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全面预算管理在西方企业中的应用极为普遍。我国在2001年4月28日及2002年4月10日由财政部分别发布实施《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方法》和《关于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制度性指南。
全面预算管理在西方企业中的应用极为普遍。我国在2001年4月28日及2002年4月10日由财政部分别发布实施《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方法》和《关于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制度性指南。(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完整内涵
在定义的问题上,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应从经营机制角度和企业战略角度来理解它的内涵,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也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对与企业的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算和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王斌指出,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之一,具有机制性、战略性、全员性等一系列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征。潘爱香认为,必须强调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功能,并提出“整合四流”,即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预算管理能协同各种业务活动和管理方案,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均能统筹规划,协调行动,需要有效地聚集各项经济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使之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有序的集合。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到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和约束力。
再者,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战略显现。袁琳认为,把握全面预算管理应该抓住“机制显现”、“战略量化”、“过程控制”与“业绩标杆”等四个基本要点。所谓“机制显现”,就是要从经营机制与制度安排上全面预算。“战略量化”是指预算虽然表现为由销售、采购、生产、盈利、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但预算管理从本质上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起到对战略目标全方位的支持作用。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考评是将实际与预算目标的对比,为最终的奖惩提供依据,这就是“过程控制”和“业绩标杆”的含义。
第三,全面预算管理是基于公司治理的一种激励机制。王斌认为,全面预算管理能做到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将预算约束与预算激励对等地运用到各预算主体之中;全面预算管理是置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到预算权限的划分与预算责任的落实。潘爱香、景东丽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方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进行具体化、可度量化的第三层次的“法律”文书,通过预算执行结果考评,检查契约的履行情况,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全面预算管理是集有效规划、控制、评价于一体的系统化管理;也是与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应该将企业的目标细化到每个岗位和作业,从而形成一个以岗位和作业预算为保障机制的全面预算责任体系。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
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一些改进思路。
1、加强战略管理思想。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交互式的有效沟通和预算管理的预测、协调及控制作用,使企业的预算目标更明确,并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优的发展质量、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对于预算而言,如没有战略导向,或者战略导向性不强,就很难确定预算目标与预算起点,而没有预算目标与预算起点,也就不可能有很好的预算。孙慧指出,全面预算要加强战略的可操作性,使战略能指导企业预算,即把战略目标指标化,并将其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加以考核,强调预算对战略的调整作用,提高企业战略的适应性。汤谷良、杜菲以全面预算的战略导向为基点,提出了构建预算目标体系模型,使预算目标直接体现竞争战略的选择和竞争优势及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认为有效的预算管理系统应作为一个前承战略规划、后启薪酬考评的闭环管理系统。
2、突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功能。在我国,有些企业对于预算管理预算激励作用以及在全过程中权限的划分与制衡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预算应成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对它的编制、执行、控制和调整都应给予重视。许多学者都研究了预算道德问题,并提出要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万良勇分析,预算松弛是指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各层级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预算执行者为了本位利益,利用参与编制预算的机会蓄意将预算标准放宽的一种现象。张文煜、袁泉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了“真实诱导预算法”,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从代理人入手设计预算基数的博弈规则,可以诱导代理人向着委托人预期的目标提供预算基数,进而达到博弈均衡。
3、与其他管理工具的有机结合。国内外许多专家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Robert Rachlin提出的作业预算是基于作业分析并对组织预期作业的数量表达,反映了战略目标所需进行的各项工作及相应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需求,同时还反映为业绩所做的各种改进。Kaplan和Norton通过平衡记分卡将预算与战略、非财务指标联结起来,使预算适应新的环境,形成Kaplan预算模式,为发挥预算在集团公司中的整合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于增彪等构造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改进的Kaplan预算模式,将预算与财务会计、战略、平衡记分卡、非财务指标、奖惩制度等因素集成为一个整体。
4、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二十世纪末至今,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很多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杨雄胜等认为,预算控制系统的建立不仅需要在制度上对于流程和控制环节加以规定,还要求实际工作中建立有效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张瑞君等提出了如何将企业预算管理模式与管理软件相结合实现预算管理的解决方案,以更优的成本效益比实现对企业各部门的预算管理和对企业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孟焰教授在题为“全面预算管理在航空公司应用的案例研究”报告中就提出了充分利用数据库和管理系统的支持提高信息传递和分析效率的改进建议。
有关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果总是推陈出新,本文对其进行历史回顾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综观。但鉴于资料收集不足及篇幅所限,本文就无法一一例举。由于研究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可能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2/824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