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市场中的低调管理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而迅速成为世界的工厂后,中国制造在最近几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质量,劳动力及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贸易保护等尖锐的矛盾凸显了问题的严重。中国制造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路径如何?中国能不能产生真正世界级的企业?处在不同国家的观察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探讨,开启下一个管理波。
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而迅速成为世界的工厂后,中国制造在最近几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质量,劳动力及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贸易保护等尖锐的矛盾凸显了问题的严重。中国制造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路径如何?中国能不能产生真正世界级的企业?处在不同国家的观察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探讨,开启下一个管理波。(参考《建筑中文网》)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正在迅猛增长。企业家开办小企业,小企业成长为大公司,更多的人获得更好的工作,许多公司发现自己在全球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起来似乎各方都在享受高增长带来的福利。
但事实上却不尽如此,沃顿营销学教授张忠认为高速增长的经济对于企业而言是“喜忧参半”。所有接受采访的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均认为这个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目前的局面。张教授说,“过度增长既能成事也能败事,它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但同时也能创造出许多机遇。”
在这些高增长市场上经营的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假如无法应对挑战,企业可能无法充分利用这些市场带来的优势。企业面临的挑战包括聘用人才、整合公司文化,以及与产品质量和环境相关的各种问题。
在涨潮中搏击的小船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上经营的公司就好比是“在涨潮中搏击的小船”。张忠说,“你即使是听之任之,小船也会随波浮起。因为小船是在河面上行驶,所以你不需要做任何复杂的事情(即战略、员工培训等)来促进公司的增长。而且你还会发现周围的机遇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出来。这些机遇不仅仅是指你已经闯入的行业,还有你未来可能进入的领域。目前有些中国公司就是这样做的。”譬如,某些中国的制造企业就将触角伸进了酒店旅游业。
沃顿管理学系主任丹尼尔·列文托对此表示同意。他说,总体而言,在快速增长的国家经营的公司“迫切地希望抓住机遇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必须关注产品质量以及公司声誉。所以不同的公司面临的挑战也各不相同。”
当然其他的国家过去也曾经历过高速增长。十九世纪晚期美国的工业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几十年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但列文托认为,今天的新兴国家从美国借鉴的经验并不多。
他说,“工业化时代是铁路的发展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崛起,而对于新兴国家而言,则是在大力发展已有的公司形式和行业。印度的呼叫中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种新型的业务模式,但它并不是纯粹的新兴事物。”
正因为如此,新兴市场的公司所面临的挑战要稍微容易解决一些。由于有现成的业务模式(不论这种业务模式是指印度的呼叫中心、钢铁厂还是中国的体育用品制造公司),他们无需完全从头开始。但列文托指出,这种情况也可能更加刺激这些公司急切地追求快速增长,从而增加决策失误的机会,因为他们在缺乏充分规划的前提下盲目扩展。譬如,“某些中国公司为抢占国内市场,匆匆赶在外国大公司进入之前开设分店,盲目追求规模效应,”这样就可能引发这种风险。
张忠教授还列举了一些其他挑战。他认为不仅是中国,其他新兴国家同样也存在着风险。“有些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可能会面临原油等资源成本上涨的问题。另外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上涨。中国某些地方的劳动力市场相当紧张,所以他们必须花更高的成本引进人才。”
过度增长也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和收入分配不均。
虽然目前的经济增速已经很高,但有些公司和政府官员可能希望经济发展的速度再快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期望就会越来越高,这样一旦期望落空他们就会感觉失望和愤怒。张忠教授说,“这就好比骑自行车,只有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才能骑得稳当。但车的速度也可能会过快,从而造成问题。”
管理人才稀缺状态加剧沃顿管理学教授维托尔德。赫尼兹、马歇尔。迈尔指出,中国出现了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
赫尼兹参加了在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同时还参与了沃顿MBA学生在上海开展的一个项目,所以有机会听到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谈论与经济增长相关的问题。他回忆说,“中国高素质管理人员匮乏的事实让我十分震惊。公司老总都在叹息很难找到富于创造力、可以担当高级管理职位的人才。”
赫尼兹说,满腹怨言的不仅有跨国大公司也有本土的中国公司。中国缺乏管理人才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赫尼兹说他相信事情“正在朝糟糕的方向发展。我一两年前就听到有人抱怨说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成功而言正在变得更加重要。”
迈尔曾多次前来中国开展调研,他预言中国的经济将会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理由是:家庭消费将驱动经济增长,他们会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教育、医疗和退休储蓄,为医生、牙医、私立大学员工以及金融服务商等职业带来新的机遇。“因为中国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养老金制度,所以现在老百姓都在拼命攒钱,以支付教育、医疗和养老金。但如果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能建立起社会保障网络,为百姓提供合理的医疗保障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家庭消费也会增加。”
倘若事实果真如此,那将来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会更大。造成管理人才稀缺的原因之一是,原来沿海地区带动着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而现在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很快,所以沿海城市对于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
迈尔指出,“搜寻管理人才的任务非常艰巨。跟猎头交谈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虽然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多如牛毛,但他们一直在寻找管理人才。这真是个失败。”
要努力向全球拓展而不是原地踏步中国的高速增长已经给企业造成了异乎寻常的压力,因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增长抱有相互冲突的立场。迈尔说,“这是个相互矛盾的问题。中央政府正在大力遏制经济过热,而地方政府却在反其道而行之。”
他还补充说,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业绩与“增长息息相关”,他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经济增长。而中央政府却想放缓经济增长的速度,因为他们明白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极度不平衡,不仅城乡GDP数字相去甚远,沿海与内陆差异巨大,而且行业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中国有50%左右的GDP是道路、桥梁、房地产和工厂等固定资产投资,另有30%至40%是出口贸易。也就是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GDP,少到大概只有10%,是归到家庭的工资收入。
迈尔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而不是家庭消费,这样就会带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能造多少的公路、隧道和工厂?他们能把多少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无限制的出口是否会惹恼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性的贸易政策?中国会无休止地过度增长吗?”我的感觉是,“多数中国人并不这样认为,尤其是中央政府,他们正在采取措施让家庭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对于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上经营的公司而言,他们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如何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获胜。赫尼兹指出,这些公司必须明白,参与全球竞争比在本国快速增长的市场上经营要复杂得多。“企业必须努力向全球拓展而不是在原地踏步。经济下跌的时候肯定会有企业被淘汰出局。他们必须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努力树立自己的品牌。由于目前市场需求十分巨大,鲜有企业愿意投资进行品牌建设。但企业如果想进军海外市场,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7/11747.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