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柔性制造:跨世纪的生产力革命

收录时间:2008-04-25 22:35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进入21世纪后,企业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市场竞争全球化,顾客和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以及生产的相对过剩,使得产品寿命日趋缩短,价格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就必须研究一些低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反应的制造方法,这些方法的总称就是柔性制造。柔性制造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而且是一种全新的制造理念。

延伸阅读:世纪 制造 方法 柔性 竞争

    进入21世纪后,企业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市场竞争全球化,顾客和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以及生产的相对过剩,使得产品寿命日趋缩短,价格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就必须研究一些低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反应的制造方法,这些方法的总称就是柔性制造。柔性制造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而且是一种全新的制造理念。(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条流水线的70%是多余的,通过去除这些多余的部分并对生产过程进行重新组合,短短四个月就使得场地利用率提高一倍多,而且拆下的设备可以复制出比现状高一倍的生产能力,这样,该企业为扩大再生产准备的近千万美元的投资不需要了。

    由此可见,柔性制造正在掀起一场跨世纪的生产力革命。

    多种方式进行柔性制造

    以下一些有代表性的柔性制造方法能帮助我们很好地认识柔性制造是怎样解决传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的:

    细胞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比较,细胞生产方式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规模小(生产线短,操作人员少),另一个是标准化之后的小生产细胞可以简单复制。由于这两个特点,细胞生产方式能够实现:

    (1)简单应对产量的变化,通过复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细胞就能够满足细胞生产能力整数倍的生产需求;

    (2)减少场地占用,细胞是可以进行简单复制的(细胞生产线可以在一天内搭建完成),因此不需要的时候,可以简单拆除,节省场地;

    (3)每一个细胞的作业人数少,降低了平衡工位间作业时间的难度,工位间作业时间差异小,生产效率高;

    (4)通过合理组合员工,即由能力相当的员工组合成细胞,可以充分发挥员工最高的作业能力水平。如果能够根据每一个细胞的产能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还有利于促成细胞间的良性竞争。

    一人生产方式: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形,某种产品的装配时间总共不足10分钟,但是它还是被安排在一条数十米长的流水线上,而装配工作则由线上的数个人来完成,每个人的作业时间不过10到20秒。针对这样的一些作业时间相对较短的产品,如果我们能够打破常规(流水线生产),改由每一个员工单独完成整个产品装配任务的话,我们将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流生产方式:一个流生产方式是这样实现的:取消机器间的台车,并通过合理的工序安排和机器间滑机板的设置让产品在机器间单个流动起来。它的好处是:

    (1)极大地减少了中间产品库存,减少资金和场地的占用;

    (2)消除机器间的无谓搬运,减少对搬运工具的依赖;

    (3)当产品发生品质问题时,可以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前部,避免造成大量中间产品的报废。一个流生产方式不仅适用于机械加工,也适用于产品装配的过程。

    柔性设备的利用:一种叫做柔性管的产品(有塑胶的也有金属的)开始受到青睐。从前,许多企业都会外购标准流水线用做生产,现在却逐步被自己拼装的简易柔性生产线取代。比较而言,柔性生产线首先可节约70-90%以上的设备投资;其次,设备安装不需要专业人员,一般员工即可快速地在一个周末完成安装;第三,不需要时可以随时拆除,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台车生产方式: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从一条线上转移到另一条线上,移载工具就是台车。着眼于搬动及移载过程中的损耗,有人发明了台车生产线,即在台车上完成所有的装配任务。这样做,不仅省去了生产线,而且搬运和移载效率大大提高。

    固定生产线和变动生产线方式:根据某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设置两类生产线,一类是满足最小批量的固定生产线,另一类用来满足变动部分的变动生产线。通常,传统生产设备被用于固定生产线,而柔性设备或细胞生产方式被用于变动生产线。

    柔性制造总的趋势是:生产线越来越短,越来越简;设备投资越来越少;中间库存越来越少,场地利用率越来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交货速度越来越快;各类损耗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可见,实现柔性制造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4/1097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柔性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铁暗挖工程全封闭防水施工技术

论工程施工模式机械作业安全管理的体系

钢结构住宅体系设计一体化成方向

我国机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特点及发展趋势

制造及其系统的创新与管理的发展

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及对上海的启示

如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城市”

21世纪生物化工发展及对策

21世纪初期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趋势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