸22个,其中两大闸:张家港闸和十一圩港闸,对该市水量起着调节作用。洪涝时可排涝入江,干旱时可引江水抗旱。至于降水和径流的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高峰的不同,都可通过闸坝引排水调节。2002年引水35873.47万m3,依靠水闸引水,基本能解决张家港的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3.3提水工程张家港市提水工程主要包括自来水厂提水工程﹑企业自备提水工程和农业灌溉提水工程。
1.自来水厂提水工程市域范围内现有自来水厂11座,其中一、二、三水厂的供水能力现已达到28万m3/d,水源均为长江水,其余地面水厂供水能力为11.25万m3/d.地面水厂总供水规模为39.25万m3/d.
2.企业自备提水工程工矿企业自备水源工程现状年总取用地表水量为11889.8万m3,其中长江水1994.3万m3,内河水9895.5万m3.
3.农业灌溉提水工程农业灌溉提水工程现状提水总量为28147.6万m3.
3.4地下水工程
张家港市2002年地下水取水工程主要为企业自备水源工程,在用深井393眼,共开采地下水量2568.33万m3,而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721.46万m3,开采率为44.9%.根据江苏省人大《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的要求,这部分井将在2005年12月31日前逐步封填完毕。
3.5太湖流域过境水
张家港河及二干河是太湖流域排水河道,汛期主要用于排放太湖流域洪水,其余时间主要排放太湖流域“引江济太”置换的退水,因此水质较差,不作为张家港市有效的入境水源,基本弃用。
3.6用水状况
张家港市现状年总用水量为116632.27万m3,其中不含环境用水量为66632.27万m3,人均用水量为617.25m3.环境用水和农业用水量较大,分别为50000万m3和35079.3万m3,占总用水量的42.8%和30%.
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问题
张家港市现已形成包括保税区、沿江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欧洲工业园、治金工业园、粮油食品工业园、汽车工业园、木业工业园的“三区六园”经济发展新格局。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和个私经济继续扩大,促进该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用水量供需矛盾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将日益突出,尤其是工程性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成为制约城区发展及郊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目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4.1现有水利工程有效供水能力不足
张家港市现有的供水能力主要是河湖的蓄水工程、长江引水工程和从长江、内河、地下的提水工程的能力。有效供水能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蓄水工程方面,缺少能有效发挥蓄水作用的较大型湖泊。此外由于平原水网地区水体流动性小,可以发挥其有效的蓄水作用。目前虽然水网密布,但骨干河道受工况限制,蓄水能力不强,其他村组河道连通性较差,且很多是断头河道,调蓄作用发挥不起来。因此,降雨形成的产流,没有很好的蓄存和利用,直接流入长江;二是长江引水工程方面,受水闸引水工程能力、河网水系分布格局、河道的输水工况和连通性影响,新鲜的长江水源到达不了需水地区。南部地区没有与长江直接有效连通的引清河道。城区一干河引水只能解决城东的水环境问题,城西、城南缺水有效的清水来源;三是提水工程方面,除了自来水厂和大型企业提水工程之外,多数企业提水量很小,取水工程分布在全市各个水域,从集约化角度看,缺乏规模效益,水质要求也很难保证。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8/1188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