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入世对建筑行业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会从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建筑市场法律法规,引进先进的工程承包模式,增进与境外承包商的合作和增加就业,加快进入国际建筑市场的步伐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入世后随着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将有更多的外国工程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与其拥有的资金、技术、管理、网络优势相比,国内建筑业企业将处于不利的地位。据统计,1998年全球最大的225家国
入世对建筑行业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会从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建筑市场法律法规,引进先进的工程承包模式,增进与境外承包商的合作和增加就业,加快进入国际建筑市场的步伐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入世后随着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将有更多的外国工程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与其拥有的资金、技术、管理、网络优势相比,国内建筑业企业将处于不利的地位。据统计,1998年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已有91家在中国有业务,面对中国这个大的市场,入世后将会有更多的外国承包商相继涌入,因此,我国建筑业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参考《建筑中文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有了明显的进步。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向以总承包和工程承包企业为龙头和骨干,以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过渡。行业内的一些大企业集团和公司逐步从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改造为独立的经济组织,以项目管理为框架的企业生产组织形式推进了两层分离和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体制的形成,部分企业开始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但是,面临入世后与国际上加速接轨的形势,尤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业组织结构还亟待调整。
调整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改革资质管理办法,加快总分包体系的建立。
通过改革资质管理办法,建立起以少数特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以总量适度的工程承包企业为骨干,由众多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配合运行的总分包队伍体系,并严格控制总承包和独立承包企业的比例,形成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在经营范围、队伍流动与区域分布上作出相应规定,逐步形成分层次的适度竞争和有序流动的格局。
2.改革建筑业管理体制,挖掘现有资源,促进优化配置。
目前的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的建筑业管理体制,不仅阻碍了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制约着建筑业淘汰的优化配置。要以提高我国建筑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为目标,建立统一的建筑业管理体制。原属部门、行业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要注意充分挖掘其在旧体制关照下积累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纵向或横向的重组,向集约型、多元化、大规模和综合性承包能力的超大企业集团发展,提高我国大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原属部门、行业中具有一定专业优势的中小型企业,要引导其向“专、精、尖”的专业化公司发展,使之成为总分包体系中专业分包企业的骨干力量。
3.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调整资本和所有制结构。
建筑业属竞争性行业,调整优化资本和所有制结构,吸补多方投资,是壮大资金实力,促进行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培育一批我国建筑业的支柱性企业。对其他企业要以建立总分包体系为导向,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采取改制、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鼓励吸收社会职工等非国有资本多方投资,形成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多元化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营造不同层次竞争实体。
4.利用优势政策,为我国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赢得时间。
鉴于世贸组织允许其成员在市场开放中有一定的过渡期,并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优惠政策。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过渡期内,采取适当的保护模式,制定有效的市场准入策略。(1)近期内限定外国承包商可以承包的工程和地域范围,暂不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工程承包企业。(2)通过与外国大承包商合作的方式,引进和吸收其技术、管理及资金,促进我国企业尽快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3)在规范建筑业管理体制方面,建立以工程咨询为核心的行业运作体系和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促进与国际惯例的接轨。
5.建立建筑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巩固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建筑劳动力价格低与资源丰富是我国建筑业的优势,但也有着整体素质较低的弱点。在推行总分包制度的同时,要以适应建筑市场竞争需要为导向,加快建筑劳动力市场建设、职业培训和建筑劳动力基地建设步伐,建立融开发、流动、使用于一体的建筑劳动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建筑劳动力的素质。在立足于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通过与国内外工程承包商的合作,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使之成为扩大就业、推动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4/1031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